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观察 观察
职称外语考试是否该“动一动刀”?
3月29日上午,上百万的考生将步入全国职称外语考试的考场。不少考生觉得,这个考试耗时耗力却未必能考察真实的外语水平,将外语考试作为职称评定的“硬门槛”并不合理。当高考英语、大学英语四六级、中小学英语科目考试等纷纷进入改革进行时,职称外语考试是否也该“动一动刀”?
评定职称是否必须设立外语“门槛”?
上世纪80年代,职称外语考试在我国开始出现,后变为全国统考??际?ldquo;过关”者,才能参加工作岗位的相应职称评定。
可近年来,不少专业人士却对这一考试意见越来越大,一些专家和参加考试人员甚至建议,调整或取消考试。“主要是不实用、不需要。”上海一家医院医护人员李莉说,自己平时主要和药品“打交道”,所有接触的药品全部都是中文或印有中文翻译的。而且医务人员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捧起外语书,职称外语考试,多半都是“考前突击、考完忘记”。
“自己平时工作和外语完全不沾边,为了考试而考试,真心没意思。”大学体育教师徐先生觉得,教师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好学生上,而不是应付与业务无关的考试。“职称外语考试应该分具体的岗位和专业。”
一些外语底子好的人,也觉得职称外语考试“没意思”,长海医院发热门诊的一位医生说,自己有出国留学经历,考职称外语比较轻松。“问题是,工作应用中更多的是口语和术语交流,职称考试真的能测出一个人真实的外语水平吗?”
也有人认为职称外语考试在新时期有其合理性。网民“许流亚”说:“作为一名科技人员,最起码要能看懂外语,否则在学术上怎么吸收先进技术?”
而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掌握外语也应当是一种职业能力。“有这个考试,至少能督促不少人看外语书,不至于走出校门没几年就把外语都还给老师了。”上海白领何小姐说,“我们有时候要接触外国人,如果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很憋屈。”
职称外语考试肥了谁的“腰包”?
职称外语考试是晋升职称的“硬门槛”,而职称与个人收入、福利、地位等诸多条件挂钩,考不过还是必须考,职称外语考试无形中催生了“考试经济”。
有舆论认为,职称外语考试背后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链条和相应的利益分配体系,所以那么多年来一直取消不了。职称外语考试到底肥了谁的“腰包”?这场考试究竟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记者调查发现,考试支出主要涉及三个环节。首先是缴纳报名考试费。不同地方标准不一,费用从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
其次是购买试卷、字典等辅导材料,动则几十元,贵则几百元。有些商家甚至打出了“包过”“内部密卷”“白送40分”等噱头来“勾引”考生。
记者在“淘宝网”查询发现,与职称外语相关的“宝贝”超过2.7万件,卖家过百户。网站甚至开设了职称考试资料大卖场。指明针对2014年最新版职称外语考试的新编多功能英语词典,40元一本,月销量13771本。“组合套餐”——官方指定教材+真题押题详解+多功能词典,促销价66.88元,月销量2015份。
然后是考前培训。不少社会机构都开通了针对职称外语考试的在线培训课程,光记者查询到的就有80多家,大部分费用在500至1500元之间。如一家社会培训机构声称,“人社部教授独家授课,零基础也能突破75分”;“好学教育”培训机构开出职称英语“保过班”,声称90%的押题准确率,考试不过按协议退全款。
部分受访考生坦言,培训班的广告不可全信,但谁又能保证他们确实没有掌握内部资源呢?很多时候只是“花钱买安心”。
记者粗略估算了一下,包括报名考试费、图书资料费和考前培训费,每人职称外语考试的支出,保守估计在200元左右,而每年上百万人报考,支付总额高达数亿元。
职称外语考试怎么改?
专家们认为,过于机械、考用脱节,职称外语考试的弊端已日益凸现。然而,这一考试又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毕竟很多工作岗位,外语能力也是工作能力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就职称外语考试进行改革试点,试点的方向是按不同专业领域进行划分,并且突出实践要求。
上海社科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沈荣华认为,职称外语考试改革应坚持“三不”原则。首先是“不一刀切”,即按岗位需求区别对待。二是“不一票否决”,即职称评定要采取多元综合评价标准。三是“不一个模式”,即职称评定逐步与国际接轨,分职称资格、职业资格和专业技能水平认定三个层面,所需的外语条件也各不相同。
职称外语考试制度的改革,核心议题是人才管理评价必须“去行政化”。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职称考试、职称评审的命运,要逐渐淡出人才管理和评价体系。“推进这样的改革,必须打破既得利益。”
在怎么考和考什么的微观层面,有专家认为,职称外语考试不妨引入多种外语水平考试证书的互认机制。“如特定年份内,通过托福、雅思、专英八级等考试并达到相应分数,经过有关部门认定后可酌情免考。”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任远说,当然,也要注意放宽职称外语免考条件不能给“庸才”钻了空子。
与此同时,考试内容应增加外语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交流方面的比重。逐步实行一年多次的社会化考试,由资质健全的社会中介机构来主办,而不是政府部门主导。(完)
编辑:顾彩玉
关键词:职称 外语考试 考试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