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聚焦北京四合院易主:年轻一辈成中介游说突破口
原标题:聚焦北京四合院易主:年轻一辈成中介游说突破口
德内大街93号院的坍塌使北京四合院那些不为人知的内幕浮出水面,原本最能代表北京特色的四合院不幸变味了,不少已沦为富豪们挖地洞、办会所、盖违建的场所。
原本住在院子里的北京居民去哪里了?这些院子又是如何落到了富商手中?离开传承了几代的祖产,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尤其是多户家庭共同居住的大院,德内大街93号院据说就是被中介“半骗半买”弄走的。记者了解到,一些房产中介公司会熟练运用种种“战略战术”,如分别策反,各个击破,内外夹击等,老院子的收购和出售通?;嵋砸怀〖彝ゴ笳礁嬷?。
老北京人带着破碎的亲情,最终离开了世代居住的胡同,取而代之的是一批糟蹋四合院的外地富豪。
年轻一辈
成“策反”突破口
“仔细想起来,所有事情的起点就是我媳妇接的一个电话,房产公司游说我们卖自己家的平房。”今年35岁的刘军(化名)世代居住在东四一条胡同的大院里。一年前卖掉祖宅后,一家人在大兴买了一套三居,住上盼望已久的楼房,可是经过3年的“家族战争”,心中的悲喜已难以说清。
刘军的手机里一直存着两张老房子的照片,一张是从钟楼向下俯瞰,他的家就在一片灰色的屋顶中,屋顶上有雪白的鸽影掠过;一张是院子破旧的大红门,这门据说当时已经用了70多年。“是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爸用他的老相机拍的,我翻拍了存起来。”刘军的语气中有种眷恋不舍。
“我家不算标准四合院,只有三面房子,院子一共180多平方米,是我家太爷当初花400块大洋置下的产业,可是传了几代之后,已经破旧不堪。”刘军告诉记者,卖之前这个院子一共住了三户十几口人,都是亲戚。“太爷把这个院子传给了三个儿子,我家是三爷这一脉的,其他两家是大爷和二爷那一脉上的,院里五六个孩子都是一起长起来的,互称兄弟姐妹,感情很好。”
房产公司锲而不舍地打来电话游说,前后打了十多个,刘军媳妇的心思开始活动了。公司的人对她说,这个地区很快就要划成文保区,不会拆迁了,现在正是出售的好时机,这个地段的平房按照建筑面积大约每平方米6万到8万元,要是整院出售价格会更高,估价超过1000万元。
“我俩的工资买不起房,从她嫁过来就盼拆迁,盼了快10年了,一点动静也没有。眼看着孩子就要上小学了,还和父母挤在一张床上,一家五口人住的两间北房才20多平方米。”刘军非常理解媳妇的焦虑。卖房的突破口终于从刘军和妻子的身上打开了。
突然“圈地”
引发院里兄弟反目
刘军和媳妇正在考虑怎么和父母谈卖房的事情,还没来得及开口,院子里就出事了。几乎一夜之间,忽然堆起了一道碎砖搭起的矮墙,“墙是我表哥搭的,这么一来,原本三家公用的院子被他圈走了一半,他把自己家弄成了一个院中院,院子里唯一的石榴树也被他圈到自家去了。”
其他两家自然不干,找他家理论,“表哥说是家里老人生病怕吵,院子人来人往太乱,所以圈个小院子清静点。”说来说去就是死活不拆,“为了这事,两家的孩子差点打起来,还是我死命给劝开了。”刘军觉得事有蹊跷,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又是那家房产公司搞的鬼。
“我表哥应该是比我们更早就被房产公司游说了。他们(房产公司)这叫做分头出击,各个击破。公司跟他说,即使不能整院一起卖,院子大的卖价就高,院中院也比几间房卖价高不少。表哥早就动了卖房的心思,决定先下手为强。”房产公司还支招,如果能去办下一个单独的地址牌号,弄成一个独院,价值会翻倍,“难度很大,最后我表哥没申请成,还懊悔了好久。”
