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乡邮路上爱心“熊总管”
原标题:乡邮路上爱心“熊总管”
一名乡村邮递员,工作之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帮人代购生活用品;满是泥泞的摩托车上,永远绑着一个蓝色塑料箱;家里的18个记事本,密密麻麻写着各种需求;手机里存着365个电话号码,其中280多个来自留守老人。
所有这些,是湖北省武汉市邮政局江夏区局舒安支局乡邮递员熊桂林的真实写照。24年来,“有事就找熊桂林”成了当地人的一种习惯。蜿蜒曲折的乡邮路上,他是200多位留守老人的“邮差儿子”,是乡亲眼中值得信赖的“熊总管”。
无偿跑腿的“快递员”
1月16日,“中国网事·感动2014”年度网络人物在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举行颁奖典礼,熊桂林榜上有名。手捧奖杯的那一刻,这位唯一来自邮政系统的“草根英雄”禁不住落泪了。自打穿上邮递员制服那天起,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有一天能和妻子一起到北京领奖……
江夏区舒安乡与鄂州、大冶隔湖相望。在湖汊纵横的乡邮路上,熊桂林骑坏了5辆自行车、4辆摩托车,累计行程30余万公里,投递邮件总量近300吨,邮件妥投率始终保持在100%。
1990年,年仅18岁的熊桂林成为了一名乡邮递员,负责投递报纸、信件。他在工作中发现,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出门一趟很不容易。于是,熊桂林给自己额外加了一项任务———无偿帮村里的留守老人“跑腿”。这样一来,他每天所有的准备事项必须在早上7点前做好,如果迟了,一天的工作就很难完成。为此,熊桂林手机里有两个闹铃始终不曾变过:5:35起床、6:35出门。
“给木桥李湾的李隆平老人买的蔬菜和肉,给梁子湖边养鱼的李旺安老人带的面条,给一位爱看报的老人带的放大镜……”每天的送邮工作开始前,熊桂林都要仔细清点一遍乡亲们托他采买的东西,确认无误后,再一件件轻轻放进摩托车尾部的自制送货箱?;跷锍林丶又缆纺研?,爆胎对熊桂林而言已是家常便饭。3年前,为方便给邮路上的老百姓捎带大件生活用品,他甚至自费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
熊桂林随身装着一个笔记本,哪位老人的社保要领了,补贴要发了,医保卡要领了,电费要交了;哪位老人家电水壶坏了,门锁坏了,下水道堵了……件件记得清清楚楚,每做完一个就用笔划掉。仅仅交电话费这一项,就已写满好几大本,最多的时候,500多户的电话费都是由他代缴的。
“在街上给我带3斤肉、两斤豆腐干来……”70多岁的李隆平几乎每个星期都要给熊桂林打两三次电话。老人的老伴身患多种疾病,5个子女只有春节才能回家。自打认识那天起,熊桂林就主动成为老两口的“憨崽儿子”,捎带老人定期吃的特效药,给老人交电话费、手机费、电费,多年来从未间断。“大到家里的小猪崽,要添的家用电器,小到酱醋油盐、鱼肉菜蔬,只需一个电话,第二天他就给送来了。”在李隆平夫妇眼中,熊桂林比亲儿子还要管用。
乡邮路沿途经过的村子,乡亲们看到熊桂林有时会开玩笑地喊上一声“熊总”,他总是嘿嘿一笑:“其实就是‘熊总管’的意思,啥事都管的那种。”
乡亲心里的“知心人”
24年的邮递员生活,熊桂林与乡亲们结下了亲人般的情谊,他自己也说不清到底给多少位老人做过好事。与记者交谈的过程中,他说得最多的就是“开心”:“举手之劳给留守老人提供帮助,我不会额外收钱,收获的是那份发自内心的快乐。”
“之前没有哪个邮递员像他这么有耐心,给我们带东西不说,还帮忙修电器!”提起熊桂林,张塘村的丁全猛竖起大拇指一个劲儿地夸赞。老人有6个孩子,女儿出嫁,儿子全都在外务工,他自己出门办事不方便,许多事情都托熊桂林帮忙。长期相处下来,丁全猛把熊桂林当做了亲人,不仅把自家钥匙放在哪里告诉他,还让他中午到家里做饭吃,甚至连放钱的地方都不藏着掖着。
57岁的塘口村夏家湾村民易显万7年前因车祸致残,靠低保度日,生活长期不能自理。致残后,原本就和他常来常往的熊桂林对其格外多了几分照顾,有事无事都去陪着聊聊天。每年过年,熊桂林总是从生活费中给易显万挤出200元。易显万的小儿子易双在镇上读初中那年沉迷上网,每次都是熊桂林帮着找回来。易双初中毕业后,在熊桂林的劝说和帮忙联系下,考上了江夏区财校。十几年来,长大成人的易双每年初一都不忘去给熊桂林拜年,两家人早已走成了亲戚。
沿途8个村的邮路,5个多小时能够走完,可熊桂林要帮老人办事、带东西、陪他们聊天,时间就得翻上一番。对此,他不仅毫无怨言,反倒乐此不疲,“如果赶上我有事两天没去,老人们就会打电话来问:小熊,你今天做什么去了?怎么没来?”不管走到哪个地方,乡亲们待他都如同亲人一般,这更加让熊桂林觉得开心。
致富路上的“财神爷”
“太空莲是去年八九月卖的,芝麻收入5000多元,小竹子卖了1000多元。到快过年时,再把家养的两头猪卖了,节余四五万元问题不大。”张塘村下邱湾村民邱传付逢人就夸熊桂林是他家的“财神爷”,老人每年节余的收入也全部托付给熊桂林存入邮局。
“我们夫妻俩不认识几个字儿,熊桂林告诉我们种什么发财,我们就种什么,他还带人来教我们该怎么种??髁擞兴?,家里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谈起熊桂林对自家的帮助,邱传付打开了话匣子。
江夏是湖北最大的莲子产地,莲产品远销全国。3年前,熊桂林找来七八个种莲能手,从栽种、移栽到田间管理,将种莲技术手把手教给了邱传付,最后还找来了收购大户将货车开到家门口,高价收购了全部的莲子。如今,8亩莲田每年都能给邱传付带来近4万元的经济收入,彻底改变了两位老人的生活状况。
回忆起10年前熊桂林冒着刺骨寒风送来的那张救命汇款单,63岁的燎原村致富带头人吴书有老泪纵横:“当时一家人过年连买油的钱都没有。熊桂林愣是在湖汊边的窝棚里把我找到了。”2004年,熊桂林借给吴书有两千元,手把手地教他种花生。那一年,吴书有卖花生赚了1.4万元,一家人告别了四面透风的窝棚。后来,吴书有又在熊树林的帮助和鼓励下开垦30多亩荒山,种植上万棵观赏树,还饲养了3000多尾鳜鱼和青鱼。
“第一年起鱼,请人都请不到。当时家里穷,捕鱼工具也没有。熊桂林专门抽出一天时间,叫上我一个远房亲戚,加上我和老婆,那天从清晨放水捉鱼开始,四个人一直忙到天黑,手拉肩扛,连拖带拽,起了两千多斤鱼。”提及当年刚起步的苦日子,吴书有几乎句句不离“熊桂林”。
去年9月,武汉邮政舒安支局成立了“熊桂林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同事们也纷纷走上了敬老助老的“爱心邮路”,与“邮差儿子”熊桂林结伴同行。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乡村邮递员 帮人代购生活用品 365个电话号码 280多个来自留守老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