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墓穴只够用10年 部分国人开始“囤墓”
原标题:墓穴只够用10年?北上广都开始限售墓位
墓穴只够用10年,传统丧葬观念造成窘况。清明节前夕,墓园土地问题再次引发关注。日前民政部发布的“殡葬绿皮书”指出,全国大部分省份的现有墓穴都将在10年内用完。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现墓地紧缺,开始限售墓位。
有报告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并还在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按2010年死亡人口数量推算,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现有的墓穴只够使用6年,大部分省市的墓穴将在10年内用完。
而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快速推进,墓地涨价的步伐仍在继续,并且有一部分国人开始“囤墓”。
墓地异常紧张,传统墓葬却依旧占据主流,导致公墓价格连年攀升,按照面积价格比来算,已经成为最贵的“小地产”了。然而,传统殉葬习俗根深蒂固,入土为安的思想难以在短期内改变,致使更环保、更节约土地的“绿色殡葬”步履维艰。
但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传统墓葬面临巨大挑战,“绿色殡葬”才符合时代潮流,民众应该尽快转变观念,迎接“绿色殡葬”时代的来临。
我国本就人口众多,而人均土地狭小,传统墓葬占地太多,且耗费大量社会资源,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刻。
这份报告指出,“入土为安”是中国人传统的丧葬观念,而由于土地资源短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很多公墓都出现墓地紧缺情况,开始限售墓位,很多骨灰难以安葬。
以北京为例,2010年,全市遗体处理数为85705具,安葬数26642人,仅有约31.3%的死亡人口安葬在合法墓地。同期,上海的墓地安葬比例为38.4%,而广东仅为5.9%。
对此,北京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王琦介绍,墓地紧张的状况确实存在。目前,北京全市火化量每年约8.7万,但墓地安葬仅仅是一种方式,多数骨灰寄存骨灰堂,或采用海撒等生态葬方式进行安置,还有一部分骨灰流向逝者家乡。
针对墓地紧张现状,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李波表示,今年上半年,有望出台《城镇公益性公墓建设标准》,规划在全国城市建设一批公益性公墓,主要提供立体安葬(壁葬)、骨灰深埋、树葬、花坛葬等生态安葬服务。通过节地安葬的方式,缓解“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矛盾。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墓穴只够用10年 囤墓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