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最政协 最政协
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图解) 政协助力新崛起
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将启动
据杭州海关消息,海关总署近日发布公告,决定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南昌、武汉、长沙、重庆、成都、贵阳、昆明海关启动长江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此次改革目的在于落实区域协同发展、加强区域经济紧密联系的重要国家战略。
海关通过建立区域通关中心,构建统一的申报平台、风险防控平台、专业审单平台和现场接单平台,形成涵盖长江经济带海关通关全流程的一体化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以实现长江经济带通关作业一体化,从而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进出口环境,切实提高通关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化。
据悉,改革将首先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海关试行启动。9月22日起,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个省市的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各口岸海关进出口的货物,可自主选择向经营单位注册地、货物实际进出境地海关或其直属海关集中报关点办理申报、纳税和查验放行手续。也就是说,企业将获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选择口岸清关、转关、“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属地申报、属地放行”、区域通关一体化等任何一种通关方式。
另外,公告还取消了长三角地区报关企业跨关区从事报关服务的限制,允许报关企业在长三角地区“一地注册、五地报关”。报关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内任一海关备案的分支机构,均可以在长三角地区各海关从事报关服务。
四川省政协就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到泸州调研
《泸州新闻联播》消息:4月21日至22日,由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张雨东率领的省政协调研组就如何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在泸州开展为期两天的调研,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市政协主席喻双出席汇报会。
汇报会上,蒋辅义向省政协调研组介绍了泸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阐述了泸州作为川滇黔渝结合部重要商业中心、港口城市和物资转运枢纽在建设长江经济带中所具有的优势,并汇报了泸州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希望省委、省政府统筹口岸建设、全省物流体系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帮助泸州港进一步完善港口服务功能;制定全省物流体系发展规划,统一打造全省集疏运体系;制定全省临港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全省适合沿江布局的工业企业向沿江地区转移、向港口集聚,实现产业升级和利益共享。
张雨东等省政协调研组成员认为,泸州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对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准确,思路清晰。泸州地处长江上游,水运条件很好,特别是实现了铁水联运,适合发展重型装备、汽车制造等产业。建议泸州要抓住国家打造长江经济带的机遇,对长江岸线资源做好规划,提高港口的辐射能力,集聚周边地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围绕临港产业发展,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完善交通体系的配套,与相邻城市形成各自特色,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调研期间,省政协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泸州高新区、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泸县神仙桥码头、泸县临港工业园区等地,了解泸州市在长江经济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潜在的发展优势。(记者:付运波)
湖北政协助力长江经济带新崛起
本报讯 (记者 毛丽萍 通讯员严兴春)近日,湖北省政协召开十届十四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问题。省政协提出的有关开放开发战略的科学定位、产业布局、发展航运业与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长江水资源及生态环境?;さ纫饧ㄒ椋玫胶笔∥N?、常务副省长李宪生的肯定,他表示,常委们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建议,将对完善《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推进长江经济带科学有效的开放开发,发挥重要的参考作用。
2009年9月,国务院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在中部地区建设沿长江、陇海、京广和京九“两纵两横”经济带。沿长江经济带就是其中的一“横”。湖北省内长江段长1062公里,占长江干线总长的1/3以上,是名副其实的长江“腰身”。2009年7月,湖北省委在提出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轮驱动”的战略部署后,又适时提出了“两圈一带”的战略构想。
湖北省委、省政府对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战略的定位很明确,即沟通和带动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空间主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和全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典型示范区,这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湖北提出的长江开发战略相比,体现出更多的科学发展思路。为协助省委、省政府做好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的时代文章,省政协组织有关专委会、省各民主党派、省工商联以及沿江相关市州政协共同调研,形成调研建议26篇。
省政协调研组认为,要树立长江全流域开放开发的全局观念,进一步提升这一战略的地位,在规划中要与“两圈”规划相协调,以交通、产业、市场等要素为突破口加强与“两圈一带”的衔接;科学编制长江岸线开发总体规划,理顺长江岸线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建立统一的协调开发机制;要尽快制定湖北长江干流岸线利用规划,统筹安排岸线资源分配利用,防止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通过岸线资源开发,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加强沿江重点工业园区引进项目的指导和调控,防止乱引进和耕地占用过多的问题。
