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策论 策论
历史大数据证“低薪薄俸”易诱发腐败
在中国历史上,薄俸制是大部分王朝的主旋律。薄俸有好处,比如节省了大量的财政支出,比如也培育出一大批所作所为特别感人的清官。
但与此同时,薄俸制也有着巨大的危害,因为它容易诱发腐败,并导致腐败的普遍化。
即使是最低薪的朝代,也仍然会有个别清廉官员出现,所以对个体来说,低薪只是贪腐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但是,从历史大数据来看,收入过低,很容易引发大面积的贪腐。
汉代“薄俸”官吏收入难抵平民,贪腐大流行
比如汉代官吏平均月收入是1389钱。然而汉代一个被雇来替人服徭役的“更卒”,其报酬是“月二千”。也就是说,官吏平均收入还比不上一个平民。
深受薄俸之苦的汉代官员崔寔曾经详细算了一笔账,来证明东汉中后期的俸禄制度多么不合理。他说,“夫百里长吏,一月之禄,得粟二十斛、钱二千。长吏虽欲崇约,犹当有从者一人。假令无奴,当复取客。客庸一月千,刍膏肉五百,薪炭盐菜又五百。二人食粟六斛,其余财足给马,岂能供冬夏衣被、四时祠祀、宾客斗酒之费乎?况复迎父母、致妻子哉!自非夷齐,孰能饿死?于是则有卖官鬻狱,盗贼主守之奸生矣。”就是说,一个堂堂县长,月俸才40斛,相当于4000钱。即使不照顾父母妻子,自己一个人生活,但身边总少不得要雇一个佣人了。一个佣人每月佣金1000钱,每月的柴草及油、肉每月需500钱,薪炭盐菜也要500钱。加上主仆二人粮食消费6斛,又是600钱,以上总计2600钱,下余1400钱,还要用来养马。因此冬夏衣被、四时祠祀、宾客斗酒之类费用就无处可出了,再加上父母妻子需要奉养,所以这点工资确实没法支撑正常的生活。
崔寔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对薄俸与吏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说:“今所使分威权,御民人,而其俸禄甚薄,仰不足以养父母,俯不足以活妻子。所爱所亲,方将冻馁,虽冒刃求利,尚犹不避。是所谓渴马守水,饿犬护肉,其不侵,亦无几矣”。
在两千年前,崔寔就已经把道理讲得这样清楚了。然而和后世一样,东汉皇帝们在这种情况下,却开始大力提倡“清官”政治,要求官员们崇尚节操,以清廉自守,以“薄屋者为高,藿食者为清”。这显然不会有什么效果。在薄俸制下,东汉官风迅速大坏。“乡官部吏,职斯禄薄”,导致他们“车马衣服,一出于民,廉者取足,贪者充家”。也就是说,既然国家不能提供足够的生活费用,那么官吏衣食所需,只有向老百姓伸手了。清廉之人,捞的钱够一家生活就可以了,那些贪婪之人,则开始无所不至,贪腐开始大面积覆盖了全部官僚系统。“上自公侯,下至小吏,皆不得禄,而私赋敛,货赂上流,狱讼不决”。
明太祖的低薪制致官不聊生 ,贪腐官员前腐后继
明代的“薄俸制”的历史上很有名。论者动不动就说,“明官俸最薄”,“俸禄之薄,无以逾明者。”
明代俸禄确实是非常之微薄,这与明太祖朱元璋的统治思路有关。
因为出身贫苦,朱元璋终生痛恨贪官污吏。他曾说:“昔在民间时,见州县长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怒之。故今严法禁,但遇官吏贪污残害民者,罪之不恕。……苟贪贿摧法,犹行荆棘中,寸步不可移,纵得出,体无完肤矣。”
朱元璋不了解,正是元代的薄俸制助长了官吏的贪污腐败。朴素的农民式思维,让他认为“当官的没几个好人”。因此在中国历朝历代中,朱元璋对官员们是最苛刻的。 在制定俸禄制度的时候,朱元璋对自己的亲戚家人待之唯恐不厚,宗室贵族的俸禄异常丰厚?;首臃馕淄鹾竽曩河幸煌蚴?,是最高官员的近七倍,这还不包括巨大的土地赏赐。但与此同时,朱元璋以开国之初,经济凋敝,“百姓财力俱困,如初飞之鸟”为由,又把官吏的俸禄定得出奇之低,对普通官员以“薄俸”为主流。
顾炎武说,唐代上州司马是五品官,每年收入数百石,还有月俸六七万钱,收入足以庇身给家。而明代官员的收入,不过是唐代的十分之二到十分之三。
这样的低薪“不足以资生”,导致很多官员难以养家糊口。
比如洪武年间的陕西参政陈观,“在陕以廉谨称。其卒也,妻子几无以自存。”他一死,家儿老小马上就无法生活了。
最为极端的例子是官至正三品的通政使的曾秉正。此人虽然曾任职高官,去职之时竟然“贫不能归”,实在没有办法,“鬻其四岁女”,把小女儿卖了,充作路费。朱元璋一听,不但没有反省自己低薪政策给官员生活带来的困苦,反而勃然大怒,认为曾秉正的行为有违人伦天性,干脆把他给阉割了:“帝闻(曾卖女一事)大怒,置腐刑,不知所终”(《明史?曾秉正传》)。
