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一品一鉴一品一鉴
黄圣亮:岩茶世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制作工艺”传承人黄圣亮,在传承家族百年制茶技艺的同时,运用现代文化传播理念创立大红袍茶博物馆,立志将千年武夷岩茶文化广泛传播。
“我们兄弟的这一生是带着使命来的,必须要为茶做点事情。”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黄家长子黄圣辉文质彬彬,对茶有着极深的感悟。
黄圣辉兄弟三人生在武夷山,成长于岩茶世家。1982年,他们的父亲黄贤义种植了几亩茶地,还把祖上的茶厂老字号重新亮了出来。“那时我还小,看到父母辛苦做茶,我就暗下决心,长大了一定要继承祖上的制茶传统,在岩茶生产、经销上搞出一点名堂。”黄圣辉说。
在全家人的努力下,黄家的茶叶生意日渐红火。2000年前后,黄圣辉兄弟正式接手家族生意。茶叶产销规模由1982年的300斤,发展到如今茶山千余亩、年产4万斤,茶叶行销东南亚、韩国及欧洲等地。
“现在武夷山有大小茶农、茶商上万家,机器做茶越来越普遍,传统的手工大红袍制茶技艺已经不多见了。”黄圣亮思考,如果祖先留下的传统技艺在我们这一代手中消失,武夷岩茶还能走多远.
为了继承、弘扬武夷岩茶传统文化,兄弟三人整天缠住父亲,听他口述制茶技艺,不断整理、记录、学习。
2006年,二弟黄圣亮凭借“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工艺”,成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三兄弟从此分工协作,老大黄圣辉执掌经营、老二黄圣亮专攻技术,老三黄圣强管理财务。
“近些年,市场的诱惑让不少茶商逐渐淡忘了岩茶的根本,单纯炒作概念、追求档次。”黄圣辉说,“曾经有位客商问我,‘你玩茶几年时间了.’被我正色告诫,茶自有生命,没有人可以说‘玩’茶。”
为了让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岩茶和茶文化,黄氏兄弟开始考虑引入现代传播理念。2007年,他们建立了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的“瑞泉(大红袍)茶博物馆”。
做青、炒青、揉捻、烘焙……博物馆的一楼,不仅有一整套传统制茶器具和工艺流程展示,参观者还可亲自上手,体验一回传统制茶工艺的乐趣。
“传统文化精华只有结合现代传播手段,才能让大红袍迸发更旺盛的生命力。”在立足传承的基础上,黄氏兄弟还在茶博物馆建造了一座独特的“茶窖”。茶窖的营造依据传统,茶窖的经营管理则融入了时髦的“大数据”理念。
“武夷岩茶文化已有上千年历史,利用传统文化精髓嫁接现代传播手段,我们要将武夷山的茶文化推向全世界。”对未来,黄圣亮满是期待。
编辑:付裕
关键词:黄圣亮 岩茶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