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纪委:部分干部不想、不会、不敢抓 致问题拖炸
中新网1月29日电 中央纪委监察部官网今日刊发署名李克济的评论文章《“问责一个,警醒一片!”》 。文章指出,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不想抓”、“不会抓”、“不敢抓”,发现了问题不上报、不处置,导致小问题拖大、大问题拖炸,如果党委不抓,反腐必然会力有不逮。
文章称,“‘两个责任’今年一定要强化问责!问责一个,警醒一片!”,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的分组讨论中,王岐山同志的话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一时间,舆论探照灯纷纷聚焦于“强化问责”。
之所以如此强调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因为这是反腐进入深水区的关键突破口。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或是“不想抓”,以为独善其身就行,不管下属是否违法乱纪;或是“不会抓”,管理下属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该发现问题而没有发现,导致腐败积存;或是“不敢抓”,发现了问题却不上报、不处置,导致小问题拖大、大问题拖炸……凡此种种无不警醒:如果党委不抓,反腐必然会力有不逮。换句话说,只有每一级党组织都肩负起主体责任,共襄反腐、共同发力,反腐才能取得正本清源的彻底胜利。
文章称,如何落实主体责任?关键是强化问责。一案当前,不仅要严惩当事人,而且要严肃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君不见,针对特大安全事故,不仅严惩当事企业,而且倒追领导责任,成为近年来安全生产事故减少的重要原因。这说明,强化问责是落实责任的最好催化剂。“法律的权威不仅在于惩罚的严苛程度,更在于惩罚的必然性”,强化问责,也应作如是观。不抓主体责任就要受到问责,树立起“惩罚的必然性”,谁还敢把纪律当成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谁还能把制度当成可有可无的稻草人?
相反,逃避主体责任常有,而问责却不常有,“破窗效应”不断发生,就难免使得不正之风愈演愈烈。比如说,如果用人失察而不被问责,就会催生更多带病提拔、任人唯亲的行为;如果姑息腐败而不被追责,那么“塌方式腐败”“系统性腐败”“家庭式腐败”就有可能不断发生;如果因为离岗就能免责,就会让更多人心存“离岗即离责”的侥幸……防止恶性循环,唯有加强问责。“宁断一指,不伤九指”,不搞“大撒把”,不撒胡椒面,而是集中精力、细大不捐,才能形成“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强大震慑力。
文章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刘青山、张子善案,人们耳熟能详,却未必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细节:早在处决刘张两人一个月前,河北省委副书记马国瑞代表省委作了检讨,省长杨秀峰代表省政府作了检讨,先后刊登在人民日报上。下属出了问题,负管理之责的领导主动承担责任,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担当意识。时过境迁,或许问责的方式已经不同,但是这种担当意识却历久弥新、值得记取。事实上,主体责任在党章上规定得清清楚楚,这是一种使命,所谓使命,就是竭尽全力、“使你的命”,去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正因此,“应该发现问题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了不报告、不处置就是渎职!哪怕离开原岗位了也要问你的责!”王岐山同志的这番话,应该能给更多人带来内心触动。
编辑:曾珂
关键词:中纪委 主体责任 监督责任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