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党派声音
大爱越天山 光彩事业援疆“造血”扶贫20年
大爱越天山——光彩事业援疆“造血”扶贫20年纪实
2011年光彩事业新疆行捐赠仪式
“我们决心在合法经营、不断扩大再生产的前提下,和老少边穷地区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一起谱写我们的共同理想;一起创造我们共同的财富;一起携手共同发展;一起达到共同富裕的美好目标。”——摘自《让我们投身到扶贫的光彩事业中来》倡议书
重忆光彩缘起,我们必须将岁月的指针拨回20年前那个夜晚。
1994年4月22日,北京国谊宾馆的一个小会议室灯火通明。尽管是夜已深,但参加全国工商联七届二次常委会的方小文、王力、王命兴、刘永好、汪远思、张芝庭、张江平、范建中、周晋峰、韩伟仍毫无倦意的进行着热烈讨论。
第二天,在全国工商联七届二次常委会上,这10位民营企业家向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发出了《让我们投身到扶贫的光彩事业中来》的倡议。倡议号召全国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家到老少边穷地区兴办项目、开发资源,为缩小地区差异、促进共同富裕作贡献。
中国光彩事业由此发端。它标志着中国民营企业家感恩国家,践行小平同志倡导“先富帮后富”的行动跨入了崭新的境界。
光彩事业发起后的第一个大型公益项目,即著名的“和田打井工程”——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一起,组织民营企业家捐款1500万元,在南疆和田地区实施打井和改水工程,解决了当地数十万群众的饮水困难,从此掀起了全国农村的防病改水工程。
可以说,“和田打井”不但让刚刚起步的光彩事业名动一时、影响力迅速提升,由此也拉开了20年民企大爱援疆的序幕。
全国齐助“和田打井”
1994年8月2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的李瑞环同志考察新疆,在和田县了解到部分农牧民仍在饮用涝坝水的情况。
当李瑞环得知和田有打井队,当即表示:想办法通过刚发起的“光彩事业”活动,给每个自然村打一口井,先从和田县试点搞起。“资金到位后,地县领导要上下动员,集中力量解决这个问题。”
回到北京后,李瑞环很快把自己全家捐助的2万元现金托人送到和田,用来打第一口井。在他亲身的带动下,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号召社会各界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帮助和田县打井。
一时间,全国各地的民营企业家都积极行动起来,踊跃向和田捐钱打井。根据当年的资料记载,仅在广州一地,广州市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及部分工商社团就在十多天时间内踊跃捐资认捐了100口井的工程费用共200万元人民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解决新疆和田地区饮水的行动中,全国各地的民营企业家们起到了开路先锋的角色。与此同时,很多省市的光彩事业也正是由此发展开来。
记者了解到,正是在1994年为和田打井捐款的热潮中,辽宁省沈阳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组织全市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积极参与。沈阳市共打井30口,在全国打井捐款数靠前,得到了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的表扬。沈阳市的光彩事业从此如火如荼。
“和田打井”对全国民营企业家的影响,不仅在当时,更体现在随后几年甚至一直到今天。记者一次遇到来自新疆美克美家集团的董事长冯东明,聊天得知,美克美家1996年向和田打井改水工程捐款12万元,虽然钱数并不是很多,但由此拉开了美克美家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序幕。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和田县的打井改水任务一年后全部完成,3年后,和田地区的老百姓都喝上了清洁卫生的饮用水。如今,在新疆天山南北已经全部完成了改水工程,受益的老百姓数以千万。
扶贫新模式深耕新疆
“我们决心在合法经营、不断扩大再生产的前提下,和老少边穷地区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一起谱写我们的共同理想;一起创造我们共同的财富;一起携手共同发展;一起达到共同富裕的美好目标。”
这是光彩事业从最初的一纸倡议,发展成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的社会扶贫事业。
这种由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们独创的全新扶贫模式,已经超出了单纯扶贫的意义。本着“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原则,民营企业家在帮助贫困地区脱贫的过程中,也实现了企业自身的健康有序发展。
记者了解到,2001年、2003年新疆自治区工商联分别举办了两次南疆扶贫活动,活动期间率领11家民营企业进行考察,洽谈合作项目意向31个,总投资10亿多元,促进了南疆光彩事业扶贫活动的深入开展。
