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四王吴恽与娄东画派的渊源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孙小楠
“四王吴恽”何许人?“四王吴恽”是指清初的六位著名画家,即:王时敏(1592—1680)、王鉴(1598—1677)、王翚(1632—1717)、王原祁(1642—1715)、吴历(1632—1718)和恽寿平(1633—1690)。
“四王吴恽”六大家出生于明朝,算是明朝的遗民,而作为一个画派,“四王吴恽”被尊崇为“正统”地位的时间大致是在清初,这六位艺术大家的主要艺术实践活动也在清朝,史称“清六家”。
“四王吴恽”画派奠基人是王时敏和王鉴,两人岁数相差6岁,是同宗,王鉴谦虚地以王时敏子侄辈自居。王翚、吴历是同龄人,都是王时敏和王鉴的弟子,恽寿平比这二人小一岁,与王翚是一生的知己。王原祁是王时敏嫡亲的孙子,在康熙年间艺术声望响亮。这六人的绘画风格相近,有明显的尚古意趣,他们共同的艺术宗师,是明代的董其昌。
清六家衍生出了娄东画派、虞山画派及常州画派。
所谓娄东画派,是以地域起名的,历史名城太仓位于太湖进入东海的三条主要河流之一的娄江东面,所以称为娄东。娄东指的是今天的江苏太仓城。明清时期,王姓家族一直是太仓的望族,王时敏、王鉴和王原祁都出自这个家族,也是娄东画派的核心代表人物。
王时敏和王鉴彻头彻尾的明代遗民,出生在明朝,做过明朝的官,降清以后,与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不合作的政治态度,归隐山林,不再出仕。
王时敏的父亲王衡早逝,他与祖父王锡爵生活在一起,王锡爵曾经是明朝万历年的宰相,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24岁的王时敏出任尚宝丞(就是管理皇帝玺印的官),后来他又升任为太常寺少卿(掌宗庙祭祀礼乐),仍兼管尚宝司事。所以后人也称呼他为“王奉常”。于崇祯五年(1632年)称病辞官,隐居西田别墅,潜心绘画研究与创作。
王鉴是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贞(官刑部尚书)的曾孙,于明代崇祯六年(1633年)三十六岁时中举人,三十八岁以祖荫任左府都事,进而出仕广东廉州太守,“时粤中开一米,鉴力请上台得罢。”他以刚正态度力罢开矿恶政,却险遭牢狱杀身之祸,二年后即罢归。至四十岁,他的仕宦生活即告终止。
清顺治二年(1645年),作为大明王朝的遗民,当清军兵临太仓城下的时候,王时敏和王鉴没有拿起刀枪来反抗,打开城门伏地投降。作为饱读诗书的文人,这是对大明王朝的不忠,是变节行为。带着深深的愧疚,他们从此隐居民间,衷情翰墨,以此解脱满怀悲凉。
太仓降清之际,王原祁才是3岁的孩子??滴蹙拍?1670年)王原祁(28岁)高中进士。祖父去世的第二年即康熙二十年(1681)王原祁出仕,此时他已经39岁。他起先担任了顺天乡试同考官,不久又到直隶省顺德府的任县做过4年知县。后来王原祁以画供奉内廷,康熙四十四年奉旨与孙岳颁、宋骏业等编《佩文斋书画谱》,康熙五十六年主持绘《万寿盛典图》为康熙帝祝寿,成为康熙年的画界领袖。
清朝方薰在《山静居画论》分析得非常入理。他说“奉常祖孙(王时敏和王原祁祖孙俩)为一宗。”还说,“西庐麓台。皆瓣香子久。各有所得。西庐(王时敏)刻意追模。一渲一染。皆不忘设。应手之作。实欲肖真。麓台(王原祁)壮岁。参以己意。干墨重笔皴擦。以博浑沦气象。尝自夸笔端有金刚杵。义在百刧不坏也。”可见,王时敏和王原祁祖孙俩的艺术道路都是追随黄公望。王时敏模仿黄公望,手法非常熟练,一渲一染间都能够看得黄公望的特点,所以非常逼真,而王原祁到了中年以后,开始加入了自己的笔法,他的主要特色是干墨、重笔皴擦,以达到山水画“苍苍莽莽”的磅礴气象。这种笔法,王原祁自诩为“笔端有金刚杵”。
而王鉴的画法显然与王时敏、王原祁祖孙俩有所不同。方薰说,“廉州(王鉴)追摹古法,具有神理”。还说,“廉州匠心渲染,格无不备。”就是说,王鉴的画,也是从追摹古法中而来,但是他是集众人之所长,而不是偏取一家。他的渲染笔触,格无不备。王鉴的画,不仅有文人画的书卷气,也吸收了“北宗”画家的一些手法。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画派 康熙 娄东 吴恽 王时敏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