这堵丑陋的围墙给一院子的人心里添了堵,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亲戚加邻居,都觉得有了隔阂。“慢慢的事情包不住了,老人也都知道了我们小辈想卖房的事情,开门互相吵,关门家里吵,那一阵院里的火药味特别重。”
孙子一句
“想住楼”让老人心软了
这场大战居然持续了三年。
不出所料,刘军父母一听孩子要卖房立马摆出“死也不走”的架势。“我都不知道挨了多少顿骂,什么缺德败家,都听麻木了,最厉害的一次我妈连着俩月没和我说一句话,见着我就给一个白眼。”
刘军表哥家闹得就更厉害了,即使隔着围墙,也常常能听到摔锅砸盆的声音。另外一家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据说也在“暗战”。热战冷战持续了一年多。这中间,警车来过一次,是表哥一家吵得太凶,老人报了警;救护车来过一次,是刘军妈妈气得高血压发作送去急救。
“就在我动摇的时候,房产公司的电话又来了,说这个地段的房子又升值了,一平方米卖到8万到10万元了,不卖就真的没机会了。”刘军咬咬牙,继续和父母艰难地谈判,“如果现在不走,我可能一辈子走不了了,儿子长大以后怎么办?难道还要和我们挤在这个破房子里?”
表哥的父母最先妥协了,因为实在和孩子折腾不起了。他们把自家的三间东房卖了,连带自己圈起的小院,原本四四方方的院子就像被咬了一口,变得残缺不全,至于卖了多少钱,刘军不知道,房产公司当然不会告诉他真话。
半年后,刘军父母终于同意卖房了。“最后还是孙子求他们管用,孙子老说想住楼,老两口最后抹着眼泪答应了。”
对簿公堂
一大家子只能闹掰了
刘军签卖房合同前,又出了状况,一大波亲戚忽然找上门来。“我表哥一卖房,消息就传出去了,结果我大爷这一脉的其他孩子都来了,说这几间房是太爷传给大爷的。虽然是我们家住着,但是其他孩子也应该有继承权,卖房的钱也有他们一份。”
作为小辈,刘军不清楚房子当时怎么分配的,连刘军的父母也说不明白。面对兴师问罪的大爷大叔们,刘军束手无策。这时,房产公司又给他支招了,建议他们这些亲戚一起到法院析产。
“没别的办法了,最后亲戚们还是上了法院。”老北京人最要脸面,这么一闹,大家算是把脸撕破了,“为了这么几间房子,一大家子人闹掰了,官司打了一年,因为他们没有遗嘱这些文字证据,房子判定还是归我家了。”自然,亲戚都基本断了来往。前后3年的煎熬,刘军终于卖了老房子,钱也就刚够在五环外买个100平方米的三居。
院子里只剩最后一家还在坚守。“房产公司把我们两家的房子收了之后,立刻开始改造翻建,三间北房其中两间是我家的,一间是他家的,用的是一根大梁,要拆只能一起拆。房产公司这边一拆,他家就成危房了。”找房管所,找派出所,这事没人能管,因为人家拆的是自己的房子,最后,房产公司威胁要锯大梁,这家只好签了卖房合同。
就这样,曾经开满石榴花的大院彻底成了回忆,“连回都回不去了。我只知道能出得起价钱的不会是普通老百姓。”有时候偶尔路过那个胡同,刘军看着紧闭的崭新的红色院门,心中仍然五味杂陈,“要说房产公司的招数损呢!他们利用了大院里的各种矛盾、亲情和利益的冲突、两代人的观念差别,最终都敌不过房子。”一名老街坊感慨,“我们老一辈不想走,搁谁想走?老祖宗的产业,住这就是一份儿念想。年轻人想住好一点儿,有错吗?也没错。错就错在我们太穷了。” (本报记者 张鹏)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北京四合院易主 年轻一辈 中介游说突破口 策反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