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首义枪声首义枪声
1927年朱德为首党支部提“誓为人民服务”口号
彭志刚的国民革命军教导团毕业证(徐宝来摄)
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明确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重要标志。他指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9页、第1094-1095页)从此,为人民服务不再仅仅是一个政治口号,而是作为党的宗旨被写入了党章。此后,党的历代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党的宗旨都有重要的论述和阐发。
一般认为,“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1944年9月8日发表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提出来的。1944年9月8日下午,中央警备团在延安为张思德烈士举行追悼会,毛泽东出席并发表讲演,一再强调要“为人民利益服务”。经过整理,这个讲演先后在《战友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上发表。后来在“编入《毛泽东选集》时,题为《为人民服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44页)
缪慈潮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7年第6期上发表《“为人民服务”最早出处的考证》,认为“为人民服务”这一提法,最早见于1939年2月20日毛泽东致张闻天的信中。这一观点逐渐被一些学者接受,如刘建军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7期上发表《“为人民服务”的命题史考察》,韩振峰于2011年11月2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为人民服务”考略》,均持这种观点。毛泽东致张闻天的信虽然是私人通信,当时并未发表,后来才发表于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中,但这毕竟是毛泽东首次提出“为人民服务”的命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文献中首次出现这样的提法。
笔者最近偶见一篇文章,主要是介绍北伐时期国民革命军的一张军官毕业证,令人称奇的是其中赫然印有“誓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八一起义前夕即1927年6月,驻扎在南昌的国民革命军第五方面军第三军教导团团长朱德等在给从教导团毕业的学员颁发的毕业证书上,明确要求学员要遵循“总理遗嘱”“誓为人民服务”。这份国民革命军军官毕业证,是在湖南省汝城县发现的。由持证人彭志刚的侄子——汝城县延寿乡松西村的彭时谊、彭时训、彭时庆捐赠,1987年3月10日,他们向有关人士简要地介绍了彭志刚的生平事迹(此后不久,彭志刚被追认为烈士)。后来历经机构改革,此件保存在湖南省汝城县史志办。汝城县史志办的有关同志不久前才重新“发现”了这份毕业证,并于2013年3月向社会各界发布了消息。其中,报道比较早且比较详细的是中国老区建设促进网,该网站于3月16日发表了徐宝来撰写的《湖南革命老区汝城发现朱德等颁发的国民革命军毕业证书》一文(附照片),后来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湘潮》杂志于2014年第1期,又发表了徐宝来撰写的《汝城发现朱德等颁发的国民革命军毕业证书》一文。为了方便阅读,现将徐宝来所拍摄的照片和内容转录于后。
据徐宝来介绍,这张毕业证书宽36厘米,长38厘米。其中载明:“学员彭志刚,系湖南省汝城县人,现年24岁。在本军教导团第一期军事政治修业期满,考试成绩及格,准予毕业,此证。国民革命军第五方面总指挥朱培德、第三军军长王均、第三军教导团长朱德。中华民国十六年六月三十日。”证书上还加盖了颁证人的印章和公章。毕业证书上方正中间印有孙中山像,孙中山像的左侧印有国民党党旗,右侧印有国民革命军陆军军旗,其下方印有“总理遗嘱”(为节省篇幅,不再照录全文)和“誓为人民服务”六个隶书大字。
徐宝来在文章中指出这张毕业证书是“朱德等颁发的”,并具体介绍了颁发的人署名分别为:“国民革命军第五方面总指挥朱培德、第三军军长王均、第三军教导团团长朱德”;时间是“中华民国十六年六月三十日”,即1927年6月30日。然而,笔者认为,这张毕业证书虽然是三人联名签发的,但是,毕业证的内容安排、设计和印刷等具体工作,应该是由第三军教导团的直接领导即团长朱德来负责的,即只有朱德才具有这个客观条件与可能。
朱德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五方面军第三军教导团能够制作出如此匠心独运的毕业证,绝非偶然。朱德早年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曾经加入同盟会,参加过云南辛亥革命武装起义、护国战争、护法战争。1921年春,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省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等职。1922年抛弃安逸生活,游历各地,寻找共产党的组织;在上海会见孙中山、胡汉民、汪精卫等国民党要人后,终于下决心赴德国勤工俭学。到德国后旋即遇到周恩来等人,并入党。此后,朱德先后在德国、苏联从事革命活动,并学习军事等课程。1926年夏,在大革命的高潮中奉命回国,到四川军阀杨森部开展工作,并担任20军政治部主任兼任国民党党代表,曾经参加发动、领导万县各界万人抗英大会、顺泸起义等。1927年1月,经党组织派遣,朱德来到江西南昌开展革命工作。时在江西任国民革命军第五方面军总指挥兼江西省省长的朱培德以及第三军军长王均、第九军军长金汉鼎等,都是朱德在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同窗好友,并且对进步人士及其开展的工农运动持温和态度。朱德利用朱培德急于扩充部队、需要大量军事骨干的时机,不到一个月就迅速地建立了国民革命军第五方面军第三军军官教导团。该团虽然在编制上属于国民革命军,但是实际上却是在中共中央军委、中共江西省委直接领导下建立起来的一所军事学校,主要为中共培养军事干部。朱德担任团长,并秘密建立了中共党支部。军官教导团下辖三个营,约1100余人,大部分都受过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倾向革命。除军事训练外,朱德还陆续邀请曾天宇、邵式平、方志敏来作报告,演讲中国革命问题、农民问题等,借以对学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此同时,秘密地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朱德还多次发动学员深入万安、泰和、吉安、萍乡、抚州、九江、德安等地,支持各地开展工农运动。1927年6月,迫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严峻形势,朱德果断决定让军官教导团第一、二营的学员提前毕业,第三营的学员则留下来继续学习。彭志刚应当属于军官教导团第一营或第二营的学员,后来参加了南昌起义和长征,不久牺牲。
至于“誓为人民服务”提出的思想渊源和具体过程,与朱德曾经在苏联学习是否有直接关系,与朱德等共产党人对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声讨是否有直接关系,现在都难以考察了。无论具体细节如何,有一点应该是毫无疑问的,即“誓为人民服务”是大革命失败后,国民革命军第五方面军第三军军官教导团中以朱德为首的中共秘密党支部提出来的。把“誓为人民服务”六个大字套红印在数百甚至上千份毕业证上,是朱德与中共党组织对毕业学员深沉的嘱托和叮咛。
(作者朱文通,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编辑:曾珂
关键词:朱德 誓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口号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