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中国企业家登陆顶级拍卖?。河星?学会藏
收藏界马未都曾经在博客中描绘过这样一幅场景:“拍卖现场挤满了热情奔放的中国人,所有委托竞拍的电话线都占上了,能抢上一部现场电话都算幸福。拍卖一开始,加价都以百万美元计,大呼小叫,老外们马上没了声响,只剩下中国人英勇奋战。”
5月6日,美国纽约艺术市场春拍,一名中国买家以总额2700万美元价格,购得法国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名画《睡莲》;4月,香港苏富比春拍。刘益谦以2.81亿港元(约合2.25亿元人民币,含佣金)拍得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2013年末,大连万达集团在纽约佳士得以2816.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72亿元)的成交价购得毕加索代表作之一《两个小孩》,远远高出1200万美元的最高估价,这是中国企业迄今为止购买西方顶级绘画作品最大的一次手笔。
在房地产和股市日益触到天花板以后,投资文化被认为是未来国家战略的重要一步。“大部分中国人不信任中国的股市,”中国艺术品顾问欧阳后蕊曾这样断言说,“房地产市场的增长已大幅放缓。很多人正在转而投资艺术品。”
而中国也正在把文化当做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领域,把充满活力的艺术品市场当做增强软实力的有用工具,倡导中国社会是美学和美的中心这一观点,将进一步推动社会和谐。
房地产与股票触底之后的选择
众多企业家加入到收藏家的行列。
万达集团购得《两个小孩》让集团旗下的艺术品收藏机构“万达玥宝斋”浮出水面;随后一个月,北京保利拍卖会上,以1.228亿元创去年内地艺术品秋拍纪录的黄胄名作《欢腾的草原》花落宝龙集团。
这只是冰山一角。去年底上海国际收藏论坛发布的《中国机构收藏调查报告》,明确指出“艺术品市场投资收藏企业化、机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据报告披露的数据,从2012年以来,中国国内的企业收藏资金增幅较大,全年达450亿元左右。中国收藏家协会注册的5000多名正式会员中,企业家约占20%,正在申请入会的企业家仍然络绎不绝,其购买力占整个艺术品市场的60%以上。活跃在北京、上海各大拍卖场上的买家,70%以上是企业家。
据公开资料,新疆广汇集团旗下的广汇美术馆近年来收入大批高价艺术品,每年在艺术品收藏方面的支出大约在1亿元,其中包括在北京保利秋拍中以2.668亿元刷新徐悲鸿作品拍卖纪录的《九州无事乐耕耘》。而湖南电广传媒集团的艺术品投资操盘公司—中艺达晨2012年艺术品经营年营业收入约4.2亿元,利润约3.4亿,毛利率79.61%,占公司主营收入的10.38%;2013年上半年收入约2.5亿元,利润1.85亿,毛利率74.32%,利润率10.30%。
此外,上海证大集团的喜玛拉雅美术馆、北京泰康人寿的泰康空间、中国民生银行的炎黄艺术馆等,都在以相似的方式进行艺术品投资,其中泰康人寿每年固定将收益的2%-5%投入到艺术品收藏领域。
“机构收藏已经成为中坚力量,特别是企业收藏已经成为一些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回报率甚至高于其主业。”上述报告称。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研究中心(AMRC)执行总监马学东曾对“企业收藏”趋势做过分析,他认为“扩大企业知名度、塑造企业形象、公益慈善行为、广告公关行为、合理避税等,这些都是刺激企业进军艺术品市场和大量购买收藏品的动机”。
此外,业内分析也认为,从2012年以来,由于艺术品的价格连续多年大幅上扬,投资和收藏艺术品所需要的资金量越来越大,传统藏家或者单一收藏者的实力已经不足以涉足精品市场,也是促成艺术品市场投资收藏“企业化、机构化”的趋势的另一原因。
跑单改写竞拍规则
伴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逐渐繁荣、中国买家的购买力频频惊爆国际的同时,国际拍卖界对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国买家、收藏机构的诟病从未停止。
早些年,国际社会针对中国买家的主要指责在于“拍而不付款”。2010年11月,英国班布里奇拍卖行接受私人遗产小拍,一只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被一干中国人哄抬到5160万英镑(约合5.5亿元人民币)成交,刷新中国艺术品拍卖纪录??上?,这桩令人亢奋的大生意竟然在几个月后跑了单。当时英国《金融时报》、英国《每日邮报》、美国彭博社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拍下天价花瓶的买家未付款,花瓶仍在库中保管,并面临着二次上拍的命运。
海外拍卖场上但凡出现中国艺术品,价格都像坐上火箭般一路狂飙,但事实上,很多拍品根本值不了这个价。于是,当买家事后感觉拍得贵了,应对的方法往往是一走了之,不付账。这个现象最终还导致了苏富比、佳士得等拍卖行坚持了两三百年的“办理竞拍号牌不需缴纳任何费用”的历史被改写,如今他们不得不对中国买家采取特殊的措施,办理号牌,不仅要对竞买人进行调查,还要对银行账号进行核实,并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才可以办理号牌。
针对“企业收藏”的趋势,马学东提出“存在不少问题”,他认为“现在国内机构收藏仅仅处于一个‘收’的阶段,简单地购买艺术品,不少企业虽然建起了美术馆,却缺乏自己的收藏体系。”
在马学东看来,应当通过合理的机制建立起自己的收藏体系,对自己的藏品进行学术研究和梳理。“如果仅依靠机构负责人的喜好就选择收藏什么类型的作品,或是仅凭借一两位专家帮助机构来建立收藏系,这样的机制不能够保证建立起一个好的机构收藏。好的机构收藏,应该是在美术史的价值判断基础上,形成机构收藏的价值观。在明确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才会使收藏目标定位明确、富有特色。”
同时,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喜玛拉雅美术馆创始馆长沈其斌则直言“企业收藏”的另一个问题:企业美术馆建起来容易,运营和维护难,不少企业在建美术馆前根本没有做好长期规划。“浩浩荡荡的房地产公司美术馆,大部分都在挂羊头卖狗肉,都是为了拿土地、拿优惠、拿补贴,匆匆忙忙就把美术馆建起来了。”
但一些艺术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分析却认为,现实没那么沮丧。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最新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2013年秋季)》称,在平稳发展的行情影响下,中国艺术品市场去年也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据AMMA分析,2013年艺术品投资者的收藏观点和收藏品位也在转型。经过2010年和2011年的市场泡沫化、资金盲目入市,大量短期艺术品投资基金在2013年寻求套现退出,已有不少高价作品迫于套现压力以低于购入价抛售,还有更多在高点入市的投资品因市场下调被套牢。因此,目前的收藏观念已经从2010年和2011年的盲目进入,变得更加理性和平稳,不再是对艺术品“暴利”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与此相伴随并为可喜的转变是,越来越多的收藏机构和个人开始重视藏品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及对建构企业品牌的功能,而不再单纯看做一种投资工具,只重视它的金融功能和财务功能。这主要体现在越来越多的收藏机构和个人把收藏规划建立在构建企业或私人博物馆、美术馆的基础上。与这些收藏理念转型相配套的是,对新藏品风格的期待和探索。由于近现代书画及当代艺术市场价格已严重透支,大多数藏家都致力于寻找下一波的收藏风格:更具有时代性、与时俱进的新探索、新风格。具体到艺术市场的新门类和新板块上,可以说新工笔国画,无论在学术讨论、展览呈现,还是在市场运作上都已崭露头角,成为迅速崛起的新兴板块。”
编辑:付裕
关键词:收藏 艺术品 中国 市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