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3D打印让生物起死回生?
3D生物打印机需要人体细胞作为生物墨水,首先,研究者将从人们的骨髓或脂肪中提取出干细胞,通过生物化学手段,使它们分化成不同类型的其他细胞。随后,这些细胞将被封存成“墨粉”,每一滴“墨粉”里可能包含1万到3万个细胞。当3D生物打印机开动时,“墨粉”将通过打印头聚拢在事先设计的部位上,打印器官的雏形便逐渐显现。
用打印机能打出一张全新的脸庞?这并不是科幻小说的情节,而是英国男子斯蒂芬·鲍尔的亲身体验。
2012年的一天,斯蒂芬·鲍尔遭遇了一场严重的车祸,脸部留下大面积重创。为了不吓着别人,每次临出门前,他都不得不戴上帽子后压低帽檐、再配副大墨镜将脸上的疤痕尽可能遮蔽。直到不久前,他接受了一项开创性的手术——用3D打印的部件来重建他的脸。由此,他成为世界上最早采用3D生物打印技术治疗面部创伤的患者之一。
用机器打印活生生的器官,看上去匪夷所思的技术到底有多“神秘”?3D生物打印机如何工作呢?
3D打印技术
3D生物打印机需要人体细胞作为生物墨水,首先,研究者将从人们的骨髓或脂肪中提取出干细胞,通过生物化学手段,使它们分化成不同类型的其他细胞。随后,这些细胞将被封存成“墨粉”,每一滴“墨粉”里可能包含1万到3万个细胞。当3D生物打印机开动时,“墨粉”将通过打印头聚拢在事先设计的部位上,打印器官的雏形便逐渐显现。
据清华大学生物制造中心副主任林峰介绍,根据打印材料、生物学性能和应用情况,生物3D打印包括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用普通的工程材料,打印出体外的个性化模型,给医生用于诊断、交流或设计手术治疗方案。”林峰拿起一个浅黄色的下颌骨模型指点着说,“这是一位病人的下颌骨。如果医生要在这里打个钉子,就可以根据病人的CT图像在计算机中重建出病人的下颌骨模型并打印出来,医生还可以在模型上规划好打孔的位置、角度和深度,设计出能够辅助手术的导板,再利用三维打印制作出导板,用于手术过程中,从而提高手术的正确性。”
第二个层次是用生物相容性良好、不可降解的材料,打印出可以移植到病人身体里的植入器件,替代受损部位。“比方说根据病人这侧耳朵建立一个耳朵数字模型,用聚氨酯弹性体三维打印出另一侧的耳朵模型,然后植入病人的皮下进行缝合。”
第三个层次用的是可降解材料,为组织再生打印出含有丰富孔隙的支架,接种细胞后,进行体外或体内的培养,以实现缺损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第四个层次与前三个层次不同,是用活生生的细胞进行三维打印,打印出模拟组织三维结构的细胞三维结构或类组织。
技术有何应用?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威尔士第二大城市斯旺西莫里斯顿医院的研究团队为了修复鲍尔的脸,使用CT扫描、创建和打印了他的头骨对称的三维模型,然后削磨和打印模子与其面部相匹配,在恰当的位置植入钛用来支撑骨头。颌面外科医生阿德里安·休格说:“以前做的任何手术都无法与之相比较。如果没有3D生物打印机这种先进的技术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使我们能够更加精确进行操作,并让患者感到满意。”
鲍尔说,这种用3D打印出的新脸将使自己的生活得到彻底改变。“我出门前再也不必发愁没有伪装好而吓到别人了。我可以一如既往地做日常事情、出门见人、在大街上行走,甚至到任何公共场所。”
清华大学生物制造中心则在尝试将生物3D技术用于再生医学、生物学和抗癌药物研究中。据该中心助理研究员姚睿介绍,由于三维的情况与人体内癌细胞的生长环境更为相近,因此能更加客观地检测药物的抗癌作用。他们在实验中将三维生长的癌细胞与二维生长的癌细胞作对比。经过8天时间,三维培养的癌细胞长成了细胞球,二维培养的癌细胞都平趴着。接着加入抗癌药物紫杉醇。很快,二维培养的癌细胞就都死了,而三维培养的只有部分癌细胞死亡,细胞球存活下来了。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李涤尘是国内最早研究生物3D打印技术者之一,在他一次去第四军医大学探访时,骨骼陈列室里各类骨骼组织上那些“至关重要的小洞”让他突发灵感———用生物3D打印技术做个性化的骨骼金属替代物。2001年10月,第一例个性化钛合金下颌骨的制作和移植修复工作完成。如今,这样的案例已经增加到100多例。
此外,李涤尘还在探索用可降解的生物陶瓷打印骨组织,移植到患者体内后能够逐渐引导患者长出自己的骨骼。“这个已经用于羊和狗的动物试验,效果还不错,正在等待审批。”李涤尘说。
技术、审批挑战重重
“其实,细胞打印并不‘神秘’,但要打印出活体器官,也就是说让打印出的细胞结构具备生物功能,还要克服很多困难。”林峰说,“这是我们最感兴趣,也是最具挑战性的。目前,国内外打印出的类组织,只有组织相似的结构,但不具备组织的功能。因为即使是看起来简单的组织,人工再造也面临巨大挑战。比如,皮肤是很薄的一层,但功能很多,除?;すδ芡猓褂懈芯?、调温、出汗等功能。我们正在考虑往人工皮肤组织里打印一些特殊的细胞,让它长出毛囊、皮腺。而且作为一个交叉学科,生物3D打印技术也亟须与不同学科进行交叉合作,目前高校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无法提供一个开放的学科交叉环境。”
在李涤尘看来,从第一层次到第四层次,技术重点逐渐从对外型结构的研究转向对细胞自身行为的研究。他认为,要让打出来的细胞能够存活并建立起自己的营养系统,至少得要一二十年时间才能实现。而技术成熟之后,监管审批也有难关,“药监部门批准的产品都用于批量生产,可是生物3D打印做的是个性化产品,药监部门未曾遇到过的,怎么对产品进行评估、审批都是问题。”李涤尘认为,对于已经成熟的技术,在保证客观安全的同时,产业化步伐要加快,监管水平也要提高。
编辑:罗韦
关键词:打印 生物 细胞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