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异地高考即将全面落地 促教育公平仍任重道远
原标题:异地高考迈开教育公平新一步
在教育主管部门全力推动之下,异地高考即将在全国30个省份全面落地。近日,来自教育部的权威发布,再一次引发舆论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高考的热切关注。
全国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多达1277万人,能够采取“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让这些潜在的留守儿童和城里娃娃做“同桌的你”,这一善政不仅是洒向外来务工者及其子女的雨露,更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一个务实之举。
当然,每一个改革、每一项善政,都会面临不同利益群体各怀心思的仔细打量。外来务工人员或会失意于很多城市异地高考仍设有不低的门槛,而有的市 民则会担忧并不宽裕的教育资源和城市有限的承载能力。但如果把视角拉开、把眼光放远,就会发现,异地高考改革,将从两个层面促动城市长远利益。
一来,这些外来的“小鲶鱼”,将让城里孩子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中成长得更健康、更宽容、更聪慧。历史已经证明,缺乏流动的单一文化背景,会使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失去发展活力和动力。二来,只有在公平正义旗帜下,群体分化才会渐次弥合,社会和谐才会稳健可期。孩子是一个家庭的稳定器,随迁子女从人生起点开始享受教育公平,将促进外来人员的安稳生活,增进其幸福感,这也有利于城市的长治久安。
然而,教育改革如果仅仅停留在“异地高考”层面,还远远不够。大城市公共资源容量有限,完全不设门槛、单边放开异地中高考,可能导致流动人口大 量涌入,挑战城市管理,引发群体矛盾。同时,这份公平正义的覆盖面也仍然有限。对广大农村人口而言,如果只能靠迁徙大中城市才能享受相对优质的义务教育, 仍然是一种不平等、不公正。长远来看,应该让在中国任何地方学习、考试的孩子,都有相对接近的教育环境和录取标准。毕竟,不管北上广等城市的考场怎么开 放,1000多万随迁子女,相对于全国数以亿计的农村青少年来说,还是少数。
对教育部以及各地政府而言,夯实并彻底改善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的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 资源均衡配置”,才是全面深化中国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比起异地高考,这样的改革更深入、更全面,当然也更艰难,必须经历“积跬步而致千里”的渐变过 程。放开“异地高考”固然是“跬步”之一,接下来,如果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不断推进、大学自主招生朝农村考生倾斜、稳步推进城镇化时让户籍制度改革破 冰……经历了这种种阶段性改革的艰难困苦,方能有达致千里的玉汝于成。
试想,如果有朝一日,农村公立教育水平与城市相差无几,农村劳动力可以在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中就近务工,甚至对农民子女的高考录取标准比城市孩子更加宽松,还用得着劳师远来的“异地高考”吗?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高考 异地 教育 公平 全面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