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图说 图说
“扫地僧”李小文走了 他留下的不仅仅只有布鞋
原标题:“布鞋院士”李小文离世 丧事从简不办追悼会
去年4月网上流传着李小文院士光脚穿布鞋给学生作报告的照片。资料图片
北师大地遥学院在大厅的电视屏幕上打出悼念李小文的字样。京华时报记者徐晓帆摄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因为一张光脚穿布鞋作报告的照片,著名遥感学家、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李小文被推到了聚光灯下。“布鞋院士”、“扫地僧”的称呼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开来。昨天下午,噩耗传来,这名莫测高深的“扫地僧”李小文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
□现场
北师大贴讣告悼念李小文
昨晚7点半,京华时报记者来到李小文院士此前工作过的北师大遥感与地理科学学院,一层大厅电视屏幕上显示着“沉痛悼念李小文先生”的字样,科学楼里墙壁通知栏上张贴着一张讣告。讣告显示,李小文因病医治无效,于昨天下午1点05分在北京逝世,遵照他本人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李小文遗体告别仪式定于1月16日上午10点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记者从学院办公室了解到,得知李小文教授逝世的消息后,陆续有他生前的学生、同事和朋友联系学校,咨询届时前往送行并呈送挽联、花圈的事宜,到时前往送行的人员可到北师大西门或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统一乘车前往。“除了16日的遗体告别仪式,学生们目前可通过网上悼念的方式追思李先生。”
□追忆
学生:他就像一名普通的老爷爷
昨天是周六,学院实验室的学生本来就不多,听到李老师的事,气氛一下变得特别沉重。直到晚上8点多,研二的李亚惠说话还有些哽咽。李亚惠说,自己是从吉林大学考到北师大的,第一次见李老师时心里特别发怵,担心李老师名气这么大,学术这么厉害,会不会不好接触。结果,不光是邮件及时回复,见面李老师也丝毫没有架子,而是笑呵呵的,很关心她的研究兴趣。
“每次见面,李老师都会问我最近怎么样,钱够不够花,学校给的补助够不够,问的都是父母才会问的问题。”北师大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研究生周壮说,李老师不止一次叮嘱他有困难一定要告诉他。由于周壮是跨专业考的,李老师还给了周壮很多关于遥感的教材和参考书。
对于“布鞋院士”的称呼,李亚惠称,北师大同学们私下都不会以这个称呼李老师。“布鞋院士这样的说法都是不了解李老师的人才会讨论的,在我们眼中他就是李老师。李老师本人特别低调,他也不是为了上课才改变穿着的。他平时就是那样的打扮。这个称呼与他低调的为人不符。”李亚惠说,她最后一次见到李老师是前一阵子往李老师家中送资料时。她说,李老师就住在学校家属楼,房子不大,装修也非常简单。客厅除了沙发、书桌并没有多余的陈设。
尽管李小文院士在学术领域声名远播,但碰到自己感兴趣的会议他也一定会去参加。周壮说,有一次一个学生组织的报告会,李老师却出现在了现场。
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学生回忆,在学院楼里,经常能看到李老师,他就像一个很普通的“老爷爷”,穿着布鞋,拿着小布兜走来走去,非常不起眼,“就像那种扫地僧给我们的感觉”,这样一位泰斗级的院士如此低调朴素,非常令人敬佩。
昨晚,北师大地遥学院负责人表示,李小文院士的家人不希望给大家添麻烦,所以一切丧事从简。
□人物
李小文离世 世间再无“扫地僧”
拒绝媒体采访 希望能“冷一冷”
在2014年以前,李小文和他的科研团队一样不为人所知。2014年4月,一张课堂上课的照片在网络走红。照片中的老人蓄着胡须、发型凌乱、没穿袜子、脚蹬布鞋,且跷着二郎腿。此人正是李小文,照片是他作报告时被学生拍摄并放到社交网络上的。不少网友觉得李小文不像是在作科研报告,而像是在作脱贫报告。就是现实版的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功夫高深却貌不出众。“布鞋院士”的称呼由此得来。
照片在网络走红后,面对媒体的采访要求,李小文只是简单地回应:“感谢网友”、希望“冷一冷”,“等这波热点过去”。
李小文最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是不久前北师大举办的第六届“感动师大”新闻人物评选,他以高票当选,但却因为身体原因未能出席1月7日举办的颁奖礼。颁奖词中如此写道:当众声喧哗的网络将“布鞋院士”的盛誉簇拥向你,你却独盼这热潮退却,安静地做一辈子风轻云淡的“技术宅男”。梦也科研,成就“20世纪80年代世界遥感的三大贡献之一”的是你;酒里乾坤,三杯两盏淡酒间与学生趣谈诗书武侠的,也是你?;故悄撬夹?mdash;—一点素心,三分侠气,伴你一蓑烟雨任平生!
最爱金庸武侠自评像“令狐冲”
李小文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16岁便考上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大)。1978年,李小文以中国科学院遥感所硕士研究生的身份,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赴美留学。
李小文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在美国期间,他一边学习,一边看小说。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他的最爱,特别是《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我觉得自己在性格上还是有点像令狐冲的。”李小文说。
2004年,已是中科院院士的李小文回到母校电子科技大学。吸引李小文回到成都的一个原因,是当时国家批准依托中科院和北师大成立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小文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回来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在成都建立起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分室,西部地区更需要遥感科学,特别是在应用方面大有作为。2012年,电子科大成立了资源与环境学院,李小文出任首任院长。如今,他仍带着一批研究生。
捐“长江学者”津贴成立助学金
据成都电子科大新闻网刊载,早年李小文就捐出自己的巨额奖金设立研究基金,用于奖励和资助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激励学生投身遥感事业。后来,李小文又将自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20万津贴,捐出来作为种子基金,设立了遥感基础研究基金。
此外,为帮助品学兼优但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支持青年教师成长,他又捐赠出个人的“长江学者”奖励津贴,以长女李谦的名字命名助学金。该项助学金按年评定,每年5至10人次,每人次1000至10000元不等。
此外,年过六旬的李小文院士,还是科学网博客中的活跃分子。在博客中,李小文院士自称“老邪”,他把博文分为生活点滴、历史杂谈、科网外传、海外来鸿、课件科普、怪哉虫儿几个类别,有专业知识讨论,学习心得分享,也有对时事热点如马航事件等的关注及评论。博文更新比较频繁,几乎每天都要更新一篇。大多数博文的阅读量均上千次。
记者张晓鸽潘珊菊
>>简历
李小文院士,四川人,1947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5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竦乩硌妒?、博士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
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前所长,北师大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专长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是李小文-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
主持过多项863、重点基金、NASA基础研究项目,是973项目“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的首席科学家。2002年起,兼任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现任北师大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布鞋院士 扫地僧 李小文 离世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