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抱诚守真与时同行
——袁慧琴委员谈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曙色紫禁城》演出照,袁慧琴在剧中扮演慈禧。
“走访”过上海、重庆、武汉、威海、沈阳、广州、深圳、香港等许多城市,5年时间演出近40场……在清宫题材剧泛滥并招致一些争议的当下,一部以京剧形式演绎的清宫题材作品却“走南闯北”,超越不同地域的审美差异,“奇迹”般地长演不衰,它就是新编历史京剧《曙色紫禁城》。
京剧版《曙色紫禁城》由话剧版改编而来,原名《慈禧与德龄》,是全国政协委员、京剧表演艺术家袁慧琴创意发起并亲自主演的。继1996年在《火醒神州》中扮演慈禧后,再次在舞台上塑造慈禧这个历史人物,袁慧琴在京剧人物演绎上有哪些不同的感悟和体会?作为文艺工作者,应如何更好地将京剧艺术传承下去?传统京剧艺术应如何更好地满足当下观众的审美情趣和需求?为此,本报专访了袁慧琴,她从《曙色紫禁城》的创作缘起出发,在对艺术经历的回顾中,不觉深入到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引申出文艺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用艺术点燃艺术”
文化周刊:毛俊辉导演、何冀平编剧的话剧版《曙色紫禁城》在改编为京剧之前,就已取得巨大成功。您为何想到要将这一题材转化为与话剧表现方式迥异的京剧?
袁慧琴:这要追溯至2008年,我在国家大剧院看到话剧《慈禧与德龄》(改编时更名为《曙色紫禁城》)的演出,觉得这个故事非常精彩,用京剧也可以出色地表现出来,便几经辗转找到何冀平编剧,贸然打去电话,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她当时觉得很突然,经过一周的慎重考虑后才给我答复,表示非常赞同我的创意与想法,并决定要亲自改编剧本。听到此话,我感到非常激动,一是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创作者的肯定;二是何冀平作为原作者亲自操刀改编,可以很好地保证将这个故事改编成京剧的意义。
这是何冀平第一次写京剧,一连改了三稿。在修改过程中,面对即使一位普通演员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她都会认真去思考,如果觉得有道理就会做出相应调整。在这个充斥快餐文化的时代,一位艺术家还能对艺术的追求如此执著与严谨,这对于我们演员来说,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让我深有感触的还有毛俊辉导演,第一次见面他就对我说,“艺术家必须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一直记着,因为我觉得,要做好艺术就一定要有这样的精神。秉承毛俊辉强调的赤子情怀,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剧组对艺术的要求是极为严格谨慎的,气氛又是愉快和谐的。从2010年3月8日建组,到4月28日正式演出,我们仅用了1个多月时间。整个排练过程中我没请过一天假,因为我觉得作为主演,应该在团队中起带头作用。一部戏的排练和最终呈现,也是对剧组团队的一种磨炼和检验。让我感到特别欣慰的是,很多青年演员在其间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种成长的价值是超越作品本身的。根据计划,《曙色紫禁城》明年3月3日还将在北京与观众见面,在近5年的时间里,演出总场次已近40场。有朋友告诉我说,《曙色紫禁城》是近几年新编历史剧演出场次最多的,我觉得这是观众的肯定,说明我们的用心和艺术表现得到了认可。这也说明,京剧作为一种传统艺术,本身是有强劲生命力的。
文化周刊:与传统京剧相比,您觉得《曙色紫禁城》融入了哪些新鲜元素?
