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京津冀的雾霾为何卷土重来?
被网友戏称为“口罩秀”的北京国际马拉松,因在浓重的雾霾中举行成为热点话题。
国庆假期之后刚刚经历过一场严重雾霾的京津冀,从17日晚开始又被浓重的雾霾所笼罩。“来得早,来得猛、来得频、靠风吹”,不少市民对将要到来的冬天忧心忡忡:雾霾是不是进入了一个新节奏?
不到十天出现两轮严重雾霾,秸秆焚烧火点数增加了443个
金秋季节本应秋高气爽,如今却被雾霾唱了主角。业内人士称,未来数月,京津冀将处于重污染天气高发期。天津市气象局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周慧分析称,由于京津冀区域上空冷空气不活跃、大气环流较为平稳、风力偏小等因素,区域出现雾霾的频率将越来越高。
?。保霸拢啡蘸罅刺斓闹匚廴咎炱ソ鲆恢埽忠宦治眦蔡炱硗林乩?。10月17日开始,华北、黄淮地区再次遭遇雾霾侵扰。19日,北京等地的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级别。从18日夜间开始,京津冀地区就出现了重度雾霾,北京发布了空气重污染蓝色预警。从18号夜间一直持续到19日晚上,北京市大部分地区的PM2.5浓度都超过每立方米300毫克。到20日上午,北京的雾霾仍然非常严重。中央气象台预计,随着气象状况的改善,雾霾20日晚间将逐步消散。
除了天气原因,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是雾霾天气频发的首要原因。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说,秋收的秸秆焚烧、冬季采暖的烧煤,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增加了污染物排放。
记者了解到,近10年来,华北地区高空的温度增加,低空温度降低,导致逆温层频繁出现,阻挡了空气污染物的垂直扩散,致使近地面空气污染物浓度增高。
部分省市秸秆焚烧较为集中加重了雾霾。目前,各地已陆续进入秋季秸秆焚烧高峰期?;肪潮;げ糠⒉嫉模保霸拢度罩粒保踩杖崭逊偕栈鸬阄佬且8屑嗖馇榭?,共在18个省份监测到疑似秸秆焚烧火点517个。与上一周相比,秸秆焚烧火点数增加了443个。
据记者了解,河北省环保厅、省委农工部、省农业厅组成的3个督导组已经分赴河北?。保备錾枨卸越崭呀蘸妥酆侠媒卸降技觳椋讲楣ぷ鹘中侥甑?。督导检查的重点是环保部公布的焚烧火点,同时,环京津地区、重点区域与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道、省道沿线及机场周围等区域也是督导重点。
伤筋动骨的产业调整难以立竿见影
煤炭所占比例过高的能源消费结构和高污染、高排放的工业结构,引发大气污染物过量排放,是造成河北省大气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调结构、转方式是一个伤筋动骨的很长的过程,污染物排放累积了几十年,靠一个地方短时间的行动不可能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现在这个过程已经加快了。”河北省环保联合会秘书长王路光说。
?。玻埃保衬暌岳矗颖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实施环境治理攻坚行动的意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专项治理的10条措施,并与各市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增加了环境质量指标在考核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并大力实施“压能、减煤、控车、降尘、治企”等治本攻坚行动,新建795家重点污染企业在线监测系统,启动搬迁主城区重污染企业36家。
河北省环保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虽然目前的治理情况不能令群众满意,但与去年相比,河北省重污染天气持续时间、污染程度确都有所减轻。“2013年雾霾最严重的,1、2月份达标天数都只有1天,今年则没有出现连续十几天以上的过程。在污染程度上,去年污染指数连续超过500情况较多,如去年12月份邢台、石家庄都出现连续5天‘爆表’,今年则是瞬时达到500,没有连续保持那么高的强度。”河北省环境监测站一名工作人员介绍。
虽然环保部门“拿数据说话”,但大多数市民并不认可。“今天来,明天走,过几天又回来,雾霾到底什么时候能真正离开?”
能否顺利通过供暖期“大考”?
北方地区即将陆续迎来冬季供暖期,2013年以来治理措施效果到底如何面临“大考”?记者了解到,河北省在集中供热、热电企业改造、农村散煤治理等方面提前“备考”。
河北华电石家庄?;鹊缬邢薰境?,该公司承担石家庄市区四分之一供热面积的1号燃煤机组经过环保技改后,污染物将“超低排放”。
同时,河北冬季农村普遍采用土锅炉取暖和为蔬菜大棚供暖,且一般都是原煤散烧的方式,据统计年耗煤约4000万吨。河北省目前已启动农村能源清洁开发利用工程,主要通过在分户供暖的农户,推广燃煤清洁燃烧炉具配套洁净型煤,实现煤炭清洁利用。同时,推广秸秆压块、打捆直燃、沼气、气化等能源化利用技术,加快推广煤改地热、煤改太阳能、煤改电、煤改气等新型能源利用技术。
环保部督查显示:一些地区应急工作形式大于内容
环保部近日针对上次京津冀地区雾霾的督查结果显示,虽然相关城市均按要求开展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地区应急工作形式大于内容,难以满足应急要求;应急机制不顺畅,个别地方政府在应急工作开展和部门联动上无实质性举措;机动车限行等部分涉及民生的应急措施难以完全落实;应急响应迟缓滞后;应急预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与现实需求脱钩。
记者调查了解到,为应对雾霾,各地都成立了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以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10月18日,天津市各级环保部门开展了现场检查,截至当天16时,发现各类污染问题30个。19日截至17时,发现各类污染问题28个。
在上一轮抗霾过程中,京津冀三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在逐步协调统一后,实现了首次同步启动,但“准确预测难、应急响应慢、联动水平低”的问题凸显。多地环保部门呼吁,抓紧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区域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水平和应急响应措施的落实。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高健分析称,从科学预警、联动响应的成效看,目前京津冀协同应对重污染天气的能力,明显落后于区域重污染天气的高度相关性。但缓解京津冀任何一地的重污染天气,又必须依赖区域联动。
三地环保部门人士表示,“遇到重污染天气,有关部门只是电话沟通一下”。事实上,京津冀已多次提出协同应对重污染天气,但具体落实成效有限。“关键在落实,三地各个城市都要把协商的成果,当成是市长下发的通知去执行。‘君子协定’不执行,谁也管不了谁,就谈不上协同抗霾。”北京市环保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协调处处长李立新说。
针对上述难题,三地环保部门和专家学者提出了多条针对性措施。
首先,提高预报预警能力、实现提早预报和精准预报。有两项具体工作迫切要做:一是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河北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主任王晓利认为,从资金投入层面,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宜更倾向于预报预警等前瞻性能力建设,这样才能加强应急措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打破部门壁垒,促进大数据共享,切实提高重污染天气预警的科学分析水平。
第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国家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建议,京津冀相关城市要整合监督执法力量、细化任务,确保预案规定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避免“说一套、做另一套”的现象。(参与采写记者巩志宏、方问禹、翟永冠、倪元锦、杨维汉)
编辑:曾珂
关键词:雾霾 京津冀的雾霾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