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张显耀无罪”有助两岸谈判团队重振士气
“张王会”因王郁琦辞职而告吹
没有人会想到,原本因为台湾复兴航空空难而延迟在金门举行的“张王会”,将在启动整整一年之际,又匆匆地被带入历史。
2月10日,台北地检署对外公布,因犯罪嫌疑不足,对台当局安全部门指控原陆委会特任副主委、?;岣倍鲁ぁ⒘桨短概行∽樘ㄍ宸矫媸紫碚畔砸姑馨钢?,张显耀等3人均作不起诉处分。检方消息一出,引发台当局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不满,并随即向台湾当局提出辞职。
台湾多位政治分析人士认为,张显耀案作无罪处理,等于还了因“共谍”案困扰了半年多的两岸双方谈判团队以清白。
■“张显耀案”终于一锤定音
一切犹如去年8月16日台湾当局陆委会宣布张显耀“因家庭原因”被辞职一样的突然,当本周二(10日)台北地检署宣布张显耀不构成“泄密案”罪时,台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一下子懵了。
“怎么会呢?”这是王郁琦的第一反应。
就如其在此后宣布辞职时所说,张显耀“泄密”至少有三种情况:第一、在跟大陆方面谈判之前,把谈判内容甚至底线泄漏给大陆方面;第二、将台湾当局机密信息,通过一名台商转交给大陆方面;第三、透过岛内有一家企业,这家企业可能跟大陆方面也有一些做生意的往来,张显耀通过这家企业所供养的民间助理,处理本来应该由公务员、有授权的人才可以处理的政府机密信息。
这是张显耀案发生以来,台湾当局,更确切地说是张显耀公职部门首长王郁琦第一次就张显耀案涉及问题作出的详细说明。在王郁琦看来,张显耀“泄密”证据确凿。
王郁琦说,张显耀所作所为,或许回避了法律责任,但他身为一名政务官,尤其位居两岸事务中这么重要的位置,已经逾越了应有的本分。
不过,随后台北地检署则针对王郁琦的三项指控回应称,去年台湾陆委会将张显耀移送检调调查,指称他涉嫌从2012年6月到2014年2月以电话、简讯、电子邮件等将台湾参与两岸会议、出访大陆和陆委会的人事任命案等讯息转告助理陈宏义、秘书张素玲,使大陆方面有关单位知悉。
“但检察官调查后认为张显耀等3人犯罪嫌疑不足,所以作出不起诉处分。”台北地检署发言人指出,根据台北地检署检察官比对张显耀等的监听内容、向台湾陆委会调阅资料、讯问陆委会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后,认定张显耀透露的消息有些是普通等级公文,有些是事务性安排行程,而并非谈判的实质内容,因此,不能认定是秘密的机密事项。
此外,台北地检署指出,台湾前“国安局长”蔡得胜也向检方证实,其在任期间持续关注张显耀等人与大陆方面来往情况,假如侦办到“间谍案”件,都会呈报,但是本案并没有。另有其他证人也指出,台当局2013年8月及2014年1月先后推动台湾参与国际组织,都派张显耀前往大陆沟通协调,完全授权张显耀执行,但张显耀并没有什么异常,“虽然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作证说,本案是听闻台商提醒指出,张显耀和大陆方面的官员走得很近,未来可能会出事。但检方不能只凭听闻,就推断张显耀等人有泄密。”
■还清白让两岸谈判团队稍感欣慰
“去年以来,大家的工作都提心吊胆的。”台湾海基会一位副处长电话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谈到张显耀案不构成泄密罪是长舒了一口气。
他说,去年8月16日之后,台湾对大陆的谈判团队人人都神经紧绷。
“不知道在与大陆谈判团队交流中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甚至于很多时候想和一直打了好几年交道的大陆海协会好朋友打声招呼都不敢。”在上述这位台湾?;岣贝Τぁ⒘桨短概刑ㄍ宸矫嫘∽槌稍笨蠢?,张显耀案让他们这些曾经参与过两岸ECFA等20几项协议谈判工作的人感到人人自危,半年多来把自己当成了机器人,与大陆方面的合作伙伴们接触就像一台机器人,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步步小心,时时在意。
而在大陆的海协会一位人士看来,张显耀案自“案发”以来,大陆方面负责对台谈判磋商的团队一直都觉得“灰头土脸”的,“因为张显耀案最初被台湾当局当成是‘共谍案’和‘通敌罪’案来办的,无论这两个罪名哪一个成立都意味着大陆谈判团队在张显耀案中都有‘共谋’嫌疑和策反、吸收张显耀的嫌疑。”
