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互联网冲击下传统商业变革加剧
一方面是电商继续攻城略地,另一方面是店商设法反击图存,双方开始呈现出集团性对垒PK、手段上相互渗透、资源上合作共赢等“竞合”局面。
过去的2014年,是电商们的狂欢元年,聚美优品、京东、阿里纷纷上市,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和80后、90后成为主流消费者的现实,电商已进入高速发展期。
与此同时,在消费低迷和遭受电商冲击的大环境下,传统商业在过去一年却不得不面临关店、调整、利润下滑等种种问题。
近日,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了“2015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在总结2014年商业发展的同时,预测了整个行业2015年的发展趋势,包括: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增幅再放缓,大众化理性消费成为新常态;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再启动,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成为中心任务;餐饮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大众化消费成主流;奢侈品市场“内冷外热”,轻奢侈品消费正“越来越热”;百货店大型超市日益式微寻求转型,社区店便利店发展提速;虚拟电商与实体零售商竞争加剧,相互渗透与合作借力同时展开;商品交易市场加快转型升级,多方寻求发展新空间;快递业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商贸物流业“领跑者”;商业模式创新热潮涌动,推动流通业经营方式转型;商业实践和理论加快探索,迎接消费者主权时代到来。
从这十大热点可以看出,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商业已到了转型关键期,如何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新常态”,将是传统商业2015年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大型百货店、超市日益式微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电商冲击下,万达集团目前正打算对商业板块的业态做整体调整,将经营不佳的三四线城市的部分万达广场内的万达百货关闭,腾出空间来重新引入餐饮、体验式业态等吸引人气的商铺,涉及关闭调整的万达百货约10家。
事实上,万达的这一举措正是传统商业在当下的一个缩影。
按照联商网的不完全统计,2014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在国内就已关闭大店超过158家,创历史之最。其中,百货店12家,大型超市146家。有专家分析说,这个数字远不能反映全国大店关闭真正的严重程度;也不说明百货店的处境好于大型超市,实际上百货店的困难比大型超市更大。按照全球最大的商业地产服务公司CBRE的调查,2014年上半年中国关店歇业的商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2%。
2014年下半年,以百货店、大型超市为主的大型零售店关店潮仍在持续。7-10月,上述联商网统计范围内的主要实体零售企业又有超过21家门店关闭,连同上半年关闭的158家,2014年1-10月共计关闭超过179家大型门店,是2013年全年35家门店关闭数的5倍之多。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一项调查统计也显示,2013年拥有大型店铺最多的连锁百强企业的门店增长率只有7.6%,为15年来最低增幅,而2014年预计仅在5%左右,将再下一个台阶。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大面积关店潮,很多企业的新开店数量尚不及闭店数量,全年大店铺增长率可能比以上预计数字还要低。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还发现,百货商场、大型超市等大型店铺愈来愈沦为“商品展厅”、“试衣间”或“电商仓库”。
业内有专家称,未来5年百货店业态将会消失。这个观点甚至在美国媒体上也有知音:“新一代消费者认为百货商店已经是一种过时的思维方式。”
