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新常态下惠民生 GDP增速放缓居民收入一路走高
原标题:新常态下惠民生(2014年经济形势述评④)
经济增长降速、民生改善提速,这一降一提的鲜明对比,成为2014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一大亮点。
就业再创新高、收入持续增长、物价基本稳定、社保日益健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重中之重,惠及民生的好政策密集出台,顺应新期待的改革相继启幕,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窗外,正是寒冬,但不断升腾的美好生活向往,却让人暖意融融。
增进福祉,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
经济下行,居民收入会缩水吗,就业形势会趋紧吗?2014岁末,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将这些担心一一化解。
这一年,GDP增速放缓,居民收入仍一路走高。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86元,同比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2%,不仅大大跑赢CPI,更跑赢了GDP。尤为可贵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居民收入占国民经济初次分配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物价保持总体稳定,前三季度CPI上涨2.1%,老百姓钱袋子越来越鼓。
这一年,经济下行压力不小,就业形势却格外喜人。
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7%,保持较低水平。为何经济放缓、就业不降反升?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认为,随着供求结构、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经济运行对就业的承载能力在加强,对承受失业压力的弹性在增加,同样的增速可带动更多的就业。
这一年,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用于民生的“真金白银”却大幅增加。
国家再次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月人均增加17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年人均280元提高到320元。截至7月底,中央财政拨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2576.16亿元,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资金750亿元。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补助总支出达到357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4%。“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公共财政的优先方向。”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
一项项惠民政策接连出台,一笔笔民生支出相继落地,描绘出百姓生活的美丽图景——
保障房建设全面推开,圆更多人安居梦。到9月底,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720万套、基本建成470万套,超额完成全年任务。通过廉租房、公租房、棚户区改造安置房等实物或补贴方式,目前我国城镇低保家庭住房已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扶贫更加精准,救助更显实效。2014年起,近1亿扶贫对象、12万个贫困村通过建档立卡逐步建立起“专属档案”。扶贫开发告别了底数不清的“漫灌”方式,转向精准到户的“滴灌”新阶段。
基础设施持续改善,落后地区加快了追赶小康的步伐。11月16日,伴着长长的汽笛声,兰新高铁新疆段正式运营,新疆迎来高铁时代。如今,全国铁路动车组列车开行数量已达1556.5对;开行范围扩展至28个省市区,除西藏、云南、宁夏外,各省区市均已开通动车组列车。
深化改革,顺应美好生活新期待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一项项民生改革措施落地开花,改革红利实实在在体现在百姓利益上。
改革快马加鞭,看准了就迅速推开,早改革、早受益。
马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国家宣布启动实施新农保、城居保“并轨”。这项惠及数亿农民的重大改革,被人们视为“马上改革”的典范,赢得热烈掌声。
3月26日一大早,河南济源思礼镇劳保所就迎来了前来为在外打工的儿子办理居民养老保险的刘思梅。
此前,他们对参保犹豫不决:参加新农保,担心儿子老了未必回乡;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又怕难以连缴15年。“现在心里有底了,不管在哪儿缴费,到时都能像城里人一样按月领养老金了!”
改革找准焦点,满足百姓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盼。
秋季开学第三天,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系统的考试招生改革大幕拉起:缩小区域及城乡入学机会差距;改变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大学录取学生将改为“两依据、一参考”,接纳更多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从而让更多农村娃能念上重点大学,获取改变命运、向上流动的机会……
改革跟踪热点,直面新形势新阶段下的民生诉求。
“我还能赶上生二孩的‘末班车’!”春节期间,膝下已有一女的70后安徽小伙张先生就开始准备添丁进口。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实施了“单独二孩”新政,这不但利于分担家庭养老压力、减少“失独”风险,也利于改善人口结构、延缓老龄化速度。
改革覆盖盲点,筑就坚实的幸福底线。
2月底,我国第一部统筹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八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出台。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表示,《办法》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社会救助制度,形成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
截至目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共召开7次会议?;Ъ母铩⒖际哉猩贫雀母?、农村土地改革……多项事关民生、影响长远的重大改革开始实施。“改革的力度之强、措施之实,将使人们对改革更有信心。”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卓元表示。
激发活力,让劳动者更有奔头
9月19日,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斓菰?、农民淘宝店长、80后创业者……几位“草根”敲钟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有外媒评价,透过独特的敲钟方式可以发现,更多的普通人从中国经济增长中受益,他们拥有更多机会让自己富起来。
发展经济、深化改革,就是要让劳动者有奔头、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一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激发活力的新政策,大力营造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让创新创造的源泉喷涌,活力充分释放。
敢闯敢试,百姓创业的劲头更足。
2014年第一个工作日,陈伟其备齐材料来到长沙市工商局,一天内就办好了电力施工公司的营业执照。“想不到手续这么简便,我的公司马上就可以开展业务了。”
陈伟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众多受益者之一。党中央、国务院牢牢抓住“简政放权”这一经济领域改革的牛鼻子,以更有力的放权和更有效的监管,激发“草根”的创业梦想。
“分7批取消和下放632项行政审批事项”“铁路运输、邮政业、电信业相继启动营改增改革试点”“全面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先证后照,3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国家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鼓励社会办医”……从年初开始,几乎每月都有此类改革举措问世。
创业热起来。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市场主体发展稳步增长,新登记注册企业264.8万户,同比增长52.44%,注册资本(金)13.42万亿元,增长99.76%。其中,自3月1日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后,平均每天新注册企业达到1.04万户。
打破藩篱,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了城市梦。
2014年7月,《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发布,户改破冰。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上的平等权利……范围之广、措施之实,前所未有。
流动中蕴含的活力要充分释放。“十一”前夕,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这是时隔8年后又一份专门针对农民工的重要文件,“平等相待、做好服务”,给农民工送去更多温暖。据统计,到今年第三季度,全国外出农民工总量已达1.74亿人,较上年稳步增加。
日子越过越精彩,生活更加充满活力。“出境游”成为新时尚,到11月,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境游市场?;ㄇ械灼?,今年电商“双11”购物节单日成交额达到35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5%,成为引领经济增长新引擎。稳增长和惠民生,相互促进,谱就发展新乐章。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新常态下的民生新亮点,见证着党和政府深厚的民生情怀,让人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未来我们必将收获更多温暖、绽放更多精彩!
编辑:曾珂
关键词:经济增长降速 民生改善提速 新常态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举行免费开放日活动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开始海试
彩石镶嵌《韩熙载夜宴图》亮相深圳文博会
哈里王子大婚将至 白金汉宫晒出两人“结婚证”
蒙华铁路湖北段架梁施工正酣
四川叙永现“日晕”景观
美国加州举行关爱儿童慈善义演
徒步穿越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