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3名战士为救老乡舍身挡住砸落木头
阅读提示:余震中废墟倒下来,3名解放军扑在老人身上,用身体挡住砸落的木头。3名战士不同程度受伤,老人毫发未伤。昨日,老人拦下解放军找恩人。
前天,记者采访两名受伤战士
一个说摔伤了一个说累倒了
昨天,老人拦下他俩要谢恩人
秘密还是没保住……
▲战士石一以格(左一)、毛祖跃(右一)在废墟前和被救老人偶遇,老人十分感谢两位解放军的舍身相救。
余震中废墟倒下来,3名解放军扑在老人身上,用身体挡住砸落的木头。3名战士不同程度受伤,老人毫发未伤。昨日,老人拦下解放军找恩人。
老人拦路谢恩人
昨上午,重庆晚报记者跟随14集团军某部战士去搬运救灾物资。路过一处帐篷时,被一个60多岁当地老人拦下。他凑近个头较高的一名战士问:“那天救我的几名战士怎么样了?”老人指了指帐篷侧后方的一片废墟。“什么时候?”高个战士话音未落,老人就确定地说:“就是你们,口音我听出来了。”
高个战士安慰老人:“没事!”“怎么会没事?两个都血流满面的,你还一瘸一拐的。”老人说。“真没事,你说那个战友已经住院治疗了,没有大碍的。你看我们两个还在这里嘛!”高个战士继续安慰老人。
高个战士叫石一以格,他身旁个头稍矮的战友叫毛祖跃,正是老人要寻找的3个解放军战士中的2人。
深夜余震有人呼救
老人说,救他的战士,应该是第一批赶到震中龙头山镇的解放军。石一以格说,他们隶属14集团军驻滇某部,地震时正在野外拉练。近百人的先遣队震后1小时就接命令开赴震中。
余震接连发生,8月5日凌晨1点左右,官兵们已超过40小时没有睡觉,他们刚帮灾民搭建好100多顶帐篷。一阵地动山摇后,后山传来呼救声:“有人被砸了,快来人??!”
3战士叠罗汉救人
官兵们立即跑步前往。两分钟后,战士们发现了被砸的年轻女子。女子受伤不算严重,但好像不能走动,一旁还有一个60多岁老者和几个热心人。
“这里危险,房子摇摇欲坠。你们快撤,伤者交给我们就好。”带队干部一边劝说救人群众撤离,一边组织施救。
“我们能帮一把是一把!大伙齐力了,我们把她抬下去。”老人喊道。就在此时,又一波余震来临。在手电筒照亮下,个子较高的石一以格发现了正在掉落的废墟,他大喊:“?;だ舷?!”
话音刚落,包括石一以格在内的3个战士趴倒在老人身上。有的用双手和身体护住老人的腿脚,有的用双手和腹部护住老人的头,还有一个战士直接抱住老人,侧趴在地上,身体护住老人身体。
砸落下来的是夹杂着石块的木棒,3个战士都被砸中。3人来不及查看自己的伤情,默契地抬起老人往外跑。
接受采访隐瞒真相
来到空旷安全地带后,战士们才发现自己不是脚趾没有知觉,就是血流满面。老人只是惊魂未定,身上没有任何明显外伤。
石一以格的脚被砸中,不仅有淤血,还出现肿胀,走路一瘸一拐的。毛祖跃的面部也被废墟擦脱了一块皮。受伤较多的周海明,眼角附近被划破,缝了好几针,被送到震中医疗点救治。
目前,3名战士已无大碍。只是毛祖跃的脸上伤疤显得有些显眼,石一以格走路也还有些不太正常———其实前天,在直升机投运物资时,重庆晚报记者就注意到这个伤疤新兵和一瘸一拐的高个老兵。采访他们时,一个说是摔伤了,一个说是累倒了,没想到受伤真相竟然是为了?;だ先?。
3个战士中,年龄最大的是石一以格,参军11年了,彝族,班长,参加过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
重庆晚报特派首席记者 夏祥洲 冉文 记者 彭光瑞 摄影报道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战士救老乡舍身挡木头 3名战士叠罗汉救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