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4全国两会>好声音>社会 社会
何香久:当了三天农民工
为了解农民工真实的生存状态,何香久2012年以寻找打工的侄子为由,在建筑工地的工棚里跟农民工一起喝冷水、啃馒头,一起过夜。
“文化,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桥梁。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对文化生活表现出‘高渴求’。”全国政协委员、沧州市政协副主席、民建沧州市委主委何香久颇有感触地说:“不要让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文化的边缘人。”
同农民工一起喝冷水、啃馒头、睡桥洞
为了准备今年的提案,在过去的半年里,何香久先后到河北、河南、北京多个工地了解农民工生活。他告诉记者:“这不是第一次来到工地。”
“我真当了3天农民工,与农民工兄弟同吃同住,生活在一起。”2012年,为了解农民工真实的生存状态,何香久以寻找打工的侄子为由,在建筑工地的工棚里跟农民工一起喝冷水、啃馒头。在北京的一座立交桥桥洞里,他和农民工裹着大衣、塑料布挤在一起过夜,就这样,何香久成了农民工的朋友。其实,就在不远处有一家地下室旅店,住一夜的费用40元左右。如果再加上每天吃馒头、榨菜的钱,农民工一天的工资就所剩无几,所以他们宁可选择露宿,攒下钱来,回到老家盖房子、给儿子娶媳妇。
何香久告诉记者,与农民工交谈不能带采访本、录音笔,否则他们不会讲真话。可一旦融入他们,交上朋友,心就挂在胸膛外边。一位57岁的安徽阜阳籍农民工并不以住在立交桥下为苦,他说早年在深圳时还曾在树上住过,“差点就变回猴子去了”。他的话听起来轻松,但何香久的心上却像压了块石头。2013年他向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提交了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的提案,曾得到广泛的关注。从此,关注农民工文化权益成了何香久的一个“心结”,再也放不下了。
文化消费成本高,让农民工望而却步
“大多数农民工的业余生活只是睡觉、闲聊、玩手机,或者喝酒、逛街、打麻将,在接受我访问的农民工中,近一半的人没有一本书。”何香久说:“湖北青年农民工小窦拿出他惟一的一本‘书’,没有封面,书页几乎掉了一半。这本‘书’是一个工友留给他的,他带在身边3年了。”何香久还了解到,很多农民工一二十年没有看过一场电影。多数农民工没有观看文艺演出和欣赏艺术展示的机会,甚至连电视也看不到,最奢侈的是能看到街头大屏幕电视播出的新闻。
何香久了解到,城市大部分的文化设施,是为了适应城市居民的需求而建设的,消费成本高,令处于低收入人群的农民工望而却步。来自内蒙古赤峰的民工老张多次参加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文化设施的建设,他说:“这些东西盖完了和我们就没关系了。那是人家的嘛,(和我们)不相干。”
“我以前想法有点天真,认为有了保障,农民工就会融入社会,经过调研,发现自己错了。”何香久对农民工文化权益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服务的投入,可对于农民工来说,他们既不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也难以成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者。
针对现实问题,此次何香久提案建议,通过政府将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纳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范畴,构建以农民工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动农民工文化权益的维护。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民工 农民 文化 消费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