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钟秉林:办好学校的五个“关键”
我们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一是我们国家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二是整个教育效益显著提高,各级教育的校均学生规模均在提升;三是经费在平稳增加,经过千呼万唤,终于在2012年实现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的比重,总额超过2.2万亿元;四是结构在调整,优质教育资源能够均衡发展,教育层次、类型、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五是体制改革得到突破,教育管理体制方面,高等教育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地方政府统筹,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初步形成。办学体制多样化,涌现出一大批民办学校,为满足老百姓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作出重大贡献,还有中外合作办学。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体制还在深化。招生和就业体制方面,刚刚出台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方案着力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如小学初中要实施就近入学、高考招生名额向中西部大省倾斜、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机会增加、清理名目繁多的加分政策。通过改革提高人才选拔的效率,如入学考试方面实施本科生和高职生两张卷子、外语尝试一年两考、试行文理不分科等,对综合素质的养成有很大影响。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主要矛盾转化,质量问题凸显。矛盾转化体现在人民群众的需求由“有学上”转为“上好学”,表现为社会公众接受高质量教育迫切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间的矛盾,优质资源的短缺导致非理性竞争显现,出现了办班热、辅导热、择校风、条子生、考试移民、考试舞弊等。质量问题体现在人才培养上,主要表现在课业负担过重、应试教育倾向严重、竞争压力过大、身体素质下滑,安全问题突出。教育公平问题突出,在往?;嵘洗嬖谇虿钜?、阶层差异,一些弱势群体难以得到优质教育,教育公平与效率间也存在矛盾,一方面社会呼唤教育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部分群体对精英教育的需求客观存在。
我国已经在规模上全方位地成为世界教育大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时代任务是:如何不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如何合理配置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如何逐步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地位?这些问题要求我们必须调整工作重心,转变发展方式,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发展向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发展方向转变。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强化学校质量建设的主要地位,同时,改革面临的各方面利益交织,矛盾复杂,改革可以说进入“深水区”,很多教育矛盾不单是教育问题,影响因素多元,解决路径就是通过深化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需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在坚持内涵建设、促进学校发展方面,需要从以下五个观点着力: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营造优良校园文化。
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一是如何确定先进的教育观与教育价值观,涉及到我们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教育目标的厘清、教育规律的把握。如高中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学界有争议,一方面它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还承担着向高等学校输送人才的任务。二是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主要,以生为本,就要尊重孩子身心发展和成长成才规律,注重个性、特长发挥,以及多样化、个性化培养。三是建立富有时代特色的人才观和多元化的质量观,过去学习好就是人才,现在不一样了,更重视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要求我们优化人才培养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标准要符合阶段发展规律,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的人才。四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改革促发展,什么是内涵发展?以育人为根本任务,将教育质量作为学校的声誉载体和生命线,部分民办高校已出现招不到学生的情况。如何坚持协调发展?学校的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发展速度要协调发展。特色发展,通过长期积累,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比较优势,这就是我们得以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需要长期积累。和谐发展,坚持师生为本,体现人文精神。要统筹兼顾,抓住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些观点,在学校里面知难、行更难,要做到知行合一就更难了,在实际工作中做到遵循规律,注重积累,如大学发展目标出现趋同性,盲目攀比,而对人才培养需求有所忽视。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核心,随着知识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类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发生改变,知识传递方式由单向转向多向互动,这种转变使学校知识权威遭到威胁,学术垄断地位被突破,教育实际效能受到质疑,如MOOC、翻转课堂、微课程等正在流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颠覆,更加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传统教室布局在减少,方便学生合作学习研讨学习的课堂布局在形成。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的合作者,通过师生间的合作交流实现知识获得,这就必然冲击到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
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明晰培养目标。二是明确培养内容,包括课程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校本课程以及教学资源研发。三是改革培养方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学习为主,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扩散。四是保障培养条件,包括经费、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图书资料。
要加强师资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首先要加强师德建设,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教师职业拓展能力,优化教师结构,一方面教师供应总量过剩,另一方面部分学科教师短缺。要大力改善教师生活待遇,使教师能体面生活、开心工作、在竞争中成长,才能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边远地区工作。管理队伍也要加强建设,要精干、高效,专业、敬业,增强服务意识,为教师学生服务,为教学、研究服务。管理岗也要重视问题研究、开展干部培训。
现代学校制度是学校发展的制度保障,所谓现代学校制度,就是学校与政府的关系,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分类指导,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通过使用规划政策、经济杠杆、督导评估、信息服务等方式指导学校发展。学校要成为内涵发展和质量建设主体,依法自主办学、自主发展、自我约束。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一方面适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坚守办学理念、学校精神,避免急功近利对学校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要优化,重视民主管理,尊重教师、学生、家长参与权、学校行政权力要平衡与监督、校务要公开、信息要透明。管理体制改革,包括人事聘任和教师考核制度,还有学习制度、考试制度、学生管理制度、质量保障如何深化改革,还要建立学校常态管理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要营造优良校园文化,使用一位学者的定义,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人文品格和价值理念,它内化于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和学术品位,外显于学校的制度规范、行为方式和物质条件,其作用在于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学校的发展方向,是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和特色发展,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支撑,贯穿于学校管理和人才培养全过程。
编辑:罗韦
关键词:教育 学校 钟秉林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