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头条今日头条
爱国爱澳:澳门人的家国情怀
国庆65周年前夕,澳门塔石广场上树立起一座三层楼高的“国庆牌楼”。在两旁棕色欧洲古典建筑的映衬下,这座古色古香的中式大红牌楼格外醒目,引来不少澳门市民和游客驻足留念。
牌楼楼额红底白字题写着“澳门同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和“热烈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五周年”。牌楼顶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国旗下“祖国富强、国泰民安、澳门繁荣、百业兴旺”16个大字,是澳门人对祖国和家园的深情祝福。
“祖国好,澳门才会更好。”回归祖国15年来的发展历程、澳门数百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让澳门社会凝聚起了这样的共识,“一国两制”是地窄人稠、资源贫乏的澳门最大的优势,而始终植根于广大澳门居民血液中的爱国爱澳优良传统,也凝聚升华为整个澳门社会的核心价值,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爱国理念代代传承
在澳门,“爱国爱澳”“一国两制”理念已深入人心。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自2011年以来持续进行的多次民意调查显示,“一国两制”和“爱国爱澳”始终稳居澳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前三位;超过八成的被调查者为自己是中国公民而自豪。
高票当选的澳门特区新一任行政长官崔世安对此深有感触。他说,通过参与这次选举,他更深刻感受到澳门社会几代人凝聚的和谐、包容、理性精神的可贵;进一步领略到弘扬爱国爱澳核心价值的深远意义。“我们要齐心协力将这些澳门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代代承传。”
崔世安说,15年来澳门之所以能取得显著的发展成就,与澳门居民普遍秉持“爱国爱澳”的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澳门是国家的一分子,要努力将澳门与国家连在一起,才能真正发展好。”
澳门的命运始终与祖国内地紧密相连,澳门民众的爱国传统源远流长??菏倌昀?,孤悬海外的澳门从来没有屈服于外来的侵略者,虽然长期华洋共处,但澳门同胞始终以中华文化为主体,与祖国血脉相连从不曾割断。
鸦片战争后,国家衰弱,占据澳门的葡萄牙殖民者趁火打劫,武力扩张地界,铲毁居民祖坟,烧杀抢掠,横征暴敛,制造多起血案,激起澳门同胞极大的愤慨。
即使是在相对平和的时期,殖民当局也是镇压与怀柔两手交替使用,欺压中国居民的事情屡见不鲜。早年间的葡籍市政稽查经常欺凌小商贩,动辄打骂或没收货物,澳门居民私下都厌恶地称之为“查牌鬼”。
不甘心生生世世受人欺侮的澳门人期盼祖国富强,渴望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在旧中国的苦难岁月里,老一辈澳门人不因祖国的贫弱而弃之不顾,积极投身祖国的救亡图存事业,做了中华儿女应做的事,尽了应尽的责任。
在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战争中,澳门人爱国爱澳的精神被充分激发,他们组成爱国社团,捐献筹款、派粥赠衣、开办义学,展开了大规模的抗日救亡活动?;褂胁簧侔拿徘嗄瓯几扒跋哂⒂伦髡?,为国捐躯。
在民间收藏家展示的一张1945年的月饼价目单上,4句标语至今仍清晰可见:“祖国胜利,世界和平,中秋佳节,赏月狂欢。”哪怕是一张小小的月饼纸,澳门的饼家也不忘共享抗战胜利的狂喜,澳门人的爱国传统令人感佩。
?。保梗矗鼓晷轮泄闪ⅲ拿磐缎拦奈琛0拿胖谢苌袒嶂飨蜗偷热朔⑵鹱橹斐镂?,用搭建牌楼的方式庆祝国庆。此后每逢国庆节,全澳各区都会自发张灯结彩,并在主要街道搭建国庆牌楼,向澳门民众介绍祖国的发展成就。
早期的国庆牌楼是简单的竹棚松枝加花球,发展到后来就成为美轮美奂的艺术精品。这在物质并不充裕的五六十年前并非易事,但每次来自澳门各界的民间力量总是团结协作,群策群力,为着一份爱国情,用澳门本地特色的艺术样式绘出心中的祖国样貌,也为尚未回归祖国的澳门增添了浓郁的节日气氛。
翻阅黑白老照片,天安门造型的国庆牌楼出现的次数最多。在去不了北京的澳门人心中,这就是他们的天安门。每年国庆,全家老小共赏牌楼、拍照留念,成为那个时代澳门人珍贵的共同记忆。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初,才被新的庆祝国庆方式取代。
今年新搭建的国庆牌楼两面,依然按惯例手绘制作了以颂扬国家建设发展成就和澳门回归后繁荣昌盛为主题的图画。曾多次参与国庆牌楼设计制作的澳门美术协会会长黎鹰表示,此次再建国庆牌楼,就是希望有助老一辈重拾记忆,也让澳门的年轻人加深认识自己的城市,增强爱国爱澳情怀。
家国情怀荣辱与共
回归15年来,澳门与祖国内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澳门人对国家的认识和感情越来越深,澳门人的家国情怀也愈加浓烈。
以往数百年间,澳门一直在葡萄牙殖民统治下,历任澳督都由葡萄牙委派,从未征询过广大澳门居民的意见。管治澳门的葡萄牙当局长期积弱,澳门发展缓慢。
澳门人梁灿光16岁便子承父业,沿街推车叫卖手信糖果,能够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饼店是他儿时的梦想。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年,20多岁的梁灿光在澳门清平直街开设第一家“钜记饼家”?;毓榍鞍拿胖伟膊痪福智》暄侵藿鹑诜绫┲杵?,梁灿光的饼店事业经历了最黑暗的一段时期。
直至澳门回归,梁灿光的人生终于出现转机。特区政府成立后重拳整顿秩序,中央政府适时开放内地居民“个人游”,澳门旅游业日渐兴旺,整体经济欣欣向荣。“钜记饼家”的生意也走上快车道,络绎不绝的内地游客为梁灿光带来滚滚财源。
如今,在港澳拥有20多家饼店的梁灿光早已梦想成真,他坦言自己是幸运的一代,是澳门回归的最大受益者。
正是回归前后的巨大反差让澳门人深切地认识到:“祖国就是家。”许多受访的澳门同胞表示,国家对澳门关心备至,回归后澳门经济大好,成功申请多项世界遗产,居民收入和社会福利年年看涨,比葡萄牙统治时期“好很多”。