袁慧琴:《曙色紫禁城》从话剧版本改编而来,从缘起、决定、排练到最后形成的过程,可谓是在用艺术点燃艺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它打破了传统戏曲对历史人物那种非白即黑的脸谱化、公式化模式,而是用“家事写国事”,站在人性的角度对慈禧、荣禄、光绪、德龄等人物进行诠释,力求使固化的人物形象变得鲜活生动。其中有一场描述慈禧与荣禄之间关系的戏,就表现了慈禧作为一位暂时褪去光环的普通女人,其内心真正的喜怒哀乐。很多传统戏中的慈禧角色塑造,呈现更多的是她站在高位上的位高权重与气势凌人,但其背后的孤独、无奈、寂寞与痛苦则往往容易被忽略。因此,对于历史人物,我们需要进行科学判断,不能一味地简单地“贴标签”,这样是违背历史规律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艺术本身要表现一种来自内心深层次的东西,才能将动心动情的内容呈现给观众,才会具有可信度和艺术感染力。《曙色紫禁城》这部戏,冷眼一看觉得就是一部普通的清宫戏,但当你坐下来静静地去品味时,发现它里面其实深藏了很多东西,甚至包括对于改革的理解和探索。德龄在剧中曾说过一句话,“人心一旦打开是不可能再闭锁的”。其实这句话有隐喻,即一旦开始改革,就必须往前走,不可能再随便把它“拉回来”。从这一角度而言,它颠覆了传统戏剧直抒胸臆的审美方式,有深度又不失温度。
在抱诚守真中与时俱进
文化周刊:《曙色紫禁城》将话剧改编成京剧,可谓一次融合现代元素和创新理念的成功尝试。您觉得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京剧艺术如何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袁慧琴:中国的传统戏曲是很强调基本功的,即平常所说的唱、念、做、打,这是我们必须要继承并发扬的。但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需要思考更多,京剧在发展多年后还能存活至今,究竟靠的是什么?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有一个很直接、很朴素的原因,就是每个时代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他们创作了一批适合当时观众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进而延续和拓展了整个艺术门类的生命。艺术要发展,必须在抱诚守真的基础上,坚持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否则,将远远不能满足当下观众所需的信息量和审美需求了。
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被称为世界三大古老剧种。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今天只有中国的戏曲还有“生命”,并生机勃勃地发展着。因为它在不断地与时俱进着。我们作为戏曲的传承人,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沿袭者,还应从戏曲艺术发展和繁荣的角度来思考艺术本身。这就需要艺术家不断创作出艺术精品以满足观众的审美,进而引导和影响观众,而不是一味的迎合观众或娱乐观众。正如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强调的,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
传统戏曲在表现过程中往往是“一旦人物抒发感情,整个剧情就停滞不前”。比如传统戏曲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后面有很多追兵,主人公却可以停下来用大段时间来抒发情感,演绎唱段,剧情完全停滞了。这种方式适合传统戏迷,传统审美观念就是我坐在剧场,就要听这个角儿的这段唱腔。面对如今多元化的审美,如果一味停留在一种审美观念、一种表现模式上,肯定会被时代所抛弃。艺术是敲动人内心灵魂的东西,传统艺术要和当下结合,才能达到艺术上的创新,这种创新不能简单停留在技艺的改变上,还要寻找方法,比如解决京剧节奏慢、科学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传播方式现代化等问题。
当然,艺术创作既要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又必须要做到“万变不离其宗”。前段时间,我们进行《曙色紫禁城》的复排,把布景设计成了“大写意”,即回归到凸显演员的戏曲本质。这有关戏曲美学,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人物的塑造,有些戏曲的布景热闹非凡,看得观众眼花缭乱,但观众一旦离开剧场,却发现既没有引起共鸣,也没有引发思考。这种现象很可怕,因为这只满足了一时的感官刺激,没有真正满足基于艺术的精神需求。在请毛俊辉导演《曙色紫禁城》之前,我也曾有过这样的顾虑,但跟他交谈后顾虑全然打消了。他当时就说,要坚决站在京剧这块土壤上进行创作,回归戏曲、京剧的本原。听完这席话,作为一个京剧人、戏曲人,我很感动。
文化周刊:那应如何做到既保持京剧的本原又融入现代的元素,实现现代技术与传统艺术的有机结合?
