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正能量 正能量
儿女同患尿毒症 父母各捐一肾
原标题:儿女同患尿毒症 父母各捐一肾
因一双儿女都被确诊患尿毒症,段淑花与丈夫李清中决定分别移植肾脏给儿女。昨日下午,段淑花母子间的肾移植手术在武警总医院顺利完成,待他们恢复稳定后,李清中与女儿李敏间也将进行肾移植手术。此前,一家人为了治病省钱曾在家建透析室。
昨日,在段淑花给儿子移植肾脏手术前,都不想对方担心的一家人在一起聊天,努力制造轻松氛围。因儿女都患上尿毒症,待母子俩完成移植后,父女间的肾移植手术也将择日进行。摄影/新京报记者 高玮
昨日,给儿子捐肾的段淑花,躺在武警总医院病床上等待手术。
母子间肾移植昨日在武警总医院完成,待病情稳定后进行父女间肾移植;为省钱曾在家建透析室
新京报讯 “我心里高兴,一点儿也不紧张。”昨日上午,即将进行肾脏捐献手术的段淑花,坐在武警总医院病床上不断重复这句话,来宽慰丈夫和儿子。她的肾,当天就会移植到患尿毒症的儿子体内。
因一双儿女都被确诊患了尿毒症,段淑花与丈夫李清中决定分别移植肾脏给儿女。昨日下午,段淑花母子间的肾移植手术顺利完成,待他们恢复稳定后,李清中与女儿李敏间也将进行肾移植手术。
儿女先后确诊患上尿毒症
昨日的北京,迎来了2015年的第一场雪,但病床上的李凯却无心去看,患尿毒症六年的他,更担心为给他捐肾而即将进行手术的妈妈。
因为患有尿毒症,皮肤黝黑的李凯,指甲盖却尤其的白,没有丁点儿血色。
2009年,年仅11岁的李凯出现腰腿疼痛症状,行走困难。父亲李清中带着他四处求医,怀疑过白血病,也经过药物治疗,最终于2010年,确诊为尿毒症,双肾已病变。
为救儿子,李清中和段淑花夫妇俩开始四处借钱。“开始先吃药,每天吃六七种,后来病情加重,医生说要做腹膜透析。”李清中回忆,依照李凯的情况,每五六个小时就要进行一次透析,这样就必须依赖医院,但是住院费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已开始承受不起。
祸不单行,2012年4月,李凯的姐姐李敏也确诊患上尿毒症,这时,李敏刚结婚不久。
儿女与妈妈爸爸成功配型
儿女双双患上重病,这让本就不富裕的李清中一家,更是雪上加霜。透析一次要好几百元,无力承担的一家,在家中建起了透析室。
去年6月,河北承德县李清中一家四口的遭遇被媒体相继报道。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关注到李敏和李凯的情况,通过联合募捐的形式,开设专用账户为姐弟俩筹集善款。而武警总医院也承担起为姐弟俩做肾移植手术的任务,并为其免去全部检查费用。
移植科刘航主任多次安慰李清中不要有思想负担,并承诺会提供最大帮助,会“想尽一切办法把将来可能的费用降到最低”。
“国内的肾移植供体非常紧张,很难等到,自己捐肾的话,还能省一大笔费用。”李清中称,考虑到经济与时间问题,夫妇俩决定亲体捐献肾脏。经检查,夫妻二人年龄不大,且都为0型血,肾脏与孩子配型成功。其中,父亲与女儿匹配度更高,母亲的肾脏也更适合捐给儿子。
母子肾移植手术8小时完成
夫妻俩商议后决定,段淑花与儿子李凯间的移植手术将先进行,待母子的身体情况恢复稳定后,再进行李清中与女儿李敏间的移植手术。因为要做透析,李敏目前还在承德老家。
1月13日下午,李凯与母亲段淑花简单吃了碗面条后,停止进食,等待第二天的手术。
“孩子他妈不知道人没有肾活不了,最开始还想自己一个人捐两个肾。”李清中讲到这里时开始哽咽,他说妻子身体并不好,平时在家干农活,有些腰间盘突出,还有慢性胃炎,“但知道孩子有救,她比谁都高兴。”
昨日上午8点20分,段淑花被推进手术室,11点半,李凯也被推进手术室。经过前后8个小时的手术后,昨日下午,段淑花的肾被成功移植到儿子体内。
