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秋拍精品抢眼:文献模式造势
来源:理财周刊 作者:方栋巷
近日,内地各大拍卖行纷纷祭出了今年秋拍的精品力作。从这些拍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市场的硝烟正在四起。各大拍卖行从以往关注香港市场的热点,顺势推出自己的拍品,开始逐渐转而各显神通,挖掘自己征集拍品中的潜力。
名家珍品纷纷面世
虽然今年中国香港首轮秋拍的高价不少,但平心而论,真正能够让市场感到兴奋的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内地的许多拍卖行在今年秋拍中,从以往关注香港市场的热点,顺势推出自己的拍品,开始转为挖掘自己征集拍品中的潜力,通过发挥“集团军”的作用,使得藏家能够“眼前一亮”。像在今年中国嘉德的秋拍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件拍品非秘藏50年的黄胄作品《高原子弟兵》莫属了。在这幅丈二对开的巨幅画作上,描绘了近50个人物,不仅细致地描绘出了人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表现出军民相拥时那一瞬的感情。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自从人民美术出版社在1963年为这幅《高原子弟兵》制作成了宣传画之后,其就成为黄胄作品的重要代表作。
匡时秋拍首推傅抱石重量级作品《毛泽东〈到韶山〉诗意图》。这幅作品基本是写实性的,近似焦点式满构图,其色调、墨调及亮度的定音、定位,迥然有别于往日的作风。全图墨、色交融,满目青山,树木葱茏,以低调的偏银灰墨色、淡赭和淡绿调性,造足了和暖温馨摇篮的气氛,如同呈现出一部交响乐的主题。而且,在冲和恰静的主调中,蕴涵着丰富的层次,除了几处大块留白外,傅抱石在大面积渲染的同时,注重色与墨的轻重与厚薄的处理度,屋宇、远山、松林无不整而透、透而松、松而翠,浑厚处顿生微妙与空灵。
这些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黄胄等大家的作品,已经成为了各大拍卖行的标配,似乎没有这些名家的作品就很难成就一场大型拍卖会。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名家作品受到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有时候一场拍卖会上的流拍,可能影响到整个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各大拍卖行纷纷通过自己的渠道来挖掘潜在的热点,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牌模式。
“文献模式”推拍品
要能找到像黄胄《高原子弟兵》这样的精品力作,为自己的秋拍“站台”,这对于各大拍卖行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而对各大拍卖行来说,如何让买家更有把握地投资,就成为了一个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文献模式”无疑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
所谓“文献模式”,就是拍卖行通过查询藏品的背景资料,或者使用类似的藏品组成专题的方式,来交代拍品的背景以及价值,让藏家买得放心。像此次北京匡时推出的徐悲鸿《十二生肖册》,将传统题材以现实主义的笔墨表现出来,在徐悲鸿一生的作品中堪称绝响。这套册页赠于才华横溢的女弟子张蒨英留英深造前夕,系徐悲鸿民族主义情结的宏扬,亦系大时代历史画面中之耀眼光斑??锸苯毂栌胝派`英之间的关系,以及张蒨英之后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介绍得非常详细,拉开这件作品与徐悲鸿一般作品之间的差距。
要说起今年最有看头的一个专场,非北京银座国际秋拍“冬皇故物”专场拍卖会。涉及文化、艺术、戏曲等多个方面,其中包括伴随孟小冬大半生的一批珍贵名家书画、原版录音带、首饰、家书、生活用品、老照片等,共计50余件,是研究孟小冬的重要参考资料。拍卖行联合孟小冬基金会、北京京剧院等在梅兰芳大剧院呈献“余音绕梁—京剧名家名剧演唱会暨‘冬皇故物’专题展览”。这种全方位展示拍品的做法,无疑将使得每件藏品的意义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藏家来说,会更加关注拍品的附加值,而不仅仅是市场上的价格。
西泠印社拍卖行则为即将于秋拍露面的两部珍贵古书——宋刻《妙法莲华经入注》和宋拓《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参问变相经》,邀请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国美术学院、故宫博物院、普林斯顿大学等近十位海内外专家学者进行研讨,从刊记、刻工、字体、纸张、印刷、避讳、流传著录等各方面来研判这两本古籍的真正价值。
“小门类”亮点多
现在,越来越多的拍卖行意识到,要吸引更多的藏家,而不是行家,不仅需要“高大上”的拍品,更需要有特色的“小门类”。嘉德此次秋拍,将推出“之斋收藏——董作宾李庄时期与友朋往来信札及殷墟发掘通信”,其中包括陈寅恪、沈从文等名人书札尺牍70件。无独有偶,北京华辰秋拍中,有一批沈金梅先生旧藏和阿英(钱杏邨)先生上款的书信作品,既有茅盾、叶圣陶、夏衍、孙犁、冯其庸等文人作家,也有程砚秋、尚小云、马连良等曲艺界名流,十分难得。
信札手稿具有了书画与古籍所有的双重属性,即“艺术性”与“文献性”。而近代尤其是民国以来的文人政要的手迹中来,由于与我们熟悉的历史息息相关,因而其所蕴含的文献史料价值越来越被受到重视,它独特的魅力也越来越受到藏家的关注。在这些名人信札手稿中,有一类比较特殊的,就是名人签名照,像此次嘉德秋拍中宋庆龄孙中山签名合影照片,系国内外首次现身,其也势必将引起关注。
另外一个近年来受到关注的“小门类”就是金石印章。随着国家领导人出访,频频将“中国印”作为国礼赠送,使得印章的价值更加体现,像今年朵云轩秋拍中,将推出朱积诚藏名家篆刻、叶璐渊作品藏品专场等,像一方齐白石为汪亚尘篆刻的“云隐”印章,边款为“云隐君属,丁丑白石。”白石长汪亚尘30岁。齐白石来沪,必下榻于汪寓“云隐楼”,齐白石对汪亚尘的人品很敬佩,因而这方印章也更具有了特殊的意义。
从目前各大拍卖行在秋拍中推出的“小门类”来看,也并非完全的脱离于市场,其更多地可以看做是目前市场在资金缺乏情况下的一种变通方式,主要目的还是通过积累人气来调动市场气氛。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类拍品虽然升值幅度不如书画、瓷器,但其优越的抗跌性以及蕴含的文化价值,却可以成为市场的“避风港”。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秋拍 文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