在新疆自治区光彩事业促进会的组织推动下,各地民营企业积极在新疆投资光彩事业项目。比如新疆华凌集团在库尔勒市投资8亿元建设华凌南疆市场,解决数千人就业,有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新疆宏景投资集团在喀什市投资1.5亿元兴建商业步行街,直接解决1500人就业,还在乌鲁木齐县南山建设旅游项目,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等。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新疆自治区共实施光彩事业项目306个,到位资金72.69亿元,培训人员4.18万人次,为自治区的改水工程、自然灾害救助、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3.92亿元。
“民营企业家要有一种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要带着深厚的感情投入到新疆的经济和社会建设中来。”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国光彩会副会长全哲洙对于民企援疆寄予厚望。
“不把支援工作当作哗众取宠的资本,而是真心实意帮助当地发展经济。”娃哈哈集团2003年投资1.3亿元在新疆成立石河子公司,开始援疆第一步。2008年,其又在新疆成立昌吉公司。新疆当地的几个企业投产以后,产值、效益年年均大幅上升,给了娃哈哈在新疆地区发展的信心。
象娃哈哈这样变“输血式”支援为“造血式”支援的民营企业,在新疆比比皆是。他们不仅为当地带来资金、技术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为受援地企业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市场观念,让企业自己能赚钱、能发展。
民营企业通过这样的帮扶新模式,不仅为新疆培养了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产业队伍,使受援企业真正成为当地人自己的企业,可以长期受益;另一方面,在帮助新疆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带动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实现双赢,如此让援疆工作保持了持久的生命力。
深入推进“光彩事业地州行”,是新疆光彩事业在发展中探索出的又一条有效路径。2009年6月,在哈密地区伊吾县开展的“光彩项目伊吾行”活动中,29家民营企业向伊吾县光彩项目基金捐款捐物超过600万元。
为确保捐赠款的合理使用,新疆自治区工商联与自治区慈善总会、伊吾县政府共同签署了《伊吾县“民营企业家光彩事业基金”》协议,主要援助全县贫困户小额生产资金借贷、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就学援助、关爱老年人专项援助等,为该县农牧民的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11年,在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举行的“光彩事业托克逊行”活动中,40余位企业家为托克逊县踊跃捐款捐物,捐款总额达509.2万元,捐物折合人民币131.9万元。
2012年11月,“光彩事业察布查尔行”考察团向自治县捐赠576.8514万元款物。同时,此次帮扶活动中共引进、落实项目18个,项目投资金额达12967万元。仅2012年已落实的项目就达13个,总投资8319万元,到位资金7968万元。
可以说,通过20年的默默奉献和努力坚持,全国各地的民营企业以“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精神,以回馈社会的价值取向、道德情操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光彩事业全新的理念、独特的模式深入新疆,成为推动天山南北经济社会持久发展的重要动力。
积极投身援疆大潮
2010年5月,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援疆目标定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此举使民营企业到“少、边、穷”地区投资迎来了新契机。
在此背景下,全国工商联把贯彻中央援疆工作指示精神和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结合起来,高度重视援藏援疆工作。2010年11月,全国工商联援藏援疆工作座谈会召开,积极组织和引导民营企业投身援藏援疆和西部开发。
2011年8月30日-31日,由全国工商联和中国光彩会共同组织的“光彩事业新疆行”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办,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中国光彩会副会长全哲洙率领100多位企业家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参加了9月1日在乌鲁木齐开幕的“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
据记者了解,那次参加“光彩事业新疆行”活动的民营企业家阵容强大,有7位全国工商联企业家副主席报名参加,参加活动的还有5位中国光彩会副会长,一位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代表团中的46位企业家都颇具实力和影响力,为响应国家支援新疆和西部发展的号召,他们抛开企业经营的各种繁杂事务,深入一线考察的务实作风和敬业精神以及对新疆经济发展的真知灼见,都给新疆自治区和兵团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