澳门回归后,澳门居民当家做主,充分发挥了建设美好家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激情和活力。在祖国内地发展进程中,澳门与祖国内地同进步、共发展。15年来,澳门政治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生改善、文教进步,是澳门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崔世安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澳门人,自己亲眼见证了回归后这份爱国热情的空前释放,“澳门民众将自己的心与国家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每年国庆节、回归纪念日,澳门民众会自发前往升旗仪式现场,向五星红旗和澳门特区区旗敬礼致意;他们也会为国家航天科技的重大成就、奥运健儿的拼搏奋斗摇旗呐喊;他们还会为内地受灾省份慷慨解囊,如汶川大地震时,澳门同胞就人均捐款逾万澳门元,并派出医疗队救治伤员、援建校舍……因为澳门同胞心中共有一个信念:“我是中国人,一定要全心全意爱自己的国家。”
澳门不大,但到过这里的人都会真切感受到中华传统温柔敦厚之美,体认到澳门人的知恩图报。15年来,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对澳门的关心和支持不遗余力,努力为澳门长远发展创造条件,帮助澳门积极应对亚洲金融?;?、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却吹难暇粽?,努力克服澳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从积极推动澳门与内地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到开放内地居民“个人游”、批准对澳门开放人民币业务等政策,从拓展粤澳合作、开发横琴,到协助澳门加快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如今,国家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又为特区未来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机会、增添了新的动力。
总结“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实践的重要经验启示,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区联络办公室主任李刚认为:“首先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回归15年来,澳门官方和民间社团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宣传推广基本法,组织丰富多彩的国民教育体验活动,让基本法深入人心。
“基本法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法律体现,为澳门的平稳过渡、顺利回归和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在澳门,全社会形成了拥护、支持、学习和宣传基本法的良好面貌?;痉ǖ玫搅税拿磐募岫ㄖС趾颓苛矣祷?,已经成为共同的社会行动准则。”在港澳地区工作已逾十年的李刚说。
崔世安表示,“爱国爱澳”优良传统是澳门能够正确处理好“一国”与“两制”关系的主要原因。“如今,澳门民众普遍认识到澳门是处于国家的完全主权下的、具有高度自治权的特区,只有国家利益得到维护,特区利益才能获得根本保障。”他说,这正是澳门社会得以凝聚、团结发展的向心力所在。
“一国两制”后继有人
“少年强则国强。”澳门是个年轻的城市,63万人口中30岁以下约占一半,澳门的未来和希望都寄托在年轻一代身上。着眼长远,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新生代”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让更多的青年人在参与澳门发展的进程中大显身手,为澳门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确保爱国爱澳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只有坚定澳门年轻一代对祖国内地与澳门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多一点家国情怀,才能使“一国两制”、“澳人治澳”的事业不会走调、得以传承。为此,回归以来,澳门的社区和学?;忧抗榧扒榻逃?,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升旗仪式、填字游戏、交流营、讲座展览、爱国之旅等多种形式感召年轻一代,加深公众对国情区情的认识,培养爱国爱澳情怀。
去年上任的澳门特区新一届立法会议员中,有一位年轻的副护士长黄洁贞。1999年澳门回归的时候,她还是一名高三学生,与新生的澳门特区一样,面临着人生的重大变化。
澳门回归的15年,正是黄洁贞步入大学、走向社会,从一个社会新鲜人逐渐成长的过程。今年33岁的黄洁贞说:“作为身处澳门的年轻人,我们的人生轨迹更是与回归后澳门的变化息息相关。”
在护理工作之余,黄洁贞积极参与澳门社团工作,并作为妇联的代表加入“群力促进会”,参与澳门去年举行的第五届立法会选举。从护士到参选议员,这中间跨度之大,令她的家人和朋友都十分惊讶。虽然压力巨大,但她坚持不懈、真诚实干,最终成功当选。
“澳门回归后我获得了与特区一起成长的机会。”黄洁贞认为,她的成功可以为澳门年轻女性参政议政、参与社会树立一个榜样,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经过自身努力,必定可以向上流动。
现在,爱国爱澳的力量在澳门不断壮大,成为澳门社会的主导力量。澳门是社团社会,回归以来各类社团更是蓬勃发展,目前像黄洁贞服务的“妇联”这样的社团全澳有6000多个,它们广泛参与社会各项事务,坚持爱国爱澳善举,积极推动澳门发展进步。
在爱国爱澳优良传统的熏陶之下,新一代抱有爱国激情、积极参与特区建设的优秀年轻人才正在成长壮大。澳门同胞素有的爱国爱澳传统必将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一国两制”事业后继有人,澳门的未来荣景可期。(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
编辑:曾珂
关键词:澳门回归祖国十五周年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