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药科技医药科技
专家:基因突变检测可预防乳腺癌
原标题:专家:基因突变检测可预防乳腺癌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分子诊断科主任 邵建永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黄金娟
近日,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转移离世,令人痛惜之余,也让大众对乳腺癌再次高度关注。这种越来越常见的肿瘤,若没有及早发现,发起威来也极其凶险!年仅33岁的姚贝娜,与乳腺癌抗争了三年多,还是被其夺走了年轻的生命。这让很多女性深感担忧,尤其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她们该如何避免悲剧在自己身上发生呢?
在临床上发现,有一些女性罹患乳腺癌的概率非常高,比如通过BRCA1基因检测,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患乳癌的概率高达87%。担心像母亲一样患上乳腺癌的她最终选择切除乳房,以绝后患。虽然很多人对此持相反的观点,但不论怎样,切除乳房后,安吉丽娜·朱莉患乳腺癌的概率下降到了5%。
对此,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分子诊断科主任邵建永指出,通过检测基因来预防凶险的乳腺癌,这是一个令女性关注的问题,而且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可能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问题。要想理性地做出正确的选择,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BRCA1基因,它有什么能耐让朱莉果断切除乳房?
邵建永解释说,BRCA1基因又叫乳腺癌1号基因,还有BRCA2基因(乳腺癌2号基因)都是人类关键性抑癌基因,是目前发现的与乳腺癌发病关系最密切的易感基因。正常情况下,BRCA1/2基因具有修复DNA损伤的作用,从而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但是,如果BRCA1/2基因发生“突变”,它所具有的抑制肿瘤发生的功能就会受影响。研究发现,基因突变携带者终生发生乳腺癌风险为50%~87%;而无乳腺癌家族史的无基因突变者终生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仅为7%,两者差距甚大!在临床上也发现,BRCA1/2基因突变携带个体从30岁开始,发生乳腺癌、卵巢癌、再发对侧乳腺癌的风险随年龄增长骤然攀升。
那么,基因突变携带者该如何预防“凶险”乳腺癌呢?邵建永说,通常,像双侧乳腺癌患者或亲属、男性乳腺癌患者等更容易出现抑癌基因的“突变”,所以建议,在50岁前确诊的乳腺癌、卵巢癌患者或其亲属最好进行BRCA1/2基因突变的检测,一般只要抽取外周血3ml,就可以对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的21个易感基因进行检测。
邵建永指出,如果查出是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应予足够重视,但也不必过于惊慌,因为携带基因突变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肿瘤。只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和预防性干预,可使携带BRCA1/2基因突变的这部分个体远离乳腺癌和卵巢癌,或者早期发现微小癌灶,使这部分个体得到根除性治疗的机会,从而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寿命。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基因突变 乳腺癌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在京闭幕
泰国大选350席分区议席中为泰党暂获多数议席
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准备就绪
也门饮用水供应严重短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