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微刺激与改革措施应继续协调推进
二季度宏观经济数据近日公布,在前期稳增长政策集中发力之下,6月主要宏观经济数据整体向好,消费增速保持稳定,投资、工业生产数据有所提升,二季度GDP增速反弹至7.5%,环比回升2%。据此笔者预计,如果下半年“微刺激”与改革措施继续协调推进,三季度中国经济将可以保持向好趋势,全年GDP可以实现7.5%的政策目标。当然,经济数据喜中有忧,最值得关注的是房地产市场的遇冷,投资持续下滑,开工负增长,销售受阻。在笔者看来,房地产恐怕将成为影响下半年经济走势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具体来看,二季度经济数据有如下几点惊喜:一是经济增长虽然遇到挑战,但经济结构调整仍在进行。尽管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下滑势头,但可以肯定的是,决策层摒弃了以往强刺激以促进经济快速反弹的做法,采用了“微刺激”与调结构并举。从数据来看,经济结构调整的效果同样比较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4.4%,超过了固定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后者是48.5%,而货物及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仍是负2.9%。同样值得称赞的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在增强。例如,去年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提升为46.6%,继续保持增速快于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继续提高的势头。
二是居民收入的提升有利于保持中端消费稳定,并有利于引导消费结构更趋于合理。具体来看,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名义增长12.4%,比5月略微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受反腐持续深入的影响,餐饮收入继续回落,6月同比增长9.8%,比5月回落1.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部分下降更为明显,从6.2%降至3.5%,下降2.7个百分点。6月房地产相关消费增速略有提升,但考虑到房地产销售的低迷情况,相关消费回升态势也面临不确定性。
三是“微刺激”陆续开启,基建投资实现反弹。近期财政政策改变较大,5、6月份一改此前零增长的尴尬,财政支出均反弹至20%以上?;醣艺叻矫妫?月份新增贷款超过万亿,社会融资总量接近2万亿,均表明决策层已开始为经济营造平稳的货币政策环境。除此以外,铁路投资、棚户区改造的投入也有所加大。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1-6月固定资产投资止跌回升,同比名义增长17.3%,比1-5月增加0.1个百分点。其中,基建投资同比增速高达25.1%,比1-5月份继续提高0.1个百分点。铁路投资明显加速,达到14.2%,回升5.9个百分点。教育、卫生投资也均向上,增速分别为20.6%、21.4%,比1-5月提高2.8%和1.8%。
四是海外经济前景向好,带动中国出口走出低迷。6月出口同比增加7.2%,进口同比增长5.5%,当月贸易顺差316亿美元。尽管出口反弹不如此前预期强烈,但向上走势反映了全球经济环境改善,此前人民币贬值以及一系列稳出口措施落实带来积极影响。在笔者看来,如果上述基本面因素没有改变,则利于下半年出口。此外,海关总署数据显示,5、6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分别为42.3、42.2,也创近两年的最高水平。
尽管有上述惊喜,但是在二季度经济数据中,笔者也看到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其中,最主要的方面来自于房地产市场。1-6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4.1%,相比于基建与制造业投资企稳回升,房地产投资仍然处于下滑通道。房屋销售遇阻,1-6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6.0%,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6.7%。受此影响,新开工仍然维持负增长,1-6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为-16.4%。
房地产走势将成为决定今年宏观经济走势的关键。从政策来看,当前已经有多个城市逐步退出维持多年的限购政策,行政手段借机退出实际上应该给予肯定。但是,也应该重视房地产过冷对于经济基本面的冲击,毕竟房地产与钢材、水泥、建筑、家具家电等上下游行业密切相关,也与金融风险联系紧密,房地产失速对于经济而言无异于硬着陆。
因此,笔者建议,下半年仍要采取微刺激与改革共同推进的策略。从政策方面,有观点建议降息,但笔者认为,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当前贷款利率已经远高于基准利率,降息意义实则有限。考虑到当前外汇占款的大幅下降,过高存准率对冲资金流入的必要性已经大大降低。笔者建议,降准扩围,由点及面,降低大中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通过释放流动性可以引导资金价格回落,起到降息的效果,进而缓解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
对于房地产对经济增长与民生带来的问题,笔者建议,一方面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应对,特别是京津冀一体化策略,通过资源均等化消除房价暴涨的根源,为新增居民提供住所与改善原有住房条件,从而引导房地产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财政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是重中之重,中央地方财权与事权的调整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对于土地出让收入的过度依赖,同时财税改革加快推进,也将有助于缓解新型城镇化的资金困境。鉴于决策层近期已对财税改革、户籍改革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给出了指导意见,笔者认为,如果二者能够切实落实,将利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为中国经济创造又一增长点。总之,笔者预期,下半年随着改革与微刺激同时发力,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达到7.5%的预期目标。
编辑:罗韦
关键词:经济 房地产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