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亚洲是命运共同体,也是责任共同体
原标题:人民网评:亚洲是命运共同体,也是责任共同体
亚洲进入“博鳌时间”。今年年会主题为“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本届年会共吸引了中外16个国家的领导人、80多位部长出席,领导人规模超过以往历届年会。
博鳌是海南小镇,名气不小,因举办亚洲论坛而声名鹊起。作为中国的主场外交平台,博鳌亚洲论坛不仅受到国人,还受到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强烈关注。今年的论坛尤其不同寻常,一方面,这是今年中国“两会”之后的首场主场外交;另一方面这与论坛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涉及的宏大议题有关,比如“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亚洲经济一体化,无不引人注目。
今年年会主题是“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稍加留心便可发现,命运共同体已成热词,为人耳熟能详。作为新一届领导人的重要外交理念,“命运共同体”被习近平数次在重大国际场合提及并强调,比如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在上合组织峰会上,在亚信峰会上都提及过。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明确表示“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强调“坚持同舟共济”“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命运共同体具有丰富内涵,而特定的场合无疑具有特别的含义,有了此前的铺陈,迈向命运共同体成为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可谓水到渠成。
亚洲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但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化解风险、迎接挑战需要合作,乘势而上、转型升级同样需要合作。迈向命运共同体,就是要表明,不管面临怎样复杂的挑战,存在怎样的具体分歧,亚洲各国的共同利益是不可分割的,亚洲各国的命运是共同的,为此就应该凝聚和弘扬亚洲共识、发出亚洲声音,这就需要求同存异、休戚与共、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而博鳌亚洲论坛的举办,无疑为亚洲各国结成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开阔而良性的平台。
曾有外媒猜测,本次论坛中国将给亚洲带来多少惊喜?其实,惊喜已逐渐呈现,比如“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亚投行,将为亚洲的共同繁荣和美好未来打下基础。以亚投行为例,作为定位于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银行,中国对亚投行的发起与发展一直尽职尽力。如今,亚投行不仅吸引了亚洲多国的加入,连英法德等欧盟国家也加入,这可视为亚投行的独特魅力,也不能忽视中国为亚投行所作的巨大贡献。至于“一带一路”战略,中国近年来更是不遗余力地推进,例证是为支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国宣布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该基金去年底开始运行。在本次论坛上,“一带一路”必然成为核心话题。
此外,推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本次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一项重要议题。3月17日,博鳌亚洲论坛发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年度报告2015》认为,未来亚洲的一体化进程正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建议亚洲的政策制定者们协同合作,降低贸易壁垒。很显然,如果能将贸易壁垒降至合理的水平,全球价值链产品将获得新的市场,也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选择接近消费市场的地方进行生产。敞开胸襟,减少壁垒,才能推动经济一体化。在这次论坛上,如何推进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信与会人士不仅提出问题,还会拿出一系列富有可操作的制度设计。
共同的命运,共同的未来;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责任。亚洲是命运共同体,也是责任共同体。博鳌亚洲论坛见证了这十多年来亚洲的不断发展,也为亚洲进步提供了持续动力,既然共命运,加强合作才能拥有新未来;既然有着共同利益,就需要承担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正如习近平所强调,形势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同舟共济,推动亚洲和世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凝聚共识、拿出行动,以高瞻远瞩的视野结成命运共同体,以富有成效的努力推动亚洲良好发展,就能不断造福亚洲人民、世界人民。
编辑:水灵
关键词:亚洲 命运共同体 责任共同体 战略


美再次发射“二手”猎鹰火箭 将10颗卫星送入轨道
中国邮政发行《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京城赏花正当时
英国剑桥举行葬礼告别霍金
马西西接任博茨瓦纳总统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通过多项成果文件
多伦多举行复活节游行
中国“最北”湿地迎来今年首批候鸟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