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南红玛瑙5年价格涨百倍:涨幅远超名人字画房地产
“疯狂”的南红
5年价格涨百倍,市场混乱缺行业标准
本报记者 公培佳 北京报道
电影《疯狂的石头》再次照进现实。这一次,不是家喻户晓的翡翠、和田玉,而是尚不被多数人熟悉、但一出山就被快速打造成收藏界“黑马”的南红玛瑙。
南红到底有多红?《华夏时报》记者近日走访南红消费收藏热度居首的京城市场了解到,从2009年开始,南红原石和成品价格一年都要翻几番,同比涨幅远超名人字画和房地产,更别提股票与黄金了。
“5年价格涨了上百倍。”近日在北京红石坊举办的首届中国南红文化研讨会上,既是专家又是藏家的北京珠宝玉石协会副会长季荣伦对记者直言。在同一场合,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南红专业委员会会长丁在煜在承认“南红价格大涨”的同时,却又认为“市场并不存在炒作”。
如果没有炒作,南红凭什么这样红?“每个人,命中注定有一块玉。错过了羊脂白(和田玉),错过了帝王绿(翡翠),难道还要错过柿子红(南红玛瑙)?”在《南红玛瑙收藏与鉴赏》一书作者韩龙看来,契合了中国红传统文化的南红玛瑙,现在已与和田玉、翡翠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关于炒作和泡沫莫衷一是,诸多业内人士都对记者谈到了南红市场的最大隐患:“至今没有权威的行业标准”,次货横行、产地模糊、等级不清。面对市场之乱,韩龙坦承,价格暴涨对市场非常不利,“若路越走越窄,只能是死路一条。”
疯狂的石头
“钱都准备好了,货还是没收上来。”刚从南红主产地四川凉山回来的红堂工作室主人林呈对记者不停地感叹。半个月前,他带着80万元购货款直奔凉山,结果因南红原石价格太高,钱花了大半,货只背回了半蛇皮口袋。
回到北京,给上级供货商的电话打了一圈,林呈听到的结果只有一个:和3个月前比,半成品进价又提了。
这并非个案,苏州最年轻的南红工作室主人、90后的戴国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到进货就一句“料太贵了”,提到加工则是“工钱太贵了”。这些现象作用到市场上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很可能你才刚刚听说南红的名头,就已经买不起了。
据了解,5年前,一颗普通大小、品相不错的南红圆珠只要几百元左右,现在即便有瑕疵的也是动辄小几千,品相稍佳的都是大几千,完美品相则上万元都难买到了。这还是素珠,上工的,尤其如果还是名家工的,就只能以几万、几十万元计了。
为了推广南红,韩龙5月26日开通了个人微信公共平台,他在第一讲中称,不可否认,南红价格的上涨速度过快了;不仅让很多普通玩家和消费者大呼“受不了”,也让很多业内人士吃惊。
事实上,就在几年前,南红价格还和其他玛瑙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据林呈介绍,他最早做紫檀木器生意,2009年转行经营南红时,原石价格好的一斤才一二百元,现在都是论克卖,一克就一二百元,极品的一克数千元。他去一级批发商拿货时,开始隔一个月提两三成,后来干脆翻番地涨了。成本高了,利润似乎更高了,几年下来,林呈远不是几十万元开店的小老板了,光躺在账上的流动资金就有1000万。
一夜暴富的财富效应迅速扩散,越来越多的商家加入到了淘金行列。记者走访了多家高端珠宝城,以往被钻石、彩宝、翡翠、和田玉占据的专柜,很多都出现了南红的身影。韩龙表示,最近短短一年的时间,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始,南红以势不可挡的势头迅速席卷了中国大江南北。
据业内流传甚广的一份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上一定规模的南红商家2000余家,以每家沉淀其中的资金200万元计,至少已有数十亿的资金在各个环节倒腾。记者了解到,参与南红收藏的已不乏身家数十亿的老板和资产数百亿的财团,遇到好东西更是不问价格只看品相。
几乎没有预热,一出马就暴涨,财富故事在圈内盛传不息,疯狂的南红到底是什么来头?
