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77岁爹爹痴迷做风筝 战机飞船皆成作品(图)
原标题:77岁爹爹痴迷做风筝 战机飞船皆成作品(图)
冯康寿在展示自己制作的长达七米的老虎风筝,他说做这只风筝花了半个月时间。 记者 石祯专 实习生 肖晓晴 摄影报道
在寻常人眼里,风筝只是个寻常玩物,但在开福区下大垅77岁的冯康寿手里,风筝除了有无数特别的形状与图案,还是有生命和历史意义的纪念。熟悉的朋友远远地瞥一眼,就能认出哪一只是冯爹爹做的。退休10余年来,冯康寿已做近百只风筝,最痴迷时甚至加班加点到凌晨,成了名符其实的“风筝控”。
在他手中,风筝也有时代感
徐徐展开成卷的风筝,有上书着“科学发展,和谐社会”首字母缩写的扇子风筝、有模仿神舟飞船船体设计而成的风筝、有为庆祝国庆65周年的大灯笼风筝,以及歼10战机、奥运、广州亚运等等,几乎每到国家的重要历史时刻,冯爹爹就有一只与之相关的风筝作品。因为这些元素,冯爹爹的“冯氏”风筝让风筝文化更添了时代感。
历数冯爹爹的作品,除了那些纪念意义的,他最得意的还有一只飞天蜈蚣,不仅长度是所有作品里最长的,达到18米,并且从构思到成型足足花去了半个月时间。“搞得晕头转向的,晚上有时还加班,搞到次日凌晨3点钟。”冯爹爹笑说,要把飞天蜈蚣放上天,至少还需两个人来帮忙,因为蜈蚣的爪子太多,风一吹就全乱了。
冯爹爹放风筝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因为他的每只风筝上都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所以一般只放300米线长左右的高度,太高了就看不清楚。
从头开始,64岁学踩缝纫机
冯爹爹小时候就特别喜欢风筝,但家穷买不起,他就只能用旧报纸糊着玩儿。后来从部队转业退休后,这才终于有了自己的时间。于是,64岁的他从头学起,如何做风筝。
“看看人家放风筝,觉得自己也可以,就开始做。”冯爹爹做风筝,完全是自己摸索出来的。他第一次做的是塑料飞机风筝,风一刮就坏,“后来我就看别人怎么做,但绝不照葫芦画瓢,人有我有,我有别人不一定有,我的风筝很有个人特点,熟悉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我的。”
渐渐地他开始使用广告布,不会踩缝纫机,他就从头开始学。老伴是他的老师,因为有兴趣作动力,他一学就会。现在做一个风筝就能成功放飞一个,十多年间做了近百个风筝,其中一些送给了朋友。
风筝是伴儿,给多少钱也不卖
做风筝是一项费时耗力的工作,冯爹爹常常一个人跑到南边的布市去挑选风筝布。他说布要款式好、样子新,布薄、轻、密,飞起来哗哗响的才最好。风筝上的图画也是他一笔一画勾勒。“做风筝不能怕麻烦,就像工作一样不能毛毛躁躁。”冯爹爹做事认真而富有条理,一只7米长的老虎风筝放上天空,人们还能清楚地看见老虎身上的条纹,栩栩如生,冯老说,这只老虎风筝的条纹有两面,光画条纹就用了十几天。
“买的风筝和自己动手做的风筝,飞上天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冯爹爹说,有很多人想花大钱买下他的风筝,但这些风筝就是自己的伴儿,无论别人出多少钱,他都不卖。冯爹爹说,很多人不理解他对风筝的痴迷,但他认为,风筝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值得玩耍,也值得传承。(记者 卜劲文 实习生 潘怡)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风筝 77岁爹爹痴迷做风筝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