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闪光灯拍照 文物会受伤
石器 《海之女神》(大英博物馆藏)
藏品在展示中建议光照
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卜松竹
本月初,国家博物馆发生的“闪光灯事件”在网络上掀起不小的波澜。众所周知,不允许使用闪光灯拍照,是许多博物馆普遍的管理规定。但是,很多普通观众,知道博物馆有类似规定,却并不明白其所以然,所以遵守这一规定而不拍照留念似乎心有不甘。那么,博物馆为何禁止用闪光灯拍照?是不是所有文物都惧怕闪光灯?我们听听专家的意见。
织物、纸张最怕光 皮革、皮毛很敏感
一般来讲,最容易受到光线影响的是浸水的有机物。对于这类物品,通常要求在全黑的环境下保存。在常见的展品中,织物、纸张类是最容易受到光线伤害的。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王永礼等通过实验发现:黄色、茶色和红色丝绸在光照下容易褪色;白色丝绸光老化作用最小,光照作用对黑色、红色、茶色丝绸的丝纤维产生的破坏作用较大。发生褪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光作用使丝纤维上的染料颗粒(或丝胶、污垢颗粒等)发生变化,引起丝绸颜色的变化。闪光灯光谱中的红外线的加热作用是造成白色丝绸变黄、染色丝绸褪色的主要原因,也是破坏丝纤维的罪魁祸首。
“字迹”也是决定纸质文物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收藏部专家陶武亮指出,字迹中的色素成分通过有选择性地吸收白光波谱中某些波长颜色光而使本来无色的物质产生颜色。常见的色素成分包括碳黑、颜料、染料等,碳黑是色素分子中最耐久的一种。色素成分转移固定在纸张上的方式有三种:即结膜方式、吸收方式、黏附方式,其中结膜方式最耐久。
从色素成分及其转移固定在纸张上的方式考虑,可将字迹材料按其耐久性分为三类:凡以碳黑作为色素成分,并以结膜方式转移固定在纸张上,这样的字迹是最耐久的;凡以颜料为色素成分, 以结膜或吸收方式转移固定在纸张上, 这样的字迹是比较耐久的;凡以染料为色素成分的字迹材料,无论其字迹色素成分以何种方式转移固定在纸张上,都属于不耐久的。染料字迹因光源中的蓝、紫光波和紫外线的照射,致使染料分子的激化而变色,并且在潮湿环境中还将加速纸张的质变过程。因此陈列纸质文物时,照度标准不宜超过50勒克斯。
皮革、皮毛、羽毛也属于光敏性文物,微小的光线变化都可能对它们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石器 《海之女神》(大英博物馆藏)
泥塑、木器不经“折腾” 金属、陶瓷比较皮实
之前有一种传播较为广泛的说法是:普通的可见光波长在400~700纳米之间,低于400纳米的紫外线能量很大,容易被物体吸收, 从而使物体“变质”; 而高于700 纳米的红外线能量小,不易被物体吸收,很安全。我们使用的闪光灯型号不一,波长有长有短,但都是低于700纳米的可见光,或多或少对高分子结构的文物有破坏。
这种说法有合理之处,也有一些明显的错误:第一,许多闪光灯的发射区是包括红外区,也即700纳米~1200纳米波长区域的;第二,红外光虽然能量较低,但是其显著的热效应可以加速纸张、木器等纤维素丰富的藏品脱水开裂。我国的古建筑采用了大量的木结构,很多时候木材还是作为主要的支撑结构。此外还有大量的竹、木、漆器类型的文物。因此,应该使用能够吸收红外线的透明材料制作闪光灯的透光片。
