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旧人民政协报网数据>港澳台侨>乡情 乡情
200张老地契横跨三世纪 字里行间探秘厦门旧貌
在收藏爱好者陈亚元家的地板上,铺散着200多张旧地契、租契,这是他花了近30年时间慢慢搜集起来的。不少契约已有破损,但看着这一张张宝贝,陈亚元的眼中满是喜爱。
翻翻契纸 就能知道当年厦门中心
这200多份地契中,有一半是厦门特别是岛内的土地房屋契约,其他的则多是福建省内各地的,还有江西等外省的。厦门本地契约提及的地点,多在厦禾路至旧厦门港即现在的沙坡尾一带,字里行间能看出当年旧厦门些许风貌。
“全址在坿寨保打铁街,门牌第157号三面。言议每年租金计国帑一十二万元。”如今的打铁街157号,在打铁街与横竹街的十字路口附近,但早就没有以前“三层四层楼屋”的状况。这张1936年的租房契约是当时政府所发的标准格式契纸。
陈亚元说,翻翻这些东西,就能知道当年的厦门中心在哪里。频繁出现的地点多是以厦禾路、思明南路为坐标,指出目标房屋所在,而相对偏远一些的地方,就无法标识门牌多少?!扒爸梁?,后至溪,左至黄家厝……”一套坐落于黄家厝的房子就是如此标明地点的。
时间上,这些地契最早可追溯至康熙四十五年(1707年),最晚的到1945年,横跨三个世纪。
从买一枚宋朝铜板开始 搜集各种文物
“我是看到你们报道89年前的房契,才联系你们的,但我的藏品里,房契只是一小部分?!背卵窃?,自己的东西分成了好几个大类,有钱币、明信片、老照片、侨批、铜手炉(冬天暖手用)等。他的一间卧室放满了各种藏品,连床上都是,客厅的搁架上也摆了各式各样的铜手炉。
陈亚元年轻时候喜欢书法,一次在文物摊上看到了北宋徽宗年间的一枚铜板,上面的字体是徽宗自创的“瘦金体”,立即买了下来。此后,他就对古钱币越来越感兴趣,开始搜集厦门的各种文物,典籍、图片收得特别多。
“以前家人不支持啊,花钱太多。上世纪90年代,为买本书花了50多元,那时候是大钱?。 薄拔揖鸵坏愕阍苈?,后来因为收的东西多,有我不需要的就卖出去,家人看到还能卖钱,也就不大管我了?!?赵晨旭)
编辑:厦门晚报
关键词:


莫斯科民众纪念十月革命101周年
东京迪士尼举行圣诞巡游
2018上海艺术博览会开幕
进博会新闻中心庆祝记者节
万达集团组织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重庆红酒“博物馆”迎客 5000多种红酒集中展出
斯里兰卡总统宣布11月14日议会复会
2019年“科学突破奖”举行颁奖仪式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