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张万年同志生平
新华网北京1月22日电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万年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月14日17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张万年同志1928年8月1日出生于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欧头孙家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靠讨饭、学木匠为生,饱受了旧社会的苦难。日军占领胶东后,他目睹了日伪军烧杀抢掠的暴行和人民生活的艰辛,立志救国救民、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1944年8月,毅然参加八路军,成为胶东北海独立团3营7连一名战士。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大小战斗数十次,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在血与火的锤炼中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八路军战士。1945年8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集团准备发动内战。党中央决定抽调大批八路军、新四军部队迅速进入东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张万年同志所在部队奉命从山东蓬莱横渡渤海,挺进东北。1945年至1947年,他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第12旅35团3营通信班副班长、班长,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12师36团警卫员,参加了沈阳大东沟和三保本溪、鞍(山)海(城)、新开岭、四保临江等战役战斗。在解放鞍山战斗中,他冲锋在前,英勇杀敌,身负重伤。因作战英勇,他连续两次荣立大功。在担任警卫员期间,他两次从枪林弹雨中把负伤首长背出火线的事迹被传为佳话。1947年6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12师36团2营5连3排副排长,10月任排长,参加东北民主联军秋季攻势中的营盘战斗。张万年同志率领3排担任全连的突击排,为主攻部队开路,两处负伤,但坚持不下火线。同年11月,任5连副政治指导员。在东北民主联军声势浩大的冬季攻势中,他和战友们一起,负责监视敌军列车行动、炸铁路和筹集粮食等任务。在两个脚后跟被严重冻伤的情况下,他坚持战斗在一线。1948年2月,参加辽阳鞍山战役,奋勇杀敌,在攻占铁架山战斗中,英勇负伤。5月,任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12师36团司令部通信参谋,因表现突出,在两年中连升两级,被任命为通信股股长。在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中,张万年同志经历了入伍以来最残酷的战斗。他身先士卒,沉着勇敢,带领团通信队鏖战六昼夜,誓死保证通信线路畅通,荣立大功。11月,随部队入关,参加了平津战役中攻占康庄和怀来、解放张家口、对北平实施包围等战斗。1949年3月25日,张万年同志作为英模功臣代表,与受阅部队一起在西苑机场光荣地接受了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的检阅。同年4月,他随部队千里南下。在长达四个月的艰苦行军中,他带领所属分队边行军边战斗,圆满完成了通信保障任务。先后参加了追歼白崇禧部主力的衡(阳)宝(庆)战役、广西战役和粤东剿匪等数十次战斗。在广西容县石头圩战斗中,他与战友们一起,机智果断,沉着应战,创下了以20余人俘虏敌人1500多人的战绩,在解放战争中写下了精彩的一笔。
1950年至1951年,张万年同志先后任陆军第41军123师369团司令部作战股股长、军司令部作战科参谋。1952年9月,国民党军队偷袭并占领了南澎岛。他被任命为南澎岛战斗前方指挥部作战训练股股长,负责夺岛作战的组织筹划。作战部队一举全歼南澎岛国民党守敌,巩固了粤东海防,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战斗中,他再次负伤。1953年7月,国民党军队1万多人企图以优势兵力夺占东山岛,我41军奉命前往东山岛加入反击战。在前线指挥部与登岛支援部队通信联络不畅的情况下,他受命三进三出东山岛,了解战斗情况,向部队传达指挥部命令,为战斗胜利作出了贡献。毛泽东主席高度评价东山岛战斗的胜利,中央军委发电报嘉奖参战部队指战员。1956年1月,张万年同志任123师368团第一副团长兼参谋长。面对当时国民党军队在潮汕地区频繁的军事袭扰,他狠抓部队战备和军事训练,随时准备打仗。1958年底,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其间,参加了国庆10周年阅兵,毕业时被评为“五好学员”。1961年8月,任123师367团(塔山英雄团)副团长,分管军事训练。在训练中摸索出基础动作、合成动作、应用“三步走”训练法和深猫腰、高抬腿、轻入水的“夜训九字诀”,大大提高了训练效果。1962年11月,任367团团长。他带领全团坚持练兵、战备一起抓,掀起了新的训练热潮,先后在41军、广州军区和全军“大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1964年,广州军区向全区推广367团建设经验,“塔山英雄团”再一次名声远扬。在任“塔山英雄团”团长期间,曾两次带部队赴广东汕头牛田洋参加围海造田,带头参加施工,并要求全团干部与战士实行“五同”,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66年12月,张万年同志任广州军区司令部作战部作战科科长。面对“文化大革命”复杂混乱的局面,他排除干扰,千方百计保证业务工作的正常运转。他根据军区首长指示,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应急措施,为?;ぞ壮て鸬搅酥匾饔?。1968年4月,张万年同志任广州军区作战部副部长,不久即奉命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赴越南溪山学习组考察学习。同年6月,任陆军第43军127师(铁军师)师长。他和师党委一班人坚持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牢固确立战斗队思想,注重加强军事训练和部队全面建设,使部队战斗力得到了提高。在各种风浪面前,张万年同志经受住了一次次严峻的考验,从未动摇过对党的忠诚、对军队的热爱,始终顾全大局,加强部队建设和战备训练,保持了部队的稳定和战斗力。