甚至一些看上去并没有那么脆弱的物品也禁不起闪光灯的反复折腾,比如动植物标本、骨器等,也会在光照的条件下氧化、分解。
秦兵马俑表面的颜料褪色问题曾引起很多关注。兵马俑是使用精选粘土做成泥,经造型烧制而成素陶。为使素陶表面既不太光滑,也不太粗糙,在烧成之前表面用细泥均匀涂抹,并进行了压光处理。烧成之后,整个表面又涂了一层黑褐色的胶矾水, 使素陶表面滑涩相宜,吸水适度,用笔自如,颜料坚牢。而且在面部、手部、领口、袖口、袍边等不同部位勾画涂抹了不同色彩的矿物颜料。这些矿物颜料的色彩主要以红、绿、兰、黄、紫、褐、白、黑等有深浅浓淡之分的颜色组成。颜料所用的矿石为石英、辰砂、方解石、雌黄、片状褐铁矿、紫萤石、蓝铜矿、孔雀石、辰砂、褐锰等。其中辰砂、铅丹、铅白、兰铜矿、孔雀石等是中国传统画的主要颜料,直到现在也仍然居于重要颜料之列。
早期人们认为,兵马俑用的主要是矿物颜料, 它是光不敏感物质,色彩变化是因湿度减小引起的,所以对光照的影响并没太多考虑。但上世纪末展开的实验发现,经过光照的彩俑颜色发生了明显变化。而且在相同条件下,褐锰、孔雀石、铅丹的变色程度最大,铁红最小。也就是说,把这些矿物颜料列为“光不敏感物质”,并没有科学依据。
而最不容易受到光照影响的,则有石质、金属、陶瓷(陶俑表面颜料等除外)等材质的文物。
青铜器 《猫神》(大英博物馆藏)
隔绝太阳光照也是必要防护
其实,最简单的防止光照对藏品伤害的办法是减少进入储存和陈列空间的光照。太阳光含有大量的紫外线,比大多数人造光源的损害更大。因此,最好使用遮光布或百叶窗等来过滤自然光,这样做也可以减少太阳光带来的热能。中密度滤光膜可以减少通过窗户进入建筑的光照总量。
目前很多博物馆在陈列中都使用了紫外线过滤技术,尤其是窗户的覆盖和贴膜。但这些产品的功效会随着使用时间而降低——各种过滤管可以保持对紫外线的吸收功能大约10年左右,紫外线过滤的窗户贴膜的使用寿命也是10年左右。
此外,从光源带来的热辐射也非常重要,荧光灯尽管发出的热量较小,但是需要加上护套以减少相对较高的紫外线。光纤照明通常是发出热量最少的光源,因此也是最适合于室内和封闭环境的光源。
现在很多人把博物馆“不允许使用闪光灯”和“不允许拍照”两个概念弄混了。实际上,除了一些对版权等有特殊要求的展览,大多博物馆已经不再限制观众拍照。反而是中国台湾地区的展览,常常有这方面的规定,原因大概是有版权和学术研究方面的考虑,但闪光灯是大家都不允许使用的。现在很多博物馆的展厅有标示不能使用闪光灯,如果观众用,工作人员会提醒。但对于偷拍、强拍等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主要还是靠自觉。
展厅光线 拍照够用了
随着现在博物馆在展厅中使用光线越来越“克制”,对于希望在博物馆拍摄下精美展品照片的人来说,是不是越来越难了?博物馆人士指出:首先,现在的摄影器材技术已经进步很多,普通的数码相机和手机都具备了很高的感光度和光圈范围,展柜里的光线对于拍摄一般所需的照片来说是够用的。而对于需要更高精度图片的观众来说,各种相关的高质量画册或博物馆官方网站上提供的图片可能更能满足所需;其次,很多时候相机或手机的测光受到环境光线的限制,在展厅大部分面积相对较暗的情况下,即使展柜中的光线较强,这些机器仍然可能做出“需要闪光”的指示。但在这种情况下打闪光拍摄出来的照片可能是过曝的。也就是说,在多数情况下,在博物馆中拍照用闪光灯并非一个必要的选择。
编辑:付裕
关键词:闪光灯 博物馆 文物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