据医护人员介绍,李凯将在重症监护室留观一天,如果顺利,今日下午将转入普通病房。
现场
父亲逗儿子开心分散紧张感
虽然对即将进行的手术还是有些担心,但一家人似乎谁也不想让家人担心,在等待时的交谈中,都尽量表现得轻松些。
“儿子,坚强啊。”李清中将手搭到李凯的肩膀上鼓励他,李凯回应:“放心,我一点儿也不紧张。”
当被问起手术结束后有何打算,李凯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想上学。”
“开始生病时,他还是五年级,现在同龄孩子都上初三了。”一旁的李清中有些担忧,害怕已经好几年没去过学校的儿子跟不上教学。而李凯偷偷说,虽然没去上学,但他在家没事儿就看书,尤其喜欢语文。
段淑花的手术时间到了。李凯目送母亲被推进手术室后,低下头,右手不断地在左手掌上画圈。
“挺担心她。”李凯沉默,李清中立刻拉起李凯的手说,“来,站起来走一走,别老坐着。”
但是不久,李清中又独自一人来到手术室门口,来回踱步,等待正在进行手术的妻子。
上午11时,护士通知李凯可以进手术室了。手术室门口,李凯被护士从外用推车滑向手术室内隔离专用推车时,李清中还逗儿子“看好玩不好玩,唰地一下就滑过去啦”。
李凯也轻松起来,被推进手术室时一直对爸爸微笑。
故事
为省钱家中自建透析室
因为儿子女儿相继患上重病,高额的治疗费,让李清中一家难以承受。为了省钱治疗,2012年8月,李清中用木板,在家里隔出一个约两平米的地方,作为儿子李凯的透析室。
“当时不敢建得太大,越大越难消毒。”李清中也穿起了白大褂,当起了儿子的“专职医生”。
透析室上方挂上一盏紫外线消毒灯,李清中又买了些84消毒液备着。“每次透析前,需要用灯消毒一小时,医生说要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每一环节李清中都非常仔细,每次透析前,要将透析管好好消毒,还要用弹簧秤称量腹膜透析液的重量。
“其实成年人是可以自己进行透析操作的,但是凯子还小,无法完成整个过程,我只能慢慢教他。”每隔五六个小时,李清中就要给李凯做一次透析,每次四十分钟,这已经成为他每天最主要的工作。
李清中还会将每次透析的数据记录在笔记本上。“其实孩子对我非常依赖。”提到这点,李清中有些自豪。李凯患有肾性贫血,每周需打2针增强红细胞的促红素,“皮下注射都是我来替他完成。”
讲述
“女儿不愿意我捐肾给她”
当段淑花被推进手术室时,远在承德老家的女儿李敏,也开始了当天的血液透析。
“两个孩子都特别懂事。”谈论起家庭,李清中称自己很愧疚,“我跟孩子妈妈身体都没啥毛病,多名医生跟我说,两个孩子都得病,可能是隐性遗传。我们没能给孩子健康的生活,家庭条件也不好,挺怪自己的。”李清中说。
最开始确诊时,李敏有些自暴自弃,但更多是不愿意给家里添麻烦,“她知道给弟弟治病已经花了很多钱了,自己不愿意治病,好几次要求放弃治疗。”他说,给女儿打击更大的,是当婆家知道李敏患病后便提出了离婚。“那时候真的觉得特别难,李敏先前还在医院附近租了没有暖气的房子,后来觉得贵,就每周一个人,从村子里坐公共汽车前往承德市进行血液透析。”
“直到现在,她还不是很同意我给她移植肾脏,我一直在不断说服她。”李清中称,李敏觉得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不希望给父亲身体增加负担。
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相蓉 通讯员 崔佳 杨子雯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儿女 同患 尿毒症 父母 各捐一肾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