调研组还建议,要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加快长江航运业发展。尽快完善省内港口总体规划,要集中国家投入资金,加大对武汉以下航道的整治力度,解决长江中游瓶颈河段通航问题,加快湖北省内支流航道治理;针对当前湖北内河航运存在船舶运力发展不足等问题,出台内河航运倾斜性发展政策,以内河航运为重点,推进综合运输一体化;尽快推进船型标准化,调控优化运力结构,推动船舶运力发展;以加快武汉新港建设为契机,加快沿江地区港口建设。
在常委会议上,常委们对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中水资源的?;ず脱亟厍肪澄侍飧枇酥氐愎刈?。大家建议,改革政府评价体系,立法先行,建立问责制,坚决防止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同时要做好防洪防涝的保障工作,加强长江沿线防洪减灾制度体系建设。
参与《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制定工作的省委、省政府19个部门和单位相关负责人到会听取了本次常委会议的发言和讨论。据悉,会后省政协将认真归纳整理会议综合报告,及时报省委、省政府。与此同时,为充分体现对本次会议的高度重视,省政协还将以综合报告为基础,浓缩精炼出一份高质量的主席会议建议案提交省委、省政府。
驻鄂全国政协委员谈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记者 赵良英 张辉)上海浦东已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已获批准;重庆“两江新区”总规方案已上报国务院……湖北长江经济带出路在哪里?全国两会上,驻鄂全国政协委员,热烈探讨湖北沿江地区开放开发的新思路。
“主动脉”要挑重担
翻开湖北版图,长江犹如一条“主动脉”贯穿东西。
今天,这条“主动脉”正迎来新一轮大开发的良好机遇:2009年9月,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中部地区建设沿长江、陇海、京广和京九“两横两纵”经济带。同年7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决定》。
“湖北沿江地区包括武汉、黄石、宜昌等8个市州的48个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约占全省三分之二,在全省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湖北长江经济带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和科技资源,其开放开发能实现资源的合理使用和有效配置,可有效地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湖北特别是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杨淳委员说。
“在湖北区域发展格局中,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覆盖了全省,但‘两圈’不能彼此孤立,长江经济带具有肩挑鄂西和鄂东的‘扁担’功能。”长江水利委员会综合勘测局副总工程师蔡耀军委员认为,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有利于打破行政壁垒,实现地区之间的联动,发挥沿江大中型城市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地区协调发展。
他说,湖北长江“黄金水道”连接着中部地区的湖南“3+5”城市群、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安徽皖江城市带,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利于实现中部地区的联动发展、整体崛起。
充分发挥黄金水道优势
长江流经湖北境内1060公里,占长江干线总长的1/3以上。委员们认为,加快以水运物流为配套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是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重要基础。“水运承担了全省大型企业生产所需80%的铁矿石、72%的原油和83%的电煤运输,同时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安全可靠等特点,在湖北综合运输体系中具有战略性比较优势。”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原局长金义华委员呼吁:“要着力打造湖北长江黄金水道,加快沿江交通设施建设、航运中心建设,加快沿江产业和要素聚集。”
金义华说,2009年底,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武汉召开的内河航运发展座谈会上,专门研究了湖北航段的发展计划。2010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上也正式确定了支持武汉建设航运中心的发展方向。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支持对于湖北来说是难得的机遇。
他建议,要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对中游航道的投入倾斜,同时加大地方投入,加快省内支流航道建设,逐步建成干支相通、通江达海的省内水运网。以武汉新港规划得到交通部批准为契机,对主要港口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形成“各有侧重、功能互补,统一管理、集约经营”的我省现代化港口群体。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胡树华委员建议,抓住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机遇,加快建立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长航示范网,打造数字化黄金水道,为长江航运提供畅通、可靠、安全的通信服务。
打破区划谋求联动发展
“要发展长江经济带,还必须打破沿江行政区划的限制。”蔡耀军委员说,在我省1000多公里的长江沿线中,一江两岸分属不同行政区域,严重制约了湖北长江经济带的整体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须着手推动沿江城市联动发展。
他建议,湖北长江沿线城市应充分借鉴江苏等地建设沿江经济带的经验,打破地区之间资源和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破除传统体制束缚,破除行政区划、行业界限,健全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实现沿江产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联动开发。
金义华委员则提出,要从总体上完善湖北沿江经济发展规划,优化沿江工业布局。他建议,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协调下,引导冶金、石化、电力、汽车、建材、机电等大用水、大耗能、大运量的主导产业沿长江干线及汉江沿线进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形成临港工业区、高新科技园区、仓储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促进运贸结合、延伸开发,加快以制造业为核心的沿江经济带发展。同时要以项目为支撑,推动湖北沿江产业和航运协同发展。加快80万吨乙烯、武汉石化、全国稻米交易中心等一批沿江大项目的建设投产。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大进大出的规模效应,构筑长江物流大通道,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促进沿江城市联动发展,要处理好‘一个中心’与‘一串珍珠’的关系。”金义华说,武汉是湖北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要充分发挥武汉在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在扶持武汉做大做强的同时,也要推动其他次中心和中小城市快速发展。可充分利用二线城市的比较优势,与武汉分工协作共同发展。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长江 经济 湖北 发展 沿江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