1978年3月,张万年同志被选派到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同年12月,任43军副军长兼127师师长。在南疆自卫反击战中,他靠前指挥、出奇制胜、四战四捷、威震敌胆,为保卫边疆立下了赫赫战功,所属部队两次受到前指通令表彰。1981年3月,任43军军长。他着眼现代化战争需要,大力开展新形势下军事训练改革,努力把部队打造成军委的战略铁拳。1982年9月,作为中央军委在全军范围内选拔出的优秀干部代表之一,光荣地出席了党的十二大,并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82年10月,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他按照中央军委提出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和我军建设总目标,狠抓新形势下的军事训练改革,深入探索部队正规化建设路子,取得了成绩。他提出建立和保持“四个秩序”(战备、训练、工作、生活)和“一个形象”(军人形象)的要求,推动了军区部队正规化建设。1985年6月,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面对繁重的精简整编任务,他指导部队完成了全军合同战术训练改革试点等重大训练改革项目。1987年11月,任广州军区司令员。为做好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冲突和局部战争的准备,他组织广州战区三军首长机关协同作战演习,改变军区只训下级不训本级的现象,加强军区机关自身训练和三军协同演练,提高了组织指挥方面军抗登陆战役能力和三军协同作战能力。针对广州战区处于“战区”和“特区”的特殊情况,加强部队教育管理,进一步探索总结了“四个知道、一个跟上”带兵经验,培养了一大批爱兵、知兵、会带兵的人才。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中,张万年同志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1990年4月,调任济南军区司令员,先后指导全区部队组织开展了军械大比武、“四会”教练员培训、正规化训练、夜间训练、炮兵群“快反”实验等,推动军区部队全面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1992年10月,张万年同志任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他积极参与中央军委集体领导与决策,制定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由准备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他带领总参谋部瞄准打赢目标,展开全军新一轮军事训练改革,掀起学习高科技知识的热潮;深化联合作战研究,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部署作出积极贡献;他先后率领并指导总参谋部组织了登陆作战、空降作战、山地作战和城市作战“四种纲目”训练试点集训;组织召开全军训练改革座谈会,部署深化军事训练改革任务;组织召开全军管理工作会议,重点研究解决新形势下管好干部带好兵的问题。其间,先后兼任“九五”期间军队建设计划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制定军队“九五”计划;兼任香港驻军准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顺利完成驻港部队的组建工作。他团结带领总参谋部官兵牢牢抓住思想政治建设这个根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治军带兵的特点规律,推动总参机关、部队和院校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1995年9月,张万年同志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同年12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分管全军军事工作。1997年9月,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他坚决贯彻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紧紧扭住军事斗争准备这个“龙头”,实施科技强军和质量建军战略,推动“两个根本性转变”,深化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和强军之路。先后参与指导了“九五”期间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停止军队和武警部队一切经商活动、1998年抗洪抢险斗争、1999年国庆50周年大阅兵、2000年首都防空联合战役演习等重大战略决策和军事行动的实施;全面扎实开展军事斗争准备,谋划和推动了一系列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军事训练改革,加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建设,掀起全军科技大练兵的热潮;加速“杀手锏”武器装备和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建设,指导制订了《军队“十五”建设计划和2010年前发展规划》;着力深化后勤建设和改革,探索建立三军联勤保障体系。张万年同志高度重视香港和澳门回归工作,直接参与组建驻港部队、驻澳部队,指导我军顺利进驻香港和澳门并有效履行防务,为促进香港和澳门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基础。1995年7月至1996年3月期间,针对“台独”分裂活动引发的台海?;?,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张万年同志亲临一线成功指挥了一系列震慑“台独”的军事演习,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深远的积极影响,为维护祖国和平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万年同志非常重视对外军事交流与合作,注重发展大国军事外交,巩固扩大睦邻友好军事外交关系。在中央军委领导岗位上,先后出访20多个国家,会见100多个国家的军事领导人,推动形成了高层互访、战略对话、防务磋商、联合演习、国际维和、对外军援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军事外交格局,为宣传我国国防政策、扩大我军国际影响、开创军事外交工作新局面、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3年3月退出领导岗位后,张万年同志仍然关心党和国家的事业,关注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关注国防和军队的改革发展,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关心祖国的统一大业,表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赤胆忠心。
