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战争硝烟战争硝烟
日本“细心接待”李顿调查团
日本对于李顿调查团的接待工作十分“细致”。调查团于1932年2月29日到达东京,在日本停留9天,这正好是“一二八”上??拐狡诩?。日本天皇、首相犬养毅、外相芳泽谦吉、陆相荒木贞夫等人轮流会见李顿等人,连日设宴款待,并导游东京近郊及京都等名胜。
在此期间,关东军正在积极准备“接待”李顿调查团。关东军为了应对李顿一行的调查,特地于4月30日前做好了一套“想定问答集”,还迫使“满洲官民”背熟记牢。如果被问到有超出“想定”以外的问题,他们便一个字也答不上来。当时代理驻沈阳总领事森岛守人在后来回忆说:“整理资料,决定工作人选,撰写文件并作文字翻译,日夜赶工,极度忙碌;而特别费力的则是对于满洲官民及日本侨民的指导,不啻有为准备考试而通宵开夜车的感觉。”
李顿调查团进入中国东北时,日本关东军不能公开拒绝调查,但会找出许多借口加以阻挠。调查团预定途经锦州视察,但日本方面唯恐其在锦州及山海关一带军事侵略的痕迹被调查出来,就谎称因战事破坏尚未恢复通车,提议由水路前往大连转赴沈阳。调查本来将视察马占山抵抗日军之处列入重要日程,可伪“满洲国”外交部次长大桥忠一以“不敢保证安全”为由拒绝调查团前往。有一名日本军官甚至急中生智地提议:当调查团一行由山海关进入东北时,让“土匪”绑架他们,然后再由关东军出面解救,结果听得板垣征四郎哭笑不得。
据顾维钧回忆,在一个欢迎会上,他看见2000名学生每人手拿一面旗帜———日本旗或“满洲国”纸旗,每隔几步,就有一个日本人领队。队伍停在调查团住的旅馆门前,有一个中国人“代表中国人民”呈递一份请愿书,日本人则喊:“挥动旗帜!”学生们就很不情愿地开始挥动起来。
调查团和伪“满洲国”的“国务总理”郑孝胥、“外交部总长”谢介石、“财政部总长”熙洽见面,但都有日本人同席监视,调查团虽有发问,而他们的回答全是千篇一律。
5月3日,溥仪在会见调查团时,只是宣读了欢迎词,用了大约一刻钟左右的时间。调查团问了溥仪两个问题:阁下是怎么到东北来的?“满洲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溥仪看看身边坐着的关东军参谋长桥本虎之助和高参板垣征四郎,然后说:“我是由于满洲民众的推戴才来到满洲的,我的国家完全是自顾自主的。”调查团员一齐微笑点头,再没问什么。然后大家一同合影、喝香槟,祝贺彼此健康。调查团走后,板垣对溥仪说:“执政阁下的风度好极了,讲话响亮极了。”
调查团到任何地方都受到日本方面50多人监视团的包围,他们以一人缠住一人,不让调查团自由接触民众,尤其对于顾维钧的警戒特别严重。所到之处,都有“陈情团体”蜂拥而至,他们异口同声诋毁国民政府,要求承认“满洲国”,但其中很多是穿中国服装的日本人。
在妨碍调查工作之外,日方对于调查团酒色招待,则极尽其奢侈铺张之能事。当调查团一行到达沈阳的当天晚间,调查委员及国联工作人员便受到日方代表吉田伊三郎及其随员、南满铁路职员等人在高级料亭金龙亭设宴款待。甚至于在哈尔滨、大连等地,所到之处都准备有豪华宴席,并有艺妓数十人陪侍。这些艺妓,都是由满铁总裁内田康哉专程从东京招来的。
编辑:曾珂
关键词:九一八 李顿调查团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