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马英九死抱“不统”将难有历史定位
导读:“不统、不独、不武”是马英九上任以来处理两岸关系的主张,其不仅背离了选前对蓝营支持者的“促进国家统一”的承诺,更背离了两岸交流的宗旨,还可能给民进党未来留下“执政”的“独台遗产”。面对最后一年“执政”期,台湾部分政党人士、专家学者认为———马英九死抱“不统”将难有历史定位
高杨
在“九合一”败选后辞去党主席职务的马英九,在剩下一年“执政”时间里要想再在两岸交流合作方面做一些具体事情,可能比先前还要艰难。但这不等于说他不能发挥最后的作用。
多位台湾政党人士和专家学者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现在到了马英九检讨其“不统、不独、不武”两岸政策的时候了,他应该意识到“三不”可能给两岸关系未来带来的伤害,并尽快将“三不”中的“不统”修正为“促统”。否则,不管马英九2008年以来在两岸关系上发挥过什么样的作用,其历史定位都会被“不统”抵消,甚至成为中华民族历史的“罪人”。
■“三不”政策或让两岸关系停滞30年
“不知道马英九有没有意识到其‘不统’政策可能会给未来两岸关系带来重大负面影响?这个影响可能超过30年。”日前,国民党前中央委员、原“国民大会”主席团首席主席林渊熙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统、不独、不武”是马英九上任后在两岸关系方面对“在野党”的错误承诺,尤其是“三不”政策将“不统”放在第一位,就等于是在明确告诉台湾各界:台湾在两岸关系中核心态度是“不统”,“这恰恰与大陆对台湾交流合作的宗旨———‘通过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思想相悖。”
林渊熙说,马英九的“不统”事实上就是拒统,他的这个承诺可能将让两岸关系几十年处于维持现状状态,而这样的长久维持现状,时间越长对国家统一越是不利。因为受“台独”教科书中大幅度“去中国化”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模糊国家和民族认同,如果让这样的维持现状再继续几十年,可以预料的是,台湾人将总体出现“新加坡化”倾向——即台湾人会认为自己是华人,但不是中国人。
“这与台湾当局紧抱‘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以及当局动不动宣传以‘台湾为主体’有关。”林渊熙对此多有担心。
林渊熙说,事实上从几年前开始,一些“台独”政党和其支持者就认为,既然连被他们认为是亲大陆的马英九和国民党在两岸问题上都玩“拒统”了,而且大陆却还能接受,并继续在与马当局交往,那么,未来民进党等一旦“执政”,完全可以采用马英九模式,继续沿用“不统”政策,淡化“不独、不武”来打擦边球。
“‘九合一’选举结束后,似乎民进党已经准备这样做了。”林渊熙说,国民党在地方选举中的惨败,让民进党2016年重新获得对台湾地区“执政权”成为可能,甚至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形势,让民进党已经开始做“执政”的准备,但民进党知道,要取得“执政权”,没有一个可行的两岸政策恐怕还是走不完“最后一里路”。
因此,近期民进党内很多大佬呼吁党主席蔡英文尽快制定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而针对这个政策,民进党内有人建议尽快出台一个新隐性“台独”的决议文取代民进党原来明确的“台独”的老党纲。但更有民进党大佬建议,民进党不必再谈“台独”,应该把“中华民国”作为最大公约数,“因为中华民国已经是独立主权国家了。”
持后者意见的在民进党内已呈现逐渐增多趋势,他们认为民进党未来“执政”不需要把太大精力用在“独”与“不独”上,完全可以按照马英九现在的“三不”政策,尤其是“不统”作为第一要件。这样既可以给外界一个印象——民进党上台并没有推翻“前朝”有关两岸政策,又可以让大陆没有理由不与民进党“执政”下的台湾交流,因为这是马英九时期的政策,自己只是沿用而已。
“如果民进党真的这样做了,不仅会得到民众更加支持,让民进党做完两届8年的对台湾的‘执政’,也让两岸关系维持现状又拖了8年。”林渊熙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恐怕民进党未来在台湾的“执政”就不是8年了,可能变成16年连续“执政”,即便之后换成了国民党再“执政”8年,恐怕他们也不敢修改运行了20多年(从2008年算起)的政策,“如此循环下去至少会影响两岸关系30年。”
林渊熙说,越是往后拖对两岸统一难度越大,因为年龄变化,越来越多对大陆有感情的老人不在了,越来越多受“台独”教科书毒害的年轻人也开始走向“中老年化”,那时的他们可能已习惯了在台湾偏安一隅的生活,对两岸统一会变得陌生与抵触。
因此,在林渊熙看来,现在马英九必须尽快修改由他提出的有碍两岸统一的“三不”政策,否则会给民进党可乘之机,让“三不”政策成为他留给民进党“执政”的“独台遗产”,也是给两岸统一埋下的定时炸弹。
■“不统”让众多蓝营支持者挥泪离开