活动同期举行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知名民营企业恳谈会暨签约仪式”,这些企业家们与新疆地市政府及企业签约金额高达1226.89亿元,超过了亚欧博览会新疆自治区内联合作项目集中签约金额的三分之二,与2010年第19届乌洽会1260亿元的签约总金额基本持平。并且项目涉及的领域更是国家产业政策引导的新能源、新材料和生态环境等,投资布局更趋合理和科学,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会有力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新疆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还有力促进了新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除了项目投资之外,四川宏达集团、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复星集团、宁夏宝塔石化集团、正泰集团、豪德集团、汉能集团、亿阳集团等八家企业又通过全国工商联向新疆自治区和生产建设兵团共捐赠1700万元,用于资助新疆的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
“此次来到新疆,亲身感受到这些年来新疆的很大变化,工商联有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发挥产业援疆优势,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投资项目。”全哲洙当时在活动中强调,民营企业在新疆要选择性地建设符合当地实际及市场的项目,并把民生和项目总体规划结合起来。“以项目为抓手、以民生为重点,为新疆的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
实际上,在全国工商联推动民营企业援疆的过程中,除了那些投资上千万的大项目、大手笔,也有很多通过创新模式而关注民生的“小善”。其中,与江苏昆山五月太阳能公司合作推动的“暖民工程”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江苏昆山五月太阳能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贵明,也参加了那次在新疆举行的亚欧博览会。虽然当时他并不是全国工商联代表团的成员,但没想到的是,一年以后,他会通过与全国工商联的合作而与新疆结缘。
那次亚欧博览会,不但让徐贵明结识了不少来自边区的朋友,还了解到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阿勒泰地区边境线长达1197公里,那里有4.16万长期游牧散居的牧民,且因国家电网辐射不到这些农牧区,牧民家庭(帐篷)多少年以来既无照明用电,也无生活用电。
2011年11月,徐贵明将他们研制的一套简单、实用且携带方便的太阳能家用发电系统,附带电视机、LED照明灯、电热毯和电热背心等,免费赠送到阿勒泰地区的牧民手中试用时,取得了显著成效。
其时,阿勒泰地区的领导一直为解决牧民用电困难,千方百计地想办法。五月阳光的新产品恰恰将这一难题迎刃而解。但事实上,五月阳光是一个规模并不大的民营企业,没有实力无偿捐赠给当地牧民过多的产品,而阿勒泰当地的经济状况,也拿不出过多的费用,但牧民的生活困境不容耽搁。这时,阿勒泰地区的领导想到了全国工商联,想到了光彩事业。
在全国工商联领导的直接关心下,2012年初,全国工商联扶贫与社会服务部会同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草拟了与昆山五月太阳能设备有限公司签署的《订购产品协议》和与新疆阿勒泰地区畜牧兽医局签署的《资助协议》。在西部光彩帮扶基金中拨款100万元,购置太阳能设备200套,支持阿勒泰地区牧民“暖民工程”。
“暖民工程”送温暖活动取得成功后,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应。其后,中国民生银行又出资220万元,向昆山五月太阳能有限公司订购400套太阳能家用发电系统,免费发放给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部分农牧民,实施“光彩·民生工程”。2013年,中国民生银行再次出资320万元,与正泰集团合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00户和两个边防哨所解决了太阳能照明问题。
这种通过使用捐赠款向生产企业采购物品,向受捐地区捐赠实物的全新捐赠方式,既避免了捐赠过程中间环节的损耗,有效地保证了捐赠的直接性和安全性,又为企业提供了回报社会奉献爱心的平台,达到了捐赠的最佳效果。
“阿勒泰地区的牧民几乎都是哈萨克族,虽然彼此之间语言交流并不通畅,但每到一户牧民家里,牧民们总是提前到户外迎接,进门后先让吃饭。这些东西都是牧民珍藏着舍不得吃的,但是却慷慨地拿给我们的工作人员享用。”回忆整个过程,徐贵明说最大的收获是感动。“在工作结束告别时,牧民们全家送行,那种依依不舍的深情让我至今难忘。”
通过那次“暖民工程”,五月阳光“绽放”在了新疆。其后,徐贵明在乌鲁木齐成立了新疆五月阳光太阳能设备有限公司,目的就是更好地服务边疆的牧民。
探索可持续的援疆之路
2014年5月28日至29日,时隔四年之后,中央召开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要举全国之力,深入推进对口援疆工作。从会议传递的政策思路来看,基建、高效节水、优势资源转化、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壮大等都将成为今后支持新疆发展方面的亮点。
多年的援疆实践证明,强大的外部资本援助或许可以暂时让新疆得到发展,但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来自本土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能力,即必须强化地区经济的“造血功能”。“输血”是表,培育“造血功能”是本,“输血”可以救命于一时,“造血功能”强大才能保证机体的健康持续成长。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必须长期坚持。那就意味着“发挥主体作用”中的“主体”不单单是指新疆,而是包括各大央企、各兄弟省市以及广大民营企业在内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