中国商业联合会在发布的“2015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报告中称:随着网络购物的迅速崛起,中国实体零售店的原有业态格局出现了强弱易位。百货店、大型超市这两类大型店铺的强势地位不断下降,多年称雄于零售界的光环逐渐消退。
不过,参与中国商业联合会“2015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报告的多数专家也认为,网络购物不可能完全取代百货店和大型连锁超市,网购冲击虽然是现实存在的,但零售业态的代际更替往往是渐进缓慢地发展,此外大型实体店也有自身难以替代的优势,只要创新转型得法,仍然会有自立于世界零售之林的重要席位。
在专家们看来,在百货店和大型连锁超市衰落的同时,社区店、便利店的发展则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目前,社区店、便利店都在尝试加载更多的生活服务功能,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营销,开发自有品牌以提升毛利,增加鲜食比重和餐饮面积以吸引更多客流,一个社区店、便利店蓬勃发展的春天正向消费者走来。”专家们表示。
虚拟电商与实体零售商竞合成趋势
“中国网络零售市场的增长率已连续多年保持全球领先,2014年国内网上零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将首次超过10%。其中,使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用户网购增长极为迅猛,远远超过PC机网购的增速。”报告中显示,与此相伴随的是实体零售商所受冲击继续增大,经营更加艰难,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一方面是电商继续攻城略地,另一方面是店商设法反击图存,双方开始呈现出集团性对垒PK、手段上相互渗透、资源上合作共赢等“竞合”局面。
这种“竞合”主要表现在实体零售与垂直电商加快探索O2O模式(O2O,全称OnlineToOffline,又被称为线上线下电子商务)。
2014年初,永辉超市在福州的8家门店开始上线微店业务。苏宁云商与国美电器在完善线上销售平台的同时,O2O结合促销的痕迹日益明显,苏宁甚至提出线上线下同价的销售策略;迪信通、中复电讯、乐语等传统手机连锁卖场都在天猫或京东商城开设了官方旗舰网店,以“在店中体验,在网上下单”或“网上比价,店内下单”实现线上线下销售流程的对接;而2014年底“触网”的步步高则上线了云猴网平台,通过其5个子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的“四流”协同与闭环(反馈控制系统),从而实现信息收集、订单收处、物流管理、货款支付、商品交付等综合能力的升级。
而国内最大的自营垂直电商京东商城则把O2O的整合对象瞄准了线下便利店,分别与上海、哈尔滨、温州等15个城市的1万多家便利店达成战略合作。参加的便利店如快客、好邻居、良友等,在信息系统、会员体系、消费信贷体系及服务体系等方面与京东深度整合,京东则利用自身平台为上万家便利店搭建入口,消费者在京东下单后,由便利店的后台信息系统指导商品的分拣配送。京东O2O模式的合作对象不仅有便利店和药店等小型店铺,还包括在生鲜产品上与标准超市和大卖场合作,与服装鞋帽、箱包家居连锁店的品牌实行专卖合作。
苏宁云商集团北京公司总经理助理车洪亮表示,苏宁在2010年的时候,上线了苏宁易购线上的部分,在上线之初,当时考虑线上线下如何做,因为刚刚开始做的时候,很多行业里的人士都认为,如果做了互联网,线下的店面有可能会成为包袱。
“但是随着我们在线上的苏宁易购不断持续地推进和发展,随着我们对消费者不断了解,我们发现如果光有线上的话,从消费者的角度是不完整的,只有真正线上线下的融合,也就是说O2O的这种模式,真正能够做到线上线下的融合,才能够给消费者给用户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完整的服务体验。”车洪亮说。
报告认为,尽管零售只是互联网巨头们的一个业务分支,但以阿里巴巴为主要代表的网上零售平台对于实体商业的冲击,已大到了令后者难以招架的程度,并形成日益猛烈不可逆转的全球性“风暴”。因此,顺应时代潮流,减少百货店、大卖场等大店铺总量、优化线下门店体验性功能,实现线下门店与网上平台的合理配置与整合互补,将成为未来实体零售商业的理性选择。沃尔玛在美国已经开始这样做了,一方面,它在减少新开店铺的数量、增加电子商务设施的投入,另一方面,它已将一批大型店铺改造成电商业务的中心仓库。
编辑:罗韦
关键词:商业 大型 超市 线上 上线


大熊猫宝宝在熊猫“幼儿园”里悠闲自得
成都连续三天遥望高清版雪山
巴格达存放大选投票箱的仓库发生大火
北京八达岭长城进入旅游旺季
河北:“三夏”忙收麦
京张高铁张家口南站建设稳步推进
第五次包揽世界杯金牌 跳水“梦之队”“无敌不寂寞”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