“赤玉”归来
南红玛瑙,古称”赤玉”,是我国独有的矿石品种。早在战国,南红就是贵族们的宠儿,在出土的战国贵族墓葬中就有南红玛瑙的串饰。约1000年前,南红作为深海珊瑚的替代品被藏区信徒采信,成为佛教七宝之一。
但由于南红资源历来稀缺,清末之后,随着市面上的南红艺术品越来越少,南红资源一度被认为已开采殆尽。记者翻阅的绝大多数记载里都用“绝矿”来形容,尽管在民国甚至建国后依然有零星产品问世,不可否认的是,南红由此进入了长达上百年的沉寂时期。
上世纪80年代,云南保山少量南红被开采上市,尽管被公认为是正宗的南红,但市场热度几乎为零。直到2009年,四川凉山南红矿偶然被找到,南红才重新闯入大众视野,并在传媒和商家的推波助澜下强势回归,短时间内形成了与和田玉、翡翠收藏三足鼎立之势。
事实上,南红走红除了历史沉淀,还离不开文化沉淀,中国传统的红色在南红身上可谓发挥到了极致。一位资深玩家告诉记者:“除了南红,天然的玉石里还真没有这样的红色。”
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王时麒甚至把南红的红提到了与帝王绿、羊脂白并驾齐驱的品种。在他看来,有中国红文化支撑,现在是为南红正名的时候了。
收藏界“红与黑”
任何有资本介入的收藏品种都会有泡沫,没有泡沫就不是市场。
凉山成了玉石玩家们角逐的战场,远在上海、北京、深圳的商家纷纷云集,有的干脆携巨款常驻扫货,为的就是分一杯羹。记者采访获悉,最先大规模介入南红市场的是“苏帮”,苏州工已成为南红好工的代名词;而北京却是发育最完全的市场,仅潘家园经营南红的摊位一年间就增长了近一倍。
据丁在煜介绍,往年苏州的工作室99%都在做和田玉,现在做南红的工作室几乎占了半壁江山。
好料配好工,凉山南红发现者之一刘仲龙日前表示,南红的价格目前比较合理,未来应该还会有上涨的空间,但他同时承认:“质地好的,还会有上涨空间;但次品就不一定了。”这和戴国庆的判断如出一辙,他很老成地告诉记者:“以后只能走高端路线。”
市场除了分化,会不会崩盘?林呈称,南红价格上涨还是要接地气,一夜之间把南红玛瑙炒上去不见得是件好事儿。韩龙认为,市场需要培育的过程,刚一听说南红就买不起了,不利于推广,消费者就会抱着“知道,但决不介入”的态度旁观,只极少数人在玩,市场就危险了。
“南红价格上涨最好还是慢下来。”韩龙告诫的同时却笃信,这不代表泡沫会破,独有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多的消费人群会最终支撑起这个市场。事实上,要让南红长红下去,目前最急迫的是建立完善的行业标准。在所有受访的业内人士眼里,这几乎才是南红市场最大的隐患?! “琢煨≌趴吹郊ㄖな榈哪且豢绦牧沽税虢?。为了在6月的婚礼上送给妻子当礼物,他咬牙花两万多元买了个大红色的南红挂件,交钱后拿到的权威鉴定证书上标注的材质是“玛瑙”,只在下方备注里写着“俗称南红”。
这和翡翠鉴定都要给出A货B货相比,小张怀疑是不是受骗了。事实上,能让人迷糊的远不止这些。林呈告诉记者,很多商家出货时,都是各地南红混着卖,一般消费者很难分得清,专家都会打眼,而不同产地的价格会相差几倍、几十倍;另外,南红没有等级标准,商家叫法混乱,给顾客介绍时也说不清楚,顾客更是一头雾水。
当古玩行的吃药、交学费被普遍用到了南红市场,危险就真的来了。林呈称,现在中等消费者消费已到了瓶颈,需要升级到高等人群和扩散到普通人群,这都需要行业成熟起来,尤其是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业标准。
市场从来都是这样,越是混乱越容易把一个产业做死,而愈是规范愈能把黑马变成白马。
编辑:付裕
关键词:南红 价格 市场 玛瑙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