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每一分钱都是爱和信任”
中国红十字会驰援于田地震灾区
2月26日,中国红十字会援助新疆于田地震灾区救助物资交接仪式在乌鲁木齐举行。地震发生后的几天时间里,全国各地红十字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1000.04万元救灾款物,汇集了社会各界对灾区、对少数民族同胞的关爱之情。
救援
10小时内物资运往灾区
2月12日17时19分,新疆于田县境内发生7.3级地震。
“发挥在人道领域的得力助手作用!”中国红十字会紧急部署、迅速驰援:新疆红会第一时间派出红十字蓝天救援队赶赴震中;总会第一时间从喀什地区红十字会 备灾救灾中心调拨帐篷、棉被等救灾物资送往灾区;第一时间成立联合救灾工作组赶赴于田灾区,指导地县红会开展救援;第一时间在全国红会系统紧急动员,整合 地方红会资源,全力支援于田地震灾区。
“从喀什地区备灾中心紧急调运60顶棉帐篷、800床棉被迅速运往抗灾一线。”中国红十字总会总值班室传出电波,担负南疆四地州备灾救灾任务的喀什地区红十字会启动救灾一级响应。
13日凌晨2时50分,满载急需用品的车辆,从喀什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出发,赶赴距震中最近的受灾点阿羌乡皮什盖村。与此同时,新疆红十字蓝天救援队一行12人,分别从乌鲁木齐、巴州等地出发集结灾区,展开救灾救援。
阿羌乡皮什盖村村民麦麦提·巴拉提家的房子在地震中受损,拿到救援物资后,夫妇俩满怀感激:“好心人给了我们这么多帮助,太感谢了!”
评估
修缮卫生室和校舍为当务之急
“每一分善款,都代表了社会各界对灾区乡亲和各民族同胞的关爱。”捐赠交接仪式上,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汝鹏说。2月14日始,震后恢复重建工作启动。中国红十字总会“新疆于田地震救灾工作组”走访于田、民丰等重灾区,勘察灾情、评估灾后重建需求。
经过几天走访发现,重建村卫生室,修缮中小学(幼儿园)校舍,为当务之急。
地震中,于田县村多处卫生室出现不同程度裂缝,而现有标准化村卫生室仅占52%,40%以上的村级保健员利用自家的房屋工作。于田县、策勒县、民丰县兵团一牧场的中小学(幼儿园)受到不同程度损毁,地震造成校舍墙体受损,涉及学生上万人。
“医疗改革是人人得到均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村卫生室建设让基层百姓受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海丽曼认为。她希望红十字会参与其中,“把红十字会的卫生服务项目、减灾避灾项目融入其中,给村民提供服务,也教会大家如何自救互救”。
重建
恢复家园更要引领群众致富
“根据‘2·12’地震灾害损失评审,这次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8亿元,灾后重建需要经费21.3亿元。希望中国红十字会密切关注灾情进展。”灾后重建座谈会上,于田县长艾热提·尤努斯说。
于田地震震中位于昆仑山深处,住户分散,人员稀少。“虽然,强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震区处于边疆、民族极其贫困地区,防灾减灾能力极弱,维稳安全责任重大,恢复重建应有更多思考。”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灾救护部灾害管理处处长吴宏军感受颇深。
工作组组长姚立新建议于田、民丰、策勒3县和兵团14师一牧场,各选择3个重灾贫困村、牧业连开展“博爱家园”项目,为当地修建村级(社区)道路、垃圾池、减灾设施等硬件。同时,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小额无息贷款方式,帮助群众饲养羊、鹅、鸡、兔等提高收入。
“款物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每一分、每一厘都是爱心,都是信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红十字会会长艾尔肯·吐尼亚孜说。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地震 灾区 救灾 重建 救援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