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科学”都去哪儿了
我们也需要科学,或者说更需要科学,因为只有科学才能带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全民共识,创新驱动已成为我国发展战略。但是我们现在是否营造了这样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当我们打开电视,到处是“快男”、“超女”、“好声音”和“达人秀”等等,好像全社会都在鼓励大家,特别是青少年去当歌星和影星,去追求一夜成名的梦想,却很难看到“科学”的影子。给人的感觉是,科学家似乎不再是人们羡慕的职业,不再是青少年追求的梦想。就连央视推出的青少年励志节目“开讲了”所请的演讲嘉宾也都是歌星、影星及少数的作家和企业家,鲜有科学家的身影。我们不禁要问,在这个特别需要科学的时代,“科学”都去哪儿了?
也许有人会说,“科学”是科学家的事,“科学”应该在科学家的脑海里,应该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里。但我们知道,科学家是社会产生的,是从热爱科学的青少年中培养起来的,我们需要有人热爱科学,有人喜欢当科学家才行。现在的宣传媒体和社会氛围过分强调了娱乐的功能,而忽视了教育和引导的功能。诚然,我们的现代化生活需要娱乐,需要歌星和影星,但我们也需要科学,或者说更需要科学,因为只有科学才能带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不能忽视宣传媒体和社会氛围对人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我们不会忘记,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徐迟先生所写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和《地质之光》的影响,陈景润和李四光成了人们心中的英雄,引导了多少青少年走上了科学之路?而我们现在的宣传媒体有多少节目是引导青少年崇尚科学的?更多的是引导大家去当歌星和影星,导致一些人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在这样的氛围里,浮躁的情绪在社会蔓延,还有多少人热爱科学、愿意献身科学?我们一方面强调科学的重要性,一方面却又缺少了对科学的尊重,缺少了对青少年热爱科学的引导;我们一方面花大价钱从国外引进人才和技术,一方面却又忽视了对未来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忽视了对献身科学的人才的鼓励和宣传。
一个不崇尚科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不崇尚科学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社会。宣传媒体对营造社会热爱科学的氛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衷心希望我们各级政府能不断提高科学意识,认知科学规律,支持科技创新,支持科技人才的培育,支持社会对科学的宣传和传播;衷心希望我们的各种宣传媒体能给科学和科学家留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在宣传科学、引导教育青少年热爱科学、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衷心希望我们有更多的青少年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立志献身科学;衷心希望我们的国民有更强的?;馐叮餐旄ǖ目蒲Х瘴?,有更高的科学素质,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ㄗ髡呦到帐≌敝飨⑴┕さ辰帐∥魑?/p>
编辑:付鹏
关键词:科学 青少年 科学家 爱科学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