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网传21岁考古奇才郝笛身家过亿 专家戳穿神话
网传21岁考古奇才郝笛身家过亿 专家戳穿“神话”
“5岁开始迷恋文物,八九岁就赚了17万元,12岁发现‘白金三品’和‘鱼肠剑’、撰写出《发现鱼肠剑后的探索》《棘币初探》等多篇论文,21岁身家过亿……”
这是最近在微信朋友圈“疯传”的一篇“神文”。在这篇标题为《震惊:他生下来就已经5000岁神童郝笛,21岁身家过亿》的“神文”中,天津一名叫郝笛的年轻人被冠以“天才考古少年”的称号。不过,不少网友一边转发,一边发出质疑声,有的干脆在标题后面写上“求戳穿”。“天才”郝笛到底是何方神圣?记者多方联系郝笛未果,但找到了“发现”郝笛的记者、熟识郝笛的文物专家,通过他们,戳穿了一些“神话”,大致“考证”出一个“不是什么神”的郝笛。
他是一个商人,不是“神”
其实自2002年起,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媒体对郝笛进行报道。在可以查到的消息源中,最早的报道来自天津《每日新报》,于是记者赴天津,辗转联系到了第一个采访报道郝笛的记者魏孝民。魏孝民称,2001年他给郝笛拍了一个图片新闻,网上流传的很多郝笛在家中研究收藏品的照片都是他拍的。
作为为数不多采访过郝笛的记者,魏孝民对郝笛的印象是,“挺有城府,不像同龄的孩子。面对采访镜头,一点都不紧张。”
魏孝民称,报道郝笛的想法,源自他与天津市文博学会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会长何志华的一次聊天。“何大爷说协会有个喜欢研究古币的孩子,我一听挺感兴趣,就联系采访了。一开始我觉得这孩子年龄小、爱好收藏,挺好的,可没想到出名后就和过去不一样了,不单纯了。”据魏孝民介绍,郝笛后来热衷一些经营活动,口碑也就大不如前了。“他父亲是一个商人。至于郝笛,他是人,一个商人,不是什么神。”
事实上,1985年出生的郝笛,现在已年近30。但在每隔几年就会出现的各种传奇故事里,他一直是少年。
7月11日,记者在天津文庙博物馆院内见到了何志华,一听记者想了解关于郝笛的事情,他长叹了口气。“我都十几年没见着他了。”何志华对他的评价是:“就是对古钱币热爱,谈不上天赋,不可能有与生俱来的天才、神童。”
七八岁就给故宫文物挑错?瞎扯!
与何志华、魏孝民相比,古钱币专家、天津市钱币学会理事王宗发认识郝笛时间要更早些。
“神文”称,2001年11月30日,天津某文物发掘现场,十几位考古专家没能说明白一块刚出土的铁疙瘩的来龙去脉。一筹莫展之际,16岁的郝笛出现了,并说:“这是清咸丰年间福建宝福局铸造的铁钱,因工艺粗糙没有流通,就运到天津当炮砂!再往下挖还会有炮弹。”10分钟后果然挖出一颗直径4厘米的铁炮弹。
“那些都是我研究出来的。他关于古钱币的一些言论都是我发表在文章里的一些东西,那些文章我都给他看过。”王宗发苦笑道。
“神文”里还提到,郝笛收藏了大量古钱币,“20万余枚铜钱,且无一重复”。“可笑,不可能!这都是外行话。铜钱是古代流通货币,铸造时都是一提一提铸造的,不可能20万余枚,无一重复。”王宗发说。
“有些报道说,郝笛七八岁时就在故宫博物院给文物挑错了,这纯粹是胡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他的文物知识从哪来?”王宗发对此质疑。王宗发的质疑也得到了知名收藏人士马未都的赞同,“稍正常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瞎扯,文物鉴定是一个技术活,你没有一定的积累,几岁就能怎样怎样,怎么可能?!”
很多报道说郝笛为北大历史系客座教授,但北大资源学院文物学院院长刘雄明确表示:“当然不是。”刘雄告诉记者,他也是在微信上才看到郝笛,“文物鉴定学是博物学的范畴,没有神童也没有神话”。
编辑:付裕
关键词:郝笛 专家 考古奇才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