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古墨收藏的复兴:紫金不换名墨难求
圈内人言:藏古墨,实际上是古风回潮。古墨收藏盛于明代,到晚清民国达到巅峰,民国之前,一锭清代御墨的卖价是60块大洋,这在当时足够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
“紫金不换,名墨难求。”古墨收藏的复兴起自2007年。笔墨纸砚,随着其它文房拍卖市场上的行情向好,古墨的成交亦量增价涨。据藏家介绍,古墨的回报率虽不如瓷器、玉器和书画,但使用老墨的书画家越来越多,而制墨过程中取烟、合料等环节环境恶劣,从业者越来越少,加之熊胆、麝香、沉香等原料的稀缺,用传统工艺制成的好墨锭供不应求,古墨的行情自然水涨船高。
一套清乾隆御制西湖十景集锦墨,2008年以448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拍卖成交,这个古墨成交最高纪录至今未被打破。这套集锦墨一共十锭,由清代汪节庵制造。每枚墨锭一面是一首乾隆御咏西湖十景的七言律诗,阴文楷书填金,另一面模印浅浮雕西湖十景图画中的一景,“苏堤春晓”、“雷锋夕照”、“平湖秋月”等,诗景相配,古风盎然。
“万杵”之功
墨是书写和绘画的重要材料,其品质不仅影响书法、绘画的艺术表现力,而且影响艺术品的保存和传播。好墨“质细、胶轻、色黑、声清”。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再加上白纸自有的颜色,中国画家和书法家由此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意象世界。中国文人对墨寄予着深厚的情感,中国画更是被称为水墨画。石涛说:“纸生墨漏,亦画家之一厄也。”当代水墨画家许浩之介绍:“墨本身就是无声的材料语言。墨汁与古墨创作出来的作品是不同的,古墨作画历经数百年墨色依旧,而现代墨汁短短几十年就出现色差”。
传统古墨工艺素有“万杵”之称,即墨工杵打墨胎一万下方成。自古即为手工作坊的生产模式,家族技艺代代传承。
据山西运城的逄州手工制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中胜介绍,墨锭制法分为十多道工序,“先和料,再把皮胶用文火慢熬。熬软取出,将油烟、麝香、冰片、朱砂等料依次按量加入,置于铁皮上用大杵反复捶敲无数次,敲成纸一般薄,再折回来捶敲,周而复始。当烟料和胶料细腻均匀地糅合在一起,坯料就形成了。没有几万重杵,出不来好活。”此景曾被古代诗人们吟为“元霜万杵文蟠螭,轻烟融液生琼芝”,诗文虽美,但实际操作却是一个艰难琐碎的过程。
“认为新墨没有收藏价值的人是因为他们不懂制墨工艺。”制墨大家、一得阁的孟繁韶认为古墨和新墨的质量和工艺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古墨具有一种岁月的沉积作为附加值,有的古墨曾为名人所制或名人所用,再经过时间洗礼,古墨的“火气”越来越少,越来越柔顺。古墨新传,在文房四宝中,墨最好地保留了传统材质和工艺,目前仍然保存了三种传统材质:松烟、油烟和漆烟。取烟之后,再加麝香、冰片、金箔等材料。
“唐宋墨绝世,明代墨珍罕”
中国文人的藏墨之好由来已久,宋代苏轼和明代画家董其昌都爱收藏墨锭。古代藏墨鉴赏之风,至嘉靖、万历时期更盛,并开始出现成组、成套的丛墨。
按照业内通行的分法,古墨依其功能分成七类:
其一御墨。即封建时代皇帝自己写字用的墨,往往是宫中召集匠人制造。明朝御墨传世的有“永乐国宝”,宣德“龙香御墨”等。清朝从康熙年间起由内务府自造御墨,以后雍正、乾隆、嘉庆、道光朝都继续制造。这类御墨外间流传甚少。
其二贡墨。贡墨或是封疆大吏或朝中大臣嘱制墨家制造进呈给皇帝用的,或是地方上每年向皇帝进贡的,如歙县在道光以前,每年要进贡墨三次,分春贡、万寿贡、年贡。封疆大吏进贡的墨做工精美,烟料上等,上面有进呈者的名款、年号,有时还有制墨家的名款,如“太平清玩”既有“臣徐元梦恭进”款,又有“康熙乙末年臣曹定远谨制”款。
其三文人自制墨,即古代文人骚客、书画名流、达官士绅在墨店或请墨家按自己的意愿情趣自制、定制、题铭、珍藏的专用墨。因是按需定版刻模,故为小批量生产。其烟料、图案、花纹、做工都精致周到,又因文人自订参与,既有集书画、镌刻、造型艺术为一体的外观,又有百年如石、一点如漆、宜书宜画的文化內涵。
其四珍玩墨。以墨为原料制造的手工艺品,不是为磨用而是为玩赏的,如明代程君房的“百子榴”墨,重仅二三钱,根本不能磨用。
其五普通书写用墨。这是墨的大宗,因质量的差异,同一个制墨家所制,价格相差可以达到十倍以上。
其六礼品墨。专为喜庆送礼用的墨,如送寿礼的“寿屏墨”,送婚礼的“百子图”墨,送学生入学的“手卷墨”等,这种墨注重外表形式,烟料往往较差。
其七药墨。因油烟不能入药,这类墨都用松烟,如乾隆时詹子云所制“八宝药墨”等。
在我国制墨历史上,名家辈出。宋代有潘谷、张遇、叶茂实等,潘谷手制“松丸”、“狻猊”等墨,“遇湿不败”,“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被誉为“墨中神品”。明代是徽墨的鼎盛时期,最著名的制墨名家有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罗小华的桐油墨、程君房的漆涸墨、方于鲁的名贵药构墨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程君房自诩“吾墨百年之后金不换”。此明代三大家的墨式样多样,装饰华丽,图案精美,争奇斗艳,“五岳真形阁”、“东岳泰山赞”、“九鼎图”、“百雀图”均是珍品。清代有曹素功、汪近圣、胡开文、汪节庵四大制墨名家,其中曹素功的“紫玉光”、“苍龙珠”,胡开文的“御园图墨”、“御制棉花”,汪近圣的“耕织图”、“罗汉赞”等古墨,图案精美、人物刻画细腻,装潢考究,空前绝后。1915年,民国休宁胡开文出品的“地球仪墨”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
张大千认为:“欲找好墨,要光绪十五年前所制的,乾隆御制的更好。”就品质而言,收藏古墨,应该是清代的墨最好。中国的制墨业在清代达到了高峰。到清末国门打开,制墨所用的原料漆和桐油大量出口,而进口的则是大量的炭黑,令中国的传统制墨业受到了很大冲击。
“唐宋墨绝世,明代墨珍罕。”古墨价格决定性的因素是年代。因古墨难以保存,唐宋墨已很难见到,明墨传世的也极其稀少,名家和名人制作的墨更是身价不凡。唐朝的祖敏、奚超、奚廷珪,明代的罗小华、程君房,明末清初的汪鸿渐、叶玄卿、程公瑜,晚清的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这些公认名家所制的墨,目前的价格基本在百万元以上。
就年代而言,明墨尤其是万历或之前的墨品,在市场上已难得一见,即使偶尔出现也多以残断品为主。资深藏家近蓭认为:全品明墨几乎不可能在民间出现,其中大多数被保存在中国的馆藏机构和日本的大收藏家族中。而清墨的价格,以宫廷制品为上,文人定版次之,墨家名品再次,普通市品价格最低。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收藏 古墨 古风书画 回报率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