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记住抗战,记住老兵
今天哪怕最“年轻”的抗战老兵,都已是耄耋老人,记住他们,不仅要承认他们的抗战历史功绩,更应给予其应有的待遇和照顾。
7月8日,多名新四军老兵在京参加了学习贯彻习近平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讲话精神座谈会,表示“我虽然不研究历史,但可以做历史的见证者”。
光阴荏苒,全民族抗战爆发,迄今已过去77年,抗战胜利距今也已有近70年之久,卢沟晓月尚在,石狮弹痕犹新,但当年风华正茂的老兵们,如今却早已过了耄耋之年,期颐之寿。
抗战是一场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已作为一段完整的历史永铭史册;抗战也是一场由亿万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用鲜血、生命为代价去拼杀、去战斗的民族解放战争,这段不可磨灭的历史,是由一个个微小但具体、生动的人名连缀而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有义务将抗战这段渐渐远去的历史,用忠实、翔实、生动的笔法记录下来,以飨后人,以儆后世。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宏大叙事,更需要将亲身经历抗战血与火洗礼并幸存至今的抗战老兵的事迹、叙述、文物搜集整理,去芜取精,客观地记录下来。
老兵不死,却终究会渐渐凋零,而今已有成千上万的老兵,带着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细节和故事,悄无声息地从我们身边匆匆离去,如今健在的每一位,都是一段亟待挖掘、抢救的活的历史。对此,必须有使命感、紧迫感——挽救这段历史中的一个个细节,趁现在还来得及。
老兵们不仅是历史、细节和故事,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经历了种种坎坷、磨难,这对他们每一个人而言,都是百味错杂,甘苦自知。今天哪怕最“年轻”的抗战老兵,都已是耄耋老人,记住他们,不仅要承认他们的抗战历史功绩,更应给予其应有的待遇和照顾。
毋庸讳言,在整理抗战史料过程中,不免遇到这样那样的干扰,从而影响了信史之信;再者,许多老兵的回忆、履历,存在诸多晦涩、混乱和难以索解的成分,这不仅在全世界关注抗战、关注老兵命运的中国人中引发许多激烈争论,也影响了部分人对整理抗战史、关爱抗战老兵的积极性。
但唯因如此,我们才更应抓紧不多的时间,趁故事尚新,遗老尚在,把更多的史实、细节留住、澄清。
记住抗战,记住老兵,并非仅仅一个概念、一句空话,而应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使命。
□陈在田(学者)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抗战老兵 抗战 南京补贴抗战老兵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