然而,历史跟朱元璋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在他执政期间,贪腐官员前腐后继,“朝杀而暮犯”。
历史大数据证明低薪薄俸制度易诱发腐败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权力控制了几乎一切资源。与此同时,传统的监督方式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官员权力很大,受到的约束却极弱,因此伸手捞钱,易如反掌。
在这种情况下,再给他们低薪,让他们的收入无法满足正常生活需要,这就出现了崔寔所谓“渴马守水,饿犬护肉”的局面。也就是说,你让一条狗去看着一块肥肉,却一天只给它二两粥喝,那么无论你怎么打它,骂它,吓唬它,教育它,它也还是要偷吃,因为不偷吃它就活不下去。所以说薄俸制很容易诱发犯罪。
此外,中国传统社会很多朝代的腐败,也是一种体制性缺陷的腐败。这种腐败基于体制的两方面缺陷:一个是监督不到位。传统政治中只存在自上而下的权力体系的内部监督,没有民众亿万双眼睛从下而上监督,只靠皇帝一双眼睛从上而下监督,是不可能有效监视百官的。这就造成了官员监督上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另一个就是低薪制,多数官员收入与支出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如果你象海瑞那样严守国家规定,只能导致朝不保夕,成为官场上的笑话。所以在生活艰辛之际,只有一小部分官员能象曾国藩那样,以坚定的理学信仰来抵御物质诱惑。大多数人却不可避免地把手伸向灰色收入,导致第一次“失身”。而腐败这件事,如同吸毒或者性行为一样,有了第一次,就很容易有第二次。因为你贪一次也是贪,贪两次也是贪。很少有人说,我一生就收过一次钱。所以,低薪制很容易诱发腐败,并导致腐败的蔓延。明清两代是中国历史上薪俸最低的两个朝代,这两个朝代后期的腐败程度之深,面积之广,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登峰造极。这两者之间,并非只是一种巧合。
不难发现,实行低薪制的王朝还都有一个特点,统治者迷信道德教育,他们认为,官员腐败与吏员贪婪似乎只与道德有关。比如康熙年间,面对“俸薄禄微、廉吏难支”的情况,康熙大力提倡理学,表彰清官。他希望官员们以“存天理遏人欲”的理学为思想武器,保持廉洁。他反复说: “洁己操躬,臣子之义,悖入悖出,古训所戒,当官者宜铭诸座右”。应该说,这种思路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直很有市场,也是低薪制得以存在的重要思想基础。比如嘉庆时的两江总督孙庭玉就大义凛然地说,俸禄水平与廉政毫无关系:“人之贪廉, 有天性。贪者,虽加俸而亦贪;廉者,不加俸而亦足”,也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是廉政建设唯一的可靠保证。实际上只把问题归于道德,并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回避问题的根源。
从历史大数据看,收入过低,很容易引发大面积的贪腐。历史大数据也告诉后人,腐败的危害是巨大的,它会导致官僚体制失效,统治效率低下,严重危及政权稳定,甚至导致整个国家政权摇摇欲坠。从总体上讲,提高官吏俸禄从表面上看会因为需增加赋税,给百姓增加负担。但是这远比官员毫无节制地盘剥百姓所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要轻得多。
?。ㄗ髡呒蚪椋赫藕杲埽д?,作家。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给曾国藩算算账》、《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等,有多部作品在港台及海外出版。在《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在《当代》、《天涯》、《钟山》等文学刊物发表过很多文学作品,大型纪录片《楚国八百年》及《戊戌变法》总撰稿,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成败论乾隆》。)
编辑:水灵
关键词:历史大数据 低薪薄俸 易诱发腐败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