显而易见,光彩事业践行的扶贫理念,与中央此轮援疆的精神完全相符——坚持“输血”与“造血”、“硬件”与“软件”、“支援”与“互利”相结合,使援受双方合作更加紧密,才能共促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民营企业在支援新疆的同时,也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寻求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
实际上,很多企业早已瞄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蓝图为新疆发展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
喀什月星上海城是月星集团践行光彩事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参与上海对口支援新疆的投资项目,也是上海援疆的最大单体项目。工程开工建设三年多来,在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上海、新疆各级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月星集团克服了项目建设工期紧、不稳定社会因素多等困难,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紧张奋战,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营,目前运营形势喜人。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结束后,月星集团迅速行动,积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喀什地区调研时强调的“保障稳定、促进就业、加快发展”总要求,新疆喀什月星上海城二期工程已加快前期准备,即将具备开工条件。月星集团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全面完成喀什月星上海城家居博览中心、中南亚国际商贸中心、生态居住小区为一体的新型城市功能区,总建筑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近100亿元人民币,全部建成后将提供数万个就业岗位,容纳近10万人居住,为喀什特区建设增添浓墨重彩的华章。
在新一轮援疆工作中,以月星为代表的一批大企业抢先进驻,不仅带来了项目的投产,还为新疆提供了智力支持,推动了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实现了企业自身发展的跨越。
为了让更多像月星这样的民营企业走进新疆、投资新疆,更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二次援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决定联合新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举办“中国光彩事业南疆行”活动,并于2014年5月10日在北京首开招商项目推介会,推出14个大类、1219个总额超过9152亿元的招商项目,邀请企业家们参与投资。
据记者了解,此次光彩行活动以“弘扬光彩精神,促进南疆发展”为主题,以产业援疆、光彩捐赠为主要内容。主体活动将于8月中旬在喀什地区举行。
“此次活动是推动民营企业参与援疆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实现新疆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对加快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构建了一个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围增进各民族友谊、感情、信赖的平台。”新疆自治区党委常委肖开提·依明指出,新疆既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又最有条件争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排头兵和主力军。“欢迎广大民营企业家到新疆投资发展,促进南疆企业与全国知名企业的联系与合作,让南疆各族群众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谢经荣也表示,希望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将内地的资金、管理、技术、信息等优势与新疆的资源、区位优势对接,通过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光彩事业活动,把自身企业的发展与新疆尤其是南疆的扶贫开发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以项目为抓手,以民生为重点,实现双赢,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援疆之路。”(记者 傅春荣)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新疆 光彩 事业 援疆 全国政协主席 李瑞环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