在最初担任国民党主席期间,马英九在两岸关系上支持两岸同属“一中”。在2007年他曾公开说两岸要终极统一,并多次表态自己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
正因为他的“国家最终统一”表态,激励了广大蓝营支持者和中间选民,2008年其顺利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然而,当马英九在取得地区领导人大位之后,却在两岸关系上出现大幅退缩,为了讨好“台独”势力,他打出“不统、不独、不武”的主张。
“没有人想到他会突然提出这样伤害两岸关系的主张,令‘蓝军’难以接受。”台湾著名时事评论员黎建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很多“蓝军”在马英九第一任期内,对他的“执政”表现并不满意,尤其“不统”主张,但为了顾全大局,2012年那场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中,“蓝军”和蓝营支持者、中间选民,因为他在选举之前曾主动提出要和大陆签订两岸和平协议,并承诺将进一步夯实两岸和平发展,于是,他们含泪、含恨再次将手里的票投给马英九。
“可是,让‘蓝军’和蓝营支持者、中间选民再次失望的是,马英九当选后再次失信。”黎建南说,第二任的马英九不仅没有像支持者想象的那样在两岸关系上做大步前行,相反开始向“在野党”示弱,不断丧失蓝营在两岸关系上的底线,不仅不谈签署两岸和平协议,去年以来,尤其今年以来,马英九在香港非法“占中”问题上无端指责大陆民主人权,而东海、南海主权问题上向美、日靠拢,还在两岸关系上不断制造矛盾,甚至无中生有,让两岸关系在这两年中不仅停滞不前,更出现倒退的迹象。
在看到马英九在两岸关系上的“不作为和乱作为”,让很多蓝营支持者不断离开蓝营,他们或成为中间选民,或走向绿营,其目的就是要用手中的选票惩罚马当局。黎建南说,“九合一”选举蓝营大败就表明蓝营不再含泪投票给国民党了。
■国民党内要求马当局回归促统呼声日涨
记者了解到,对于“三不”主张,国民党内一直存在很多争议,但因为马英九的固执无法改变。
从党内一些元老,如连战、郝柏村到党籍“立法委员”等多次进谏修改“不统”,但均遭到马英九顶回来。马英九理由都是,选择“不统”是台湾民意。
不过,国民党一位中常委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认为,马当局以民意做幌子恰恰伤害了民意。据他了解,很多蓝营支持者和中间选民并不支持“三不”,甚至连很多绿营人士也认为“不统”只是暂时的,两岸终极统一是历史潮流。
“无论国民党、民进党,还是其他什么台湾的政党或者势力,都没有能力让台湾独立,两岸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民进党籍一位前“立法委员”对本报记者表示,尽管很多政党人物天天喊“台独”,是为了得到深绿支持者选票,而他们自己都不相信台湾能独立。
对于“不统”,台湾前“行政院长”、陆军上将郝柏村近日也公开表示,马英九过去在两岸关系上谈“不统、不独、不武”,“我认为应该要‘弃独’、‘不武’、‘返统’,台湾人不应该自外于中华民族。”
■“促统”已经具备民意基础
马英九曾多次公开表示,两岸统一议题不会在他任期内讨论,原因是在台湾缺乏民意基础。
而事实上,马英九对台湾民意可能并不十分了解,这也是本次国民党在台湾地区“九合一”大选惨败的主要原因。尽管马英九认为,其廉政、勤政都是为了台湾民众,其政策具有广泛民意基础。
然而,国民党一位前高层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九合一”惨败正说明马英九和他的“执政”团队根本不了解民意,不知道台湾的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正如马英九在两岸关系中的态度一样,他常常以民意的名义告诉大陆方面,现在两岸谈政治议题得不到民众支持。事实上,台湾民意恰恰希望两岸就有关政治题进行谈判沟通。”
国民党这位前高层表示,民众认为,两岸避免不了政治对话和谈判,只有谈了才能知道两岸和平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是什么,而在这方面,马英九当局却一边喊着和大陆交流与合作,创造两岸和平发展氛围,但另一边又拒绝和大陆谈判,“这已经违背了台湾真实的民意。”
上述国民党这位前高层告诉记者,之所以说两岸统一有民意基础,是因为,虽然“九合一”选举蓝营惨败,但是台湾民众认同两岸同胞同属中国人的国族认同却出现没降反升的现象。他说,台湾竞争力论坛“2014台湾民众国族认同第四季研讨会”23日公布的民调数字,有85%的台湾民众认同“中华民族”。其次,“中国人认同比例”约56%,较上季增加。“不认同是中国人”的比例则下跌至40%以下。
对于上述民调结果,邱毅也表示,事实上,促统在台湾已经有了相当稳定的民意基础,因此,他期盼马英九尽早删除“不统”,回归“促统”。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九合一败选 马英九 “三不”政策 两岸政策 两岸关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