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推荐 推荐
11部委一年未开发布会 政府对热点回应“模式化”
原标题:11部委一年未开发布会 政府对热点回应“模式化”
昨天,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发布《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第三方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自2009年起,该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连续对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评估。
《报告》执笔人、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吕艳滨介绍,这次评估是国务院信息公开办首次委托中国社科院进行的第三方评估,也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的第一次第三方评估。
特点
国办坚持网上公开评估报告
昨天发布的《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第三方评估报告》全文共2.2万字。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这份报告中,论述问题的篇幅远大于成绩,2.2万字中有1.2万字直述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及建议,除去介绍评估方法外,论述成绩的仅有9200字,比问题少1000字。
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尚需解决的问题”这部分,评估报告指出,政府信息公开管理机制尚待完善、主动公开水平尚待提升、部分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的说明与答复需规范、对重大政策文件的解读尚需加大力度、回应热点的水平尚待提升等5个方面的24个问题。其中,主动公开水平尚待提升、依申请公开需规范两个方面先后列举出9至10个问题。
“可能以前这样的研究成果委托方具体负责的工作人员会先过滤一下,成绩重点讲、问题轻描淡写,但这个报告他们就没有做任何处理,我发上去,他们改了部分错别字和不准确的表述,就上报领导了,领导认可就让我们对外发布了。” 《报告》执笔人、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吕艳滨告诉北青报记者,这是此次第三方评估最大的一个亮点。
“有的部门委托你做个事情,会横挑鼻子竖挑眼,不愿意让你对外说他们的问题,但这个报告他们并不回避问题,还敢于让你说,这个就不容易。”吕艳滨介绍说,此次第三方评估,国办从委托开始,就决定全程公开,包括评估的指标体系及最后的评估结果全部对外公开。对最终的评估报告,项目组起先建议以书稿的形式对外公开,但国办坚持上网公开。
微平台成为发布政府信息的新渠道
“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对56家国务院部门、31家省级政府、5家计划单列市政府,就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政策解读回应三个方面的公开进行评估。
评估指出,微平台成为发布政府信息的新渠道,且活跃度较高。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有25家国务院部门、31家省级政府、4家计划单列市政府开通了政务微博;22家国务院部门、22家省级政府、4家计划单列市政府开通了政务微信。另外,还有6家国务院部门、5家省级政府、3家计划单列市政府研发了APP软件,开通了移动客户端。上述调查不包括政府部门的内设机构。
九成国务院部门公开行政审批信息
2014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中编办”)网站发布了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清单。此次评估发现,56家国务院部门中,除5家没有行政审批权限的部门外,有46家国务院部门在门户网站上公开了本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即约九成国务院部门公开行政审批信息,还有5家国务院部门没有公开。
地方政府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公开度更高,《报告》指出,31家省级政府和5家计划单列市政府公开行政审批信息。不过,上述公开中,有9家省级政府和2家计划单列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网站的信息与本级政府门户网站或部门网站不一致。
发改委等10个部委公开行政处罚信息
《报告》还指出,以前,行政处罚往往只能做到对当事人特别是被处罚人公开,一般不对公众公开。但此次评估发现,国务院部门中除不具备行政处罚权限的部门外,至少有10个部门在门户网站上公开了全部类别或者部分类别的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发改委、民政部、环保部、商务部、环保部、工商总局等公开的信息包括处罚依据、当事人姓名或者企业名称及主要违法事实、处罚结果等信息。
不过,《报告》也指出,虽然有部分部门公开了处罚案件信息,但公开的仅是有行政处罚权中的一小部分。国务院部门还普遍没有公开本部门梳理后的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公众无法获取该部门准确的行政处罚权限信息。
问题
4个省级政府一年未开新闻发布会
此次第三方评估同时也指出不少问题。
报告指出,新闻发布会成为发布政府信息的权威渠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中旬,56家国务院部门中外交部、证监会、商务部、教育部、发改委、卫计委等6个部委至少每个月开一次发布会。但与此同时,还有11家部门没有召开过新闻发布会或者参加过国新办召开的发布会的任何记录,有9家部门仅召开过一次新闻发布会或参加国新办会议的记录。在省级政府中全年未召开过发布会的有4家,计划单列市政府中有一家。
按照要求,与宏观经济和民生关系密切以及社会关注事项较多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原则上每年应出席一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或相关负责人至少每季度出席一次,但评估发现,至少有6家此类部门未能达到这一要求。
政府对热点回应存“模式化”现象
评估发现,56家国务院部门中,有38家在门户网站设置了专门的政策法规解读栏目。国家税务总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部、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2014年全年解读的政策法规数量超过30部。
不过,评估指出,多数行政机关发布的解读内容多来源于当地新闻媒体不同角度的报道,缺乏政府主导下的全面性解读。在回应社会关切方面,存在“回应模式化”、“回应缺乏实质内容”的现象,使得回应不仅没有起到正面的效果,反而引发了更多的质疑与不信任,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对话
“有部门质问学术机构
凭什么评价政府”?
对话人:评估报告执笔人、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吕艳滨
北青报:前不久我们刚发布《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这两份报告有什么不同?
吕艳滨:透明度指数报告是我们团队的自主项目,从2009年开始我们已经做了6年。这次的报告是受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与信息公开办委托,是官方委托的第三方评估。跟我们自己的报告相比,这次的评估内容增加了政策解读回应,这是按照国办要求纳入评估体系的。
北青报:两份报告的评估结果会不一样吗?
吕艳滨:没有太大的不同,不管是发现的问题,还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亮点都差不多。最主要的不同是评估结果的使用,在此之前,我们的评估报告是经由媒体报道,给国务院部门、各级省府一些外部动力,推动他们去改变。这次的评估报告出来后,国务院办公室将评估结果发给各部门、各省级政府和市级政府,有一个内部督查的作用。
北青报:官方的加入是否会影响评估的公正性?
吕艳滨:不会,国务院办公厅是国务院各个部门的主管单位,也是各省级政府的主管部门,跟他们没有利益关系。我们跟这些被评价的对象之间也没有利益往来,所以不会影响。评估也是一个指挥棒,如果于法无据、随意评判,就缺乏严肃性和权威性,非但不能客观反映实际情况,反而会引发工作的混乱和引起歧义。
北青报:怎样保证评估的客观性?
吕艳滨:这次评估,我们的评估指标是2014年12月份发布的,但这并不会影响客观和公正性。具体哪天评估、哪天结束、每个指标具体如何打分,被评估对象都是不知道的。
北青报:从我们自主评估到官方邀请的第三方评估,比较明显的变化是什么?
吕艳滨:政府在进步。2011年我们刚发布的时候,有的部门问,你们学术机构凭什么去评价政府?现在开放多了,不仅主动邀请我们来评价政府,还能接受评价结果,这是需要勇气的。现在评估结果出了之后,很多部门来跟我们反馈,询问为什么他们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这都是进步。
本报记者 邹春霞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11部委 未开发布会 对热点回应 “模式化”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