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逗笑"疗法让病房温暖如春
原标题:北京市儿童医院推“逗笑疗法” 减轻患儿痛苦
“只要小丑叔叔在,就觉得哪儿哪儿都不疼了”,北京儿童医院内科病房,刚刚看完小丑表演的患儿小山咧着嘴跟护士阿姨说。这样的小丑表演每周三下午在病房里上演,已经坚持了11年。
笑能治病。对于身受疾病困扰的患儿来说,住院期间爸爸妈妈又无法陪护,更需要欢笑来辅助治疗、调剂心情。为此,北京儿童医院将多种“逗笑疗法”渗透到日常的医疗行为之中。
下午1点半,72岁的刘先生拎着一个大包来到北京儿童医院,每周三下午2点到4点是他雷打不动的表演时间。“11年了,每个周三我都准时来给孩子们表演魔术。”刘先生是位退休职工,每周为患儿表演是因为他参加了一家总部在德国的儿童救助公益组织,他用形态各异的气球和魔术咒语“阿斯巴拉轰”,笼络了医院里 一批又一批患儿的心。
描眼、勾唇、画腮红,换装、戴帽、准备道具。一扭脸儿的功夫,刘爷爷瞬间变身“小丑叔叔”,出现在了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的面前。红头鼻子、高尖帽子,再加上那套肥大鲜艳的小丑装,顿时让病房的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起来。
医院请来的小丑都受过专门的培训,了解患儿的需求,知道如何与他们沟通。“生病的孩子大多不爱说话,你得想办法调动起他们的情绪。”年轻时,“小丑叔叔” 曾跟弟弟学过魔术,后来又学会了扎气球,把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气球当成奖品。“小丑叔叔”感叹:“干我们这项工作,必须要有五心——童心、爱心、善心、细心和关心!”
病房外,隔窗而望的家长看见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欢乐的笑脸,也绽开了笑容。“生病的孩子,最难的就是逗他开心。”一位来自陕西的父亲感叹。
“有的孩子病程长,频繁住院,知道周三有小丑表演,也特别爱看,甚至求着爸爸妈妈为此晚一天办理出院。”北京儿童医院内科综合一病房护士长白志媛说,为了满足孩子们观看表演的需求,有的病房还特意订做了一张防止磕碰的大圆桌,购买了十几把圆凳椅,“小丑叔叔”一来,就把孩子们召集到一起。
如何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疾病、不同个性的孩子推出各自适宜的“逗笑疗法”,北京儿童医院有不少规定,也有很多经验。医护人员这样告诉记者,一些外科患儿, 刚手术伤口还很脆弱,你把他逗得哈哈大笑,蹦蹦跳跳,一不留神,会造成二次损伤,这肯定不行;再比如,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孩子,或者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就不适宜参加类似小丑表演这样的群体性活动。
北京儿童医院还常常请来义工教住院患儿英语、叠纸、画画等,并组织患儿表演节目,举办各种才艺比赛,为他们准备小奖品。病房里,还特别开设了“图书角”, 在治疗的间隙,护士们会带着孩子们一起读书看报讲故事。这些人性化的“逗笑”疗法,改变了孩子和家长们心中“住院就是吃药、打针、输液”的可怕印象,让他们感到,病房也可以有笑声和温暖。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病房 儿童医院 表演 逗笑 疗法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