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河南全省受旱面积2583万亩 农民含泪铲除绝收玉米
河南农户程天彪承包的600亩玉米、高粱等作物全部绝收摄影/新华社记者 李安
河南郏县十字沟水库已经干涸,库底干裂
河南全省受旱面积2583万亩 74.2万人饮水困难
旱区农民含泪铲除绝收玉米
根据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8月3日统计,全省受旱面积为2583万亩,重旱面积增加到了739万亩,因旱饮水困难人数达到74.2万人。为积极抗旱,河南省各地各部门投入资金1亿多元,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达到14.28亿元,浇灌8309万亩次。
驻马店:全村300亩玉米都没结棒儿
自8月4日起,河南驻马店市西部的重旱区开始机割绝收的玉米。“7日就立秋了,季节到了;就是有水浇,也不结棒儿了。”村民含泪告诉记者:“玉米长在地里,耗地力;机割粉碎玉米秆还田,还能养养地,等待10月份种麦。”
记者来到遂平县凤鸣谷管委会的邵庄村时,见玉米地里有3台“雷沃”在忙着收割一人多高的玉米,玉米秆被作业滚刀从根部斩断后,“滚”进滚筒被粉碎,然后被“吐”进大田。
“俺家16亩玉米,没结一个棒儿。”高振声老人告诉记者:他们这一带,因地势较高,沟里没水,井里没水,玉米没法浇,全村有300多亩玉米没结棒儿。
记者在驻马店市西部的重旱区——驿城区的沙河店镇、遂平县的文城乡、西平县的出山镇等乡镇走访,发现有60多台大型收割机在收割绝收玉米。“收割一亩30块,一台一天收割100多亩。”机手彭长青告诉记者:他是遂平县文城乡文城村的,是第一天收割。“手机快被打爆了,五六天以后的‘活’也排满了。”
“没棒儿的绝收玉米地,及时收割和秸秆还田是一种科学举措。”西平、遂平和驿城区的农业专家告诉记者:专家们奔赴田间地头,指导重旱区的村民,正在对那些浇水也没救的玉米地进行收割,以确保地力不再被损耗。
鹤壁:3000村民合用的一口井没水了
鹤壁市各县区目前正遭遇较为严重的旱情。记者了解到,浚县屯子镇门村行政村五个自然村3000多村民合用一口饮水井,平时自来水直接进家,6月以来突然停水,村民们有些措手不及,于是纷纷买来水罐,到有水的地方去借水或买水。而分布在火龙岗一带的其他村落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
记者在淇滨区大河涧乡牛横岭村田地看到,这里种的玉米只长了10多厘米。村民牛玉保说:“前段时间没有雨水不敢种,后来实在等不了了,挑水播下了种子,可现在又不怎么下雨了,苗根本就长不起来。”
据鹤壁市水利局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鹤壁省、市、县、乡四级财政共投入抗旱资金950万元,重点对吃水困难村建设饮水应急项目,对火龙岗、西部丘陵深井浇灌区农田灌溉进行补贴。
三门峡:时隔6年再喝黄河水
记者从三门峡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目前该市87座水库中,已有28座干涸,21座蓄水在死水位以下;4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出现断流。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由于供三门峡市区30万人饮水的卫家磨水库没水,该水库已停止向市区供水,至今没有恢复,城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只能临时靠从黄河提取处理的备用水源解决。
这是2008年后,三门峡市区首次改喝黄河水。目前,该市财政已紧急下拨抗旱经费100万元,各县(市、区)财政已拿出120万元支持抗旱工作。
文/大河报
平顶山:两三个月都没下雨了
河南平顶山市叶县常村乡五间房村地处山区,是本次旱灾的重灾区之一,村民王老伯在电话里告诉北青报记者,村民平时的生活用水多是倚靠山间泉水,由于现在两三个月都没有下雨了,山上就没水了,水库早就干了。
“五月份我们把玉米种子撒到地里后,断断续续下了一点雨,但是降雨量很少。从上次下雨到现在有一两个月了,一滴雨都没下。我种了四亩多玉米,有一半压根没有长出苗,另一半长出了一尺高的苗,但是叶子已经蔫了。还有一亩多的黄豆,连苗都没有长出来。”王老伯说,天气实在太干旱,村子里的人连生活用水都没有,更别提给庄稼浇水了。
20天前,乡政府开始派大罐车来送水,村里的每家每户可以分到一缸容量8桶的水。王老伯说:“刚开始,乡里的运水车两天来送一次,过了一段时间,就三天来一次。现在可能灾情比较严重,已经过了三天,还没有来送水。”
王老伯的四亩多玉米地今年共投入了800多元钱的化肥和三四百元的种子钱。他说:“看这情况,今年是要颗粒无收了,投入的钱也都打水漂了。再过一个多星期,我就开始秋耕,为种小麦做准备了。反正现在的玉米苗子根不深,直接耕地就行。”据王老伯介绍,村子里的年轻人眼看种地无望,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子里都是老人和妇女,有的妇女干脆给孩子找了保姆,自己也出去打工了。
刘女士在河南老家也有二十几亩花生地,她说:“由于今年干旱,村子里多打了几口二百多米深的机井,很多农户临时购买了喷灌用具,平均两三户共用一口井,到现在已经浇了两次水。村子里往年可以游泳的河水现在都干涸了,沟里也是干的,只能将井挖得更深来取水。”刘女士还告诉记者,这两年气候异常干旱,村子里很多人都把农田承包给别人耕种,自己则外出打工去了。
文/本报实习记者 张丽沙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河南受旱 农民铲除玉米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