张万年同志是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93年5月晋升为上将军衔。荣获独立自由奖章、解放奖章。
张万年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坚强的党性原则。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忠贞不渝、矢志不移,无论在生死关头,还是身处逆境,都百折不挠、奋斗不息,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体现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他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他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真理,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经受住了各种大风大浪的考验。
张万年同志具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非凡胆略和军事指挥才能。他阅历丰富,经历过团长、师长、军长、军区司令员、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重要岗位的历练,坚持从严治军、以情带兵。他身经百战,有勇有谋,经历了无数次枪林弹雨的洗礼和生死考验,锻造了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和领导艺术。他有胆有识,临大敌而愈勇,履危难而弥坚,在重大军事行动和抢险救灾中,展示了敢于担当、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胆略和非凡勇气。他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以精武强军为己任,抢占军队改革的制高点,从单兵训练改革到战区战役训练改革,从战法训法改革到三军联合作战训练,他带领的部队始终是我军训练改革的开路先锋,总结推广了许多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治军带兵经验做法。他文韬武略,多谋善断,积极参与党、国家和军队重大决策,在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工作方面均有重要建树,为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作出了历史贡献。
张万年同志具有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和优秀品质。他躬身实践“上不愧党、下不愧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准则,立党为公、尽责为民,心系国家、情注军队,始终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他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忘我工作,养成了雷厉风行、事不过夜的工作习惯,万无一失、滴水不漏的工作标准和举轻若重、深谋慎断的工作作风。他勤于学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求真务实,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8年间,每年都抽出大量时间上高原、下海岛、走边防,深入基层、深入官兵、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他作风严谨,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一身正气,对跑官要官、拉帮结派、以权谋私等行为深恶痛绝。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生活简朴,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和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
张万年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逝世,是党、国家和军队的重大损失。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事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他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将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
张万年同志永垂不朽!
编辑:曾珂
关键词:张万年同志生平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汕头海关破获一起特大走私案 涉案固废达20万吨
纪念曼城恐袭一周年
巴基斯坦遭遇高温天气 造成至少65人死亡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完成第16次轮换交接
联合国官员呼吁国际社会拯救加沙地带医卫系统
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接受反腐败委员会问话
从改革地标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