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策论 策论
大学要把关注点放在学科建设上
大学的学科建设和本科教育,是世界上所有一流大学之所以成为一流的基础,也是中国大学跨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不二法门。离开基础去追求一流,无异舍本逐末,只会离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越来越远。
时隔4年2个月,“老北大”林建华再次回到北京大学并担纲校长一职。其“就职演说”在纸媒和自媒体上获得了广泛传播。
提起林建华这个名字,学界尤其是中国大学的校长们可能并不陌生。2010年底,在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的林建华转任重庆大学校长一职,曾引来学界的格外关注。重庆大学校长任上,林建华在这所地处西南一隅大学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也引来各方迥异的反应。而其在2013年中赴任浙江大学校长前后引发的诸多“风波”,就更让林建华处在聚光灯下。此番回到北大担任校长,收获了“重庆大学的质朴与亲情,浙江大学的务实与求新”的林建华,理应在“人们希望北大能够继续引领中国高等教育走向辉煌”的路途中展现出其领导能力。
有报道称,林建华曾在北大主管教学工作长达8年。在北大任副校长和教务长时,林建华就将北大的教学工作重心放在大学的学科建设和本科教育上。应该说,大学的学科建设和本科教育,是世界上所有一流大学之所以成为一流的基础,也是中国大学跨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不二法门。离开基础去追求一流,无异舍本逐末,只会离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越来越远。
在重庆大学时,林建华一反惯例,力主一线教授必须在课堂上授课,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生尤其是本科生教学当中。为此,重庆大学取消了重大论文奖励制度,论文数量在教师职称评定上不再是决定性因素……而在赴任浙江大学校长前,因其非院士身份而遭到或明或暗的怀疑、质疑乃至抵制,似乎也并没有弱化林建华在浙大展开的相关改革的力度。耐人寻味的是,在林建华担任重庆大学和浙江大学校长之后,人们感念林建华的地方,除了其在两所大学所施行的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以外,还有其从未追究或追查那些质疑和反对其措施,甚至对其带有人身攻击的言论,以兼容并蓄的宽容,成就了校长之尊。
世界上许多一流大学,包括那些所谓研究型大学,教授、资深教授,甚至是一些大学或研究机构中的相关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为学生授课,从来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因为大学的核心使命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而那些积聚了社会各种优质资源的大学,则必须把培养具备领导能力,能够引领社会不断前行的创新型人才作为己任。
在林建华的就职演说中,林建华对中国大学的“样式”有所描述:“我们不能为世俗而抛弃学术的独立与尊严,也不能为名利而哗众取宠、放任自流。大学的精神和文化应当是简单的、纯洁的,不允许有尔虞我诈、奉承迎合,也不应有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真理才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纯洁又开放的文化,兼容并蓄却毫不涣散的核心精神,做一流学术更要培养一流人才的追求,这完全贴合“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带着这些理念的林建华,能否推动北大乃至以北大为风标的中国大学回归其核心使命,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水灵
关键词:大学 学科建设 老北大 林建华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