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4全国两会>评论改革 评论改革
民生大于天
曾经“沉默”的莫言,终于开口了。说的是民生话题。
3月4日的全国政协文艺界别分组讨论会上,莫言委员张嘴发言:“我今年的提案是关于提高独生子女和失独家庭待遇。这是在调查基础上提出的,和作品《蛙》有关。”
闪光灯频频闪烁,现场记者也张大了嘴,交头接耳。
莫言一开口,就说民生。民生大于天,民心重如地。来到两会为民“代言”的莫言,不想再“莫言”,不能再“莫言”。
政协委员关注民生改善,人民群众期盼民生改善,党和政府着力民生改善。摆在记者眼前的一份资料显示:过去的一年,我国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又取得了 很大的进展,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仅跑赢了CPI,也跑赢了GDP;全年CPI温和上涨,不仅低于预期,更远远好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实现城镇新增就 业完成预期目标145%。
尽管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但财政对民生的支出保证了刚性增长。如去年医疗卫生支出8209亿元,增长13.3%;社会保障 就业支出14417亿元,增长14.6%;农林水事务支出13228亿元,增长9.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1067亿元,增长21.9%;节能环保支 出3383亿元,增长14.2%。民生保障的财政支出稳步增加,是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公共财政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的成果。
在亮点频现的民生改善成绩单前,全国政协常委、同济大学副校长?;萸客纺院芮逍?“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角度看,民生领域一些体制性弊病仍然严重,公共服务领域欠账不少。”
他说,“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的“老三难”,“养老难、入托难、出行难”的“新三难”相叠加,加重了百姓生活的负担,需要我们继续花大力气 解决民生难题,为民“减负”,造福群众。郑惠强委员此次带到北京的9件提案,大多和民生有关,3篇大会发言,有2篇是讲改善民生的建议的。
这几天,在政协会议会场,在分组讨论中,在提交的提案里,在接受采访的话语间,记者感受最深的,是政协委员对改善民生的那股激情,那份责任。
3月3日下午,北京重度雾霾,在人民大会堂前的广场上,赶来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崔永元委员,被记者们团团围住,问题一个接一个,主题就是他“紧盯”着的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
此前,崔永元曾自费到日本、美国进行了4次调查,发现转基因的安全性与商业化,在美国科学界至今仍有争议。他花100万元拍摄的关于转基因的纪录片,发布到网上,点击量过亿。他表示,自己的十几个提案全都和转基因作物有关。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冯平,曾与10余名全国政协委员一起,连续3年在全国两会上呼吁禁用面粉增白剂,最终使得面粉增白剂于2011年5月1日被卫生部发文,明确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
前两天,记者在冯平委员所住的饭店见到他,冯平说,今年又提交了关于制定《畜禽屠宰法》的提案。从2003年第一次提交《畜禽屠宰法》立法的提 案开始,10年多过去了,冯平仍在为此执着建言,“痴心”不改。“《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已经出台8年了,但至今私宰、滥宰仍相当严重。生猪注水现象屡禁不 止,由于食品相关法规滞后,客观存在‘法律盲点’,基层执法管理人员呼吁《屠宰法》尽快出台。”
冯平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所有的委员都在忠实履行职责。
截至3月5日下午5时,本次政协会议共收到提案3304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容占了较大比重。
昨天,记者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教科院副院长胡卫的讨论纪录本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中国梦”是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不断改善的“民生梦”,是强国富民、改善环境的“小康梦”。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老百姓能不能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民生大于天。感谢委员,感谢所有为民生改善付出艰苦努力的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正在百姓的热切期盼与政府的积极回应中成为现实。(江跃中)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民生 改善 莫言 全国政协 委员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