尽管张显耀“案发”后,虽然两岸双方并没有就张显耀案做更多评价,但在两岸政治分析人士和学者看来,张显耀案对两岸关系的影响最大层面表现在,对本就脆弱的两岸政治互信造成重大打击。
“2014年是2008年两岸恢复制度化协商以来的6年间,两岸关系走入最低潮的一年,除了去年三四月间岛内发生的‘反服贸’运动,以及10月10日马英九拿香港非法‘占中’事件对大陆的社会制度和大陆高层领导说三道四等让两岸关系受挫外,张显耀案则等于是台湾当局直接向两岸谈判团队泼脏水。”岛内著名时事评论员黎建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张显耀案的平反也等于在昭示两岸双方的谈判团队是清白的。
多位两岸谈判团队成员在谈到张显耀案日前被台北地检署宣布不构成泄密罪时,均表示欣慰。
■王郁琦辞职或还有马、金、王“铁三角”解体因素
对于辞去陆委会主委职务,王郁琦在10日当天召开的记者会上表示,由于台北地检署针对张显耀前副主委涉嫌泄密一案,作出不起诉决定,其无法认同这样的结果,并且感到非常失望与无奈。“过去这段时间,陆委会已经尽可能提供数据给检方,能做的、该做的,陆委会都做了,但是办案过程中所需要的其他佐证,以及法律责任的认定,已经不是陆委会的权责。”
他说,其在去年发现张显耀出现可能影响台湾安全的工作疑点时,主张必须先将张显耀调离现职接受调查,但同时希望在相关证据尚未由检方厘清之前,能依无罪推定之原则,兼顾他的名誉与权益。王郁琦说,案发后,媒体与立委均曾对他是否应于本案调查结果出炉后,辞职下台作出评论与质询,“而我在当初向长官报告本案时,就已表示愿意负该负的责任。因此今日我辞职为张显耀案负责。”
不过,对于王郁琦的突然辞职,岛内舆论认为,除了张显耀案之外,可能还有因为马英九辞去党主席后,朱立伦“以党领政”布局,让有马英九核心谋士之称的金溥聪———据称张显耀案幕后推手,选择在可能知道张显耀案不起诉消息之前几天突然宣布“因身体原因”提早退出台湾政坛有关。
台湾舆论认为,现年46岁的王郁琦作为马英九“执政”团队的核心幕僚,历任马英九当局“总统府”发言人,2010年后担任“国安会”安全咨询委员,马英九第二个任期开始后替换原陆委会主委赖幸媛担任陆委会主委。马英九、金溥聪、王郁琦被称为马英九“执政”核心“铁三角”,马英九主要负责全面,金溥聪负责党务、王郁琦负责府院等重要协调与联络。“而金溥聪的近日辞职对王郁琦的影响不小。”中国国民党台北市一位议员认为,即便没有张显耀案,可能他也会于近期提出辞职,原因在于马英九不再担任党主席,金溥聪无法再和过去那样可以对党内人事问题插手,实质上“铁三角”已经解体。所以,只要金溥聪辞职,王郁琦跟进只是时间问题。
■两岸关系不会因“张王会”终结受太大影响
王郁琦辞职,台湾所谓“国防部”副部长夏立言将接任陆委会主委,是否会影响未来两岸关系,尤其是刚刚建立的两岸双方官方直接沟通机制会不会因此而关闭?两岸舆论认为,从浅层方面看,王郁琦辞职,意味着“张王会”将成为历史,两岸官方直接沟通机制会受到负责人更换在时间上往后推。但从深层次看,由于两岸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两岸最大公约数,和平的两岸关系有利于两岸民众福祉,所以无论是人事更迭,还是岛内政党轮替,两岸各方对两岸和平发展的渴望并没有受到影响。
而且,舆论认为,作为两岸官方沟通的机制,国台办与台湾当局陆委会建立起来的直接沟通机制,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并非只是张志军与王郁琦个人行为。因此,无论两岸任何一方出现人事变动,都不会影响这种机制,除非是岛内“政权”发生政党轮替。
美国《华尔街日报》日前就王郁琦辞职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发表评论文章,也认为,两岸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两岸和平发展不会因为某个个人因素而发生改变。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张王会 王郁琦辞职 张显耀无罪 两岸谈判 复兴航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