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香港知名人士谈“占中”:青年勿以身试法影响未来
随着“6·22投票日”临近,发起“占领中环”活动的香港反对派全力催票。一方面增设题目,掩饰清一色公民提名选项,另一方面又扬言“不够十万票、‘占中’玩完”,以退为进博取民众同情。种种做派惹得新华社香港分社前社长周南都出来说话了,直指“占中”者意图篡夺香港管治权。近期,众多香港知名人士也对“占中”观感不佳,甚至直斥其非。
“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香港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近日再次出面指出,“占领中环”的“占”字让人感觉事态十分紧张。他表示,“占中”不但影响香港经济、金融业以至社会繁荣,也有损香港的国际声誉。
李兆基去年出席新闻行政人员协会的交流晚宴时就曾主动提到“占中”。他认为“占中”的口号及态度过激。李兆基引用孔子的话,指君子有三戒,其中一戒是“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奉劝时下青年三思,直言香港示威游行不可过激。
长江实业集团主席李嘉诚之前在业绩记者会上明确表示,自己说得很清楚,“占中”对香港人不利。即使是“占中”一小时,都对香港不利,争取民主不一定要“占中”才可达成目的。
香港著名企业九仓集团副主席吴天海表示,“占中”是某些人行使权利,但大原则是不能影响其他人行使权利。对于“占中”,中环的大企业已做好应对措施,相信受影响最严重的将是一些中小企业。此外,中环还有很多服务业,如私人医生,也不应受到阻碍。吴天海说,有不少老弱病患者前往中环求诊,“占中”活动会令市民不便,对他们不公道。希望“占中”人士在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尽量兼顾其他人的权利。
会德丰主席吴光正近日也指出,“占领中环”行动是要与中央对着干,以违法方式去剥夺他人利益和自由,来发表个人意见,相信港人未必认同此类做法。他认为,政府需要受到民主监督,但香港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政治需要妥协,不能过于理想化。他质疑说,“连‘爱国’定义都不一致的地区,如何可令‘民主’达到一致”?
香港的一个警讯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工商总会会长王庭聪介绍,商界正研究应对策略来保障自己。他表示,虽然“占领中环”行动发起人多番强调,会以“爱与和平”来“占领中环”,行动会拒绝任何暴力行为。但乌克兰等国家的政治骚动,最终演变成社会动荡,就是对香港的一个警讯。王庭聪呼吁各界应该冷静商讨,不要损害香港社会的繁荣稳定。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基本法委员会委员谭惠珠强调,香港的经济发展要稳定,大家可参考泰国曼谷发生的事。社会一混乱,资金就会流走,不要以为别人会永远留在香港这个金融中心。而且香港现在有很多所谓和平示威,很容易变质为激进分子冲击特区政府。谭惠珠说,她看不到“占中”发起人有何本事防止这些事情发生。
香港商界立法会议员廖长江直言,中环是香港的心脏,而国际金融中心尤其讲求信心。若有人占领香港的心脏,会造成对心脏的直接伤害,削弱对香港金融市场的信心。若要重新建立这一信心,需要很长时间。而行政长官梁振英早前在立法会答问大会上表示,一旦中环金融中心区被瘫痪,有商界人士打算诉诸民事索偿,要求“占中”者赔偿损失。廖长江认为,这绝非无理取闹;至于索偿的结果如何,法庭会做出相应的判决。
简松年律师行首席合伙人、全国政协委员简松年接受香港媒体访问时表示,参与“占中”触犯法律将对年轻人带来“三大祸害”,包括无法申请“良民证”(即由香港警务处辖下发出的无犯罪记录证明书)、无法考公务员,也无法考取律师、会计师等专业资格,也很难到大的公司应聘做事。简松年担心,年轻人不清楚“占中”祸害极深,随时被“有心人”误导,赔上大好前途而“终身抱憾”。他呼吁大家尤其是青年人不要以身试法,留下刑事案底,影响未来留学及找工作。记者 任成琦
编辑:曾珂
关键词:香港 占中 占领中环活动


美再次发射“二手”猎鹰火箭 将10颗卫星送入轨道
中国邮政发行《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京城赏花正当时
英国剑桥举行葬礼告别霍金
马西西接任博茨瓦纳总统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领导人会议通过多项成果文件
多伦多举行复活节游行
中国“最北”湿地迎来今年首批候鸟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