袁慧琴:找准切入点是关键。这让我想到自己曾拍过的一部数字戏曲电影《对花枪》,这部电影能在好莱坞第五届中美电影节上获奖,很大原因在于有一个108句唱腔的长镜头。这部舞台艺术片需要演员具备深厚的基本功,特别是在设计108句唱腔的表演时,也曾考虑过用不同场景来表现,比如拍到姜桂芝年轻时的唱段时,就展现她年轻时的场景,后来经过仔细思量,最终选用了长镜头,把这108句唱腔中所蕴含的喜怒哀乐通过一气呵成的表演、技艺、演唱表现出来,实现技和艺的有机结合。
这一长镜头的背景设计采用了很多现代特技,为了突出表现演员唱念做打的技艺并深化作品内容,剧组选择在西方戏曲常用的黑色背景中设计表现人物情绪的场景。一般情况下拍摄一首MTV最多花费4分钟,而这个长镜头用时23分8秒,根据人物的喜怒哀乐,用特技“描述”了大量中国传统元素,比如中国结、剪纸、水墨画等等。京剧这一古老艺术与现代技术在这一长镜头中实现了完美结合,颇具时代感,得到了广泛的好评与肯定。
文艺家需具备“无我”境界
文化周刊:一部优秀的戏曲作品,离不开文艺工作者的精彩诠释与完美演绎。您觉得文艺工作者在艺术精品的创作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袁慧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我们始终在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妒锷辖恰芬丫叛莨芏喑?,再过几天,何冀平编剧和毛俊辉导演还要专程赶到北京,一起来探讨这部戏在现有基础上,如何再精益求精地进行打磨和推广。现在都在提倡出精品,其实怎样出很重要,而不是打着出精品的旗号,支出高额的费用,拍完就扔一边不管不顾了。
出京剧精品,剧本的选材和创作的思路至关重要。有一位戏曲专家就曾说,选对好的剧本,需要有头脑的艺术家。就是说,不管是剧本创作者,还是艺术工作者,在创作或演绎任何作品时,首先思路得清晰,定位得准确。刘海粟先生也曾说过,演员比来比去,最后比的是文化。其实从演技来说,优秀的演员虽各有千秋,但到一定层次后大都在伯仲之间,最后比拼的其实就是文化,就是内心深处对艺术的理解,以及综合的人文底蕴、人文修养。
出精品,还要有相应的境界。戏曲演员进行创作一定要有一种“无我”的境界,才能抓准人物脉络。真正的艺术家是放下自己,先站在整部戏的高度来思考人物的意义及如何更好地刻画人物,再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去尽情发挥唱、念、做、打的技艺,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而所有的艺术演绎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1996年,我就曾在《火醒神州》中扮演过慈禧,那时还处于对新剧目创作的萌芽状态,剧本及所呈现的人物性格也与《曙色紫禁城》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但那时我开始关注人物塑造与展现艺术家自身技艺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果一上来就关注某段唱能不能叫好,哪儿还能再发挥一下,肯定就把整部戏剧结构及人物内外在的逻辑打乱了。尤其是有了一定成就的艺术家,很容易把自己凌驾于作品之上,这样很难出现真正的好作品,因为他把自己的符号永远定格在戏中,观众看不到作品,看不到人物,看到的只是他本人,他本人又能给观众传达多少信息呢?
大家都在谈振兴京剧,怎么振兴?这不是单纯喊口号倡导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还需要沉下心来思考。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振兴中国京剧自身内在的文化,具体到我们这些京剧艺术工作者,自身首先需要沉淀下来,静下心来,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好作品?作品怎样才能适合当下观众的审美情趣?作品要精湛,必须经历千锤百炼。而作品的千锤百炼,又何尝不是对文艺工作者艺术修为和情感情怀的千锤百炼,何尝不是对艺术精神本身的千锤百炼!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抱诚守真 京剧 传承 创新 袁慧琴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