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跨越发展推动经济适度多元——澳门回归15周年之经济篇
带着对“新澳门”的种种憧憬,338米高的澳门旅游塔在回归前夕破土兴建。如今,旅游塔已成为媲美大三巴的澳门新地标,见证了这块莲花宝地愈发姿态妖娆的过程。
旅游塔腹中既有购物美食,也有展览场,娱乐休闲一应俱全。透过旅游塔“这个点”,人们看到了澳门经济多元化的崭新风貌。从回归前世人眼中的“博彩之都”,到现在知名的旅游休闲城市,正在变身中的澳门让世界惊叹。
十五年来,澳门同祖国内地的经济交流全方位扩展,同时在中葡商贸合作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开放与合作为澳门带来巨大活力,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彰显了“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跨越发展:澳门经济连年高速增长
“回归十五年,是澳门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一速度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副主任冷铁勋说,判断“一国两制”方针在澳门的实践是否成功,最直观的标准是经济的变化。
从1999年到2013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由502.7亿澳门元增长至4134.7亿澳门元,年均增长16.2%;人均GDP由1.5万美元增至8.7万美元,增长4.8倍,据世界银行经济体排名位列亚洲第二、世界第四。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外来投资不断增加,澳门财政收入迅速攀升,由1999年的169.4亿澳门元增至2013年的1759.5亿澳门元,年均增长18.2%;失业率大幅下降,由回归初的6.3%下降至1.7%,连续7年低于4%。
“能够在30多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上实现如此惊人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全面准确理解并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离不开中央与澳门始终保持健康发展的良性态势。”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说。
回归后,澳门继续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中央允许特区根据本地整体利益制定旅游娱乐业政策,保持了澳门经济发展特色。中央陆续出台一系列支持澳门、促进澳门与内地共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特区自身优势得到发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从《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其补充协议的实施,到“十二五”规划将港澳发展单独成章;从开放内地居民“个人游”、批准澳门银行机构开办人民币业务,到《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签署、《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实施……15年来内地对澳门的支持措施不胜枚举。“祖国内地永远是澳门的坚强后盾,我相信这种支持还将不断延续下去。”崔世安说。
对于在内地支持下澳门未来的经济发展前景,国外舆论也普遍看好。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报道指出,得益于高铁和其他交通方式,未来会有更多中国内地游客到澳门旅游,澳门经济将继续强劲增长,而预计不久后将通车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也将对澳门经济起到促进作用。
华丽转身:从“一业独大”到“适度多元”
对于澳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老字号小吃店“黄枝记”的老板黄天感慨良多。1997年黄天接手该店时,老城区生意冷清。2000年,他不顾亲友反对,维持老店营业同时,还在澳门店铺租金最高的议事亭前地租下一栋楼开新店。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在这个地方包下整栋楼去做云吞面,是不是疯了!”黄天回忆说,当初之所以做这个决定,就是因为看好回归后澳门的旅游业发展前景。“越是中心的旅游地点,越能够给生意带来客流。”
黄天成功了。如今的黄枝记议事亭前地店,总是游客爆满。2003年7月,内地多个城市陆续实施居民赴澳门“个人游”,截至今年9月底,内地赴澳“个人游”超过6828万人次。2013年,澳门入境旅客达2932万人次,约为当前本地人口的47倍,较回归之初翻了两番。
回归15年,澳门游览观光、文化娱乐、购物美食、会议展览、文化创意等产业也在飞速发展。打造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加快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澳门经济正在努力告别博彩业“一业独大”,积极实现“华丽转身”。
“博彩业一业独大不利于澳门整体经济的均衡、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只有经济适度多元,才能拓宽澳门的就业渠道,为人才向上流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崔世安说,因此特区政府积极寻求良方,制订出最适合澳门现实情况的发展路径。
据统计,2013年澳门批发及零售业、酒店业、饮食业、建筑业、金融业等行业的收入超过1600亿澳门元,较2009年增加一倍。
澳门会展业近年发展迅猛,会展规模、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有关研究报告分析,2012年会展业创造价值达35.32亿澳门元。2013年,共有1030项会议展览在澳门举行,为酒店、零售、餐饮、物流等服务性行业带来商机。
分析人士表示,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澳门发展的政策,如CEPA、“个人游”、横琴开发政策创新、口岸通关便利等,大大方便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在区域的流动,带动了澳门多元产业的发展。
两地合作:澳门与内地联系更趋紧密
