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习近平“扶贫观”: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原标题:习近平“扶贫观”: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4月2日电 昨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并发表讲话。会议指出,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扶贫不是一句空口号,得有真办法、实举措、硬功夫。早在23年前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中,在闽东工作的习近平就阐发了“脱贫”“扶贫”的重要意义和实现途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扶贫问题发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等重要论述。
23年前著书谈扶贫工作:
“扶贫先要扶志”,“把经济建设当作最大的政治”
23年前,也就是1992年7月,习近平聚焦扶贫工作的著作《摆脱贫困》首次出版,该书收录了习近平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的重要讲话和文章,共29篇。全书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重要内容,思想丰富深刻,文风生动亲切。在《摆脱贫困》一书的跋中,习近平指出,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有些方面落伍了。落伍原因历史学家们可以慢慢探究;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励精图治,发愤图强,以中国的繁荣昌盛为己任,尽短时间使整个国家“脱贫”,尽短时间使中国立于发达国家之林,才是更为紧迫、更为切实的思想和行动。“要实现这一目标,唯有全民把经济建设当作最大的政治!”,习近平着重强调经济建设对于扶贫的重要性。
习近平在该书多处强调,“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近日撰文认为,《摆脱贫困》一书从开篇到最后一篇再到跋,一以贯之的主旨是“把经济建设当作最大的政治”。
引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12月,习近平到河北阜平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时曾论述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贫困地区小康的辩证关系。“小康”一词,今天已经被中国共产党人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全面小康与中国梦相互激荡,凝聚为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主题。
今年1月,习近平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指出,“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只有五、六年了,但困难地区、困难群众还为数不少,必须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2月,习近平在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这就是我常说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涵义。”
如何实现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习近平给出了答案:要找准路子、突出特色。2012年在河北考察时,他曾谈到,“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各项扶持政策要进一步向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倾斜。”2013年11月,在湖南考察时他进一步指出,“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当年同月,在山东调研时,他谈到,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一样,都要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
扶贫力量,依靠各级领导干部:
“要心里装着困难群众”,“要立下军令状”
要让数千万人口脱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贫困人口一直是习近平的牵挂。扶贫要靠谁,要靠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要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满腔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看望困难群众时强调领导干部的重要性。当日,在村委会,总书记听取了大家发言后再次强调,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他叮嘱当地干部和随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原原本本把党的政策落实好,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一定要想方设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今年3月8日上午,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指出,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他希望广大干部群众勤劳实干、加快发展,并要求中央有关部门注重解决扶贫攻坚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贫困地区各级领导干部要立下军令状,好干部要到扶贫攻坚一线经受磨练。
扶贫难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发展乡村教育,建设乡村教师队伍”
昨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指出,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如何避免贫困的代际传递,完善扶贫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早在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时就曾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2014年6月,习近平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着重强调贫困地区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经济学者辜胜阻在接受采访时就如何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给出过六条建议。一要构建新型“滴灌”式的“到人到户”扶贫模式;二要不断完善金融扶贫机制,积极发展普惠金融;三要更加重视贫困地区的“软环境”建设和人才开发,使扶贫工作从“输血式扶贫”走向“造血式扶贫”,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四要改变资源分散、体制分割、管理分治的“多龙治水”的碎片化现象;五要加大对贫困地区低保的转移支付力度,在贫困地区将低保和扶贫政策相衔接;六要完善扶贫规划与城镇化规划统筹协调机制,通过发展小城镇,对不具生存条件的地方进行整体搬迁,使搬迁的群众享受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
?。ū疚淖酆先嗣袢毡ā⑶笫恰⑷嗣裢?、新华网等相关报道)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习近平 “扶贫观”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