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策论 策论
电视问政就该敢于“让官员难堪”
日前,湖北省武汉市推出电视问政第五场,节目关注医院、商场、学校周边秩序管理,开发区和新城区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实施问题,相关负责人走上问政台。其中,短片曝光了蔡甸区受污染的“水泥橘”。当主持人将“水泥橘”拿到蔡甸区区长彭巧娣面前,彭巧娣自责管理不到位,称自己种下的苦果自己吃,在现场吃掉了这个橘子。(1月12日《重庆商报》)
吃下一个“水泥橘”,引来几多热议声:不少网友表示,现场吃个“问题橘”,掩不去环境污染大问题,该行为涉嫌作秀;眼尖的网友则吐槽道,笑着吃下“水泥橘”,作秀也别忘记了表情应当严肃点;当然也有表示肯定者,称即使作秀也是种进步云云。听起来,这些纷纭网议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实话实说,我却觉得对此不必“想太多”;而作为一档电视问政节目,则理应敢于“让官员难堪”成常态。
电视问政不是“电视游戏”。站在促进政民互通、体现效能问责的这一节目宗旨,电视问政让市民百姓关注和认可的主要特点,就是要剑指“慵懒散”,善触痛痒处。特别是,对于某些“承诺快得很,实质慢吞吞”的油滑表现,更要刨根问底、追“翻旧账”。譬如,据武汉市纪委通报,在2013年底电视问政现场,前述这位女区长曾许下承诺,对某村民房屋因附近开山采石受损问题请专业部门鉴定后维修,而结果却是,直到去年7月电视问政再次曝光同类问题之后,才对村民的诉求予以解决。为此,这位女区长受到了诫勉谈话和通报批评的处理。
在电视问政的节目现场,官员面对遭受污染的“水泥橘”,抱着愧疚和自责的心态,当场吃下这枚“苦果”,这真的与作秀与否无关,而更与“自解难堪”有涉。所以,其吃下这个“水泥橘”的时候,尽管面带微笑,却也可能是尴尬而笑、自嘲苦笑,似也不必吹毛求疵地质疑“笑从何来”。但毫无疑问的是,有了这样的“吃橘”经历,这位女区长肯定是会大大长了有益的“记性”,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贴近民生、多接地气,认真实在地服务民众、排忧解难。
电视问政就该敢于“让官员难堪”,并不是电视节目的“为好看而好看”、“为刺激而刺激”;而是因为,但凡提上问政现场的某些问题,往往也是公众注目却又长久未消的“窝心事”、“麻烦事”和“困难事”。而像前述水泥搅拌站污染环境、坑害果园这样的“老大难”问题,若是不刻意准备一个形象丑陋的“水泥橘子”,众目睽睽地呈现于涉责官员面前,让其迫于无奈地“亲自尝尝”,其对果农之苦、民众之怨、责任之重,或许就不会立即感到特别地“脸红心跳”了。
不要误读了官员吃下“水泥橘”。很多时候,“一是一、二是二”的有事说事、有理论理,反而更易聚目焦点、促进改变。笔者就坚持认为,电视问政不需要太多的“温情脉脉”和“客客套套”,在一些民生热点和难点问题的问责问效上,还是要按着“良药苦口利于病”的思维,宁可让有关部门和某些官员以今天的些许“难堪”,来有效防范和杜绝将来的更大“灾难”。
编辑:曾珂
关键词:电视问政 让官员难堪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