“今年是澳门回归15周年,我们希望继续加强在珠三角的投资力度。”作为一名在内地投资10年之久的澳门商人,十月初五饼家(澳门)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艺良说,“十月初五”的成功离不开两地合作,“这是澳门的品牌,也可以说是广东江门的品牌。”
澳门回归后,与内地经济合作不断加强。“中央非常重视推动澳门与内地展开全方位、多层次合作,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李刚介绍说。
自2003年10月以来CEPA及10个补充协议相继签署实施,从方方面面有力促进澳门发展?;跷锩骋追矫妫裕玻埃埃赌昶鹚邪拿旁幕跷?,经制定原产地标准后,全面实施零关税。服务贸易方面,内地对澳门在40多个领域采取了383项开放措施。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内地与澳门加强了贸易投资促进、通关便利化、知识产权?;さ龋保案隽煊虻暮献?。
“合作最为紧密、范围最广、力度最大的,莫过于粤澳合作。本着平等共赢、互惠互利的原则,深化粤澳合作已经成为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支撑。”李刚表示,目前粤澳两地合作机制运作顺畅,横琴合作开发呈现崭新局面,中山翠亨新区、广州南沙新区、江门大广海湾区合作建设积极推进,粤澳跨境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此外,两地还将通过CEPA的安排,率先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
?。玻埃埃鼓辏冈拢裨号词凳逗崆僮芴宸⒄构婊?,提出逐步把横琴建设成为“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经过粤澳共同努力,已取得初步成果:新区目前注册登记澳门投资企业213家,投资总额1842亿澳门元;横琴粤澳合作产业园占地5平方公里,特区政府推荐33个项目进入产业园,已签约和供地17个项目,总投资超过560亿元人民币。
在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方面,一批重要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工程完成后,从香港到珠海的车程只需半小时,粤港澳三地将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此外,拱北口岸改扩建工程完成,澳门轻轨横琴延伸线项目的准备工作也已启动。粤澳新通道项目去年11月获国务院批复同意兴建,并将实施新的通关模式。粤澳双方还积极推进珠澳机场合作、口岸建设及通关便利化。12月18日,珠澳口岸将实行新的通关安排,实现24小时通关。
“澳门土地狭窄,发展空间有限。发展经济必须‘走出去’,通过加强与内地合作打造一个‘澳门之外的澳门’,这对于保持繁荣稳定局面很有帮助。”李刚说。
拥抱世界:在大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
对于与葡语国家有着传统紧密联系的澳门来说,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有助于发挥其独特优势。这个首先由澳门特区政府提出的构想从2003年起付诸实施,在“十二五”规划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壮大。
2003年10月,由中国政府发起并主办,安哥拉、巴西、佛得角、几内亚比绍、莫桑比克、葡萄牙和东帝汶等7个葡语国家共同参与,由澳门特区政府承办的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在澳门创立,并在澳门设立常设秘书处。在澳门特区政府支持和配合下,中葡论坛部长级会议迄今已举办四届。
?。玻埃保衬辏对?,由中国政府倡议,国家开发银行和澳门工商业发展基金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与葡语国家合作发展基金”,总规模为10亿美元。基金专注于包括澳门在内的中国和葡语国家企业的投融资需求,以加强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鼓励和扩大双向投资。
近十余年来,中国与葡语国家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的贸易额刚过100亿美元,到2013年的逾1300亿美元。澳门在促进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人士表示,中葡基金的成立与运作,将为中国与葡语国家以及澳门与葡语国家的经贸合作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玻埃保茨辏乖?,第八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旅游部长会议在澳门召开,会议对扩大和提升中国旅游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促进亚太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等有着重要意义。澳门成功举办会议,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一国两制”实践的丰硕成果,提升了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2014年度“全球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中,澳门被评为亚太地区第7位,在全球170多个经济体中排名第29位。评论指出,这反映回归后澳门对外经济交往越来越紧密,透明度越来越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据统计,至2013年底,澳门外来直接投资累计总额达1894亿澳门元,其中,2013年新增的外来直接投资361亿澳门元,按年上升16%,主要是外资企业把盈利作再投资所致。
澳门回归15年,高速发展的奇迹让世人惊叹。如今,澳门正处在历史发展的新时期,美好前景令人鼓舞。“国家正处于一个波澜壮阔的发展时代,澳门居民也分享了祖国日渐强盛的尊严和喜悦。”崔世安对澳门的未来充满信心:国家好、澳门就好。澳门是国家的一分子,要努力将澳门与国家连在一起,才能真正发展好。(参与采写记者:刘畅 马晓澄)
编辑:曾珂
关键词:澳门回归15周年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举行免费开放日活动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开始海试
彩石镶嵌《韩熙载夜宴图》亮相深圳文博会
哈里王子大婚将至 白金汉宫晒出两人“结婚证”
蒙华铁路湖北段架梁施工正酣
四川叙永现“日晕”景观
美国加州举行关爱儿童